凌吉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11
数字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变得多元化,对于空间舒适度的感受也较以前敏感,我们将环境心理学理论引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中,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时刻关注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现象,真正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被人们所喜爱的建筑。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很快遍及全球。环境心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直至九十年代才逐渐在我国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内引起学者和设计人员的兴趣和关注[1]。
从建筑学领域来说,环境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建筑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人类对于建筑环境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将自身所处的环境特征,如照度、色彩、气味、温湿度、空间形状和尺度等,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安静、愉悦、兴奋、严肃、孤独、压抑、厌恶、恐惧等情绪,进而产生行为。
对于空间的使用者来说,客观存在的感受基本是相同的,比如面积大,而层高矮的空间,给人压抑感,反之小空间如果净高过高,也给人一种来自四壁的挤压感。色彩也可以使人有空间上的心理感觉,如暖色给人膨胀感,使人感到温暖、活泼、兴奋,用在空间上给人迫近感;冷色为收缩色,给人安静、清冷、沉闷的感觉,用在空间上给人遥远的感觉。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不同环境影响的耐受度是不同的,从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同样的年龄群,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空间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甚至建筑的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大多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立面以对称为主,整体给人厚重严肃的感觉,进入这个环境不自觉地就会轻声细语,无论是桌椅还是书架,基本上都是阵列式的,在这里,很少有人交头接耳。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阅读载体电子化、阅读方式移动化、阅读时间碎片化,使读者在获取信息资料方面的途径变得多元化,对图书馆的依赖性降低的同时,对图书馆拓展功能边界的要求也在提高。读者在图书馆除了阅读,更多的是需要交流、互动、分享。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设计,就是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对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年龄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的运用,在功能布局合理的前提下,给空间使用者以愉悦的感受。
笔者有幸在上海科技大学图书资料馆的设计过程中,对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尝试。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总用地面积约60万m2,总建筑面积70万㎡,校园中由南向北设有3条呈放射形的景观河,将整个校园分成公共教学区、学院区、国际交流中心和师生生活区。景观河在校园南部的大草坪东侧汇聚成湖,图书资料馆便在此处临湖而建(如图1所示)。
图1 临湖而建的图书资料馆
图书资料馆总建筑面积2万㎡,高24m,通高5层的中庭贯通东西两侧的生活区和教学区,中庭南北两侧的楼层里布置了阅览室、报告厅、文献储存、写作区、咖啡沙龙等使用空间。
在上海科技大学图书资料馆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重点分析了该校的师生构成。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将教育、科研、创业深度融合的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设有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等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在校生约4200多名,其中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研究生1800多名,博士研究生800多名,教师约600名左右,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性格特征、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对图书资料馆提供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对环境舒适度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打造一个多元化的空间,让他们都能找到一个符合他们需求的当代高校图书馆,是我们贯彻始终要解决的目标[2]。
2.2.1 校园共享客厅。上海科技大学图书资料馆有别于早期图书馆大厅的庄严肃穆,设有一个贯通了东西两侧生活区和教学区的五层通高的中庭,并引进了步行街和共享客厅的概念,中庭首层设有查询处、展厅、咖啡厅等多种用途,使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目的地,哪怕是路过或短暂停留也可以有所收获(如图2所示)。
图2 图书资料馆中庭内景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曾设想围绕中庭的栏板设统长的条形桌椅,让每层中庭都有读者在阅读,增加学习氛围,类似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但是面对满墙的书籍和一群同样在安静读书的人,还是面对一个空旷的中庭,背后时而有人匆匆走过,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读者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静心学习,而这样的布局方式同样也不适合交流互动,基于对于空间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结果,我们最终放弃了这个构思。
高校图书馆在课程间隙具有潮汐式的人流特征,为了给短暂停留的读者提供更多的空间选择,同时也减少了对需要长时间使用阅览室的读者的干扰,我们在中庭区域各楼层平台处设置了一些开放式讨论区,并配置了各种组合的座椅,座椅后面升高圆弧形的背板,还可以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圆形讨论空间。
2.2.2 满足不同需求的阅览空间。上海科技大学初期设有5个学院,分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学习阶段,低年级的本科生活泼好动,需要更多的交流讨论空间;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一些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做研习;教师也需要独立的空间进行写作和交流。如果由低到高按年龄分楼层设置阅览室,有利于同一年龄层次间的读者的交流互动,但削弱了专业领域内的研讨氛围;如果按学院设置专业阅览室,这样专业性较强,可以加强同一学院内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但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各有利弊。
经分析比对,我们将上述两种情况进行了结合,对空间进行了重组,尽可能压缩后勤服务区,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给师生。调整后的图书资料馆设有1个全天候公共阅览区,5个学院专业阅览室,2个安静阅览室,以及多媒体实验室、可用于开国际高端研讨会的演讲厅、视频会议室和视听室。
2.2.3 私密与互动空间。图书资料馆为师生提供了各种开放层级的空间供选择。
除了中庭区域外,全天候公共阅览区和学院专业阅览室相对比较开放,空间布局比较活泼,设有开放式书柜、阅览区、公共讨论区和一些小组研习室。
如果需要写论文等长时间的文案工作,可以选择位于五层西北侧的写作区,写作区内配有40个单间,每间3㎡,仅设一桌一椅,空调、自动喷淋、烟感报警、网络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该楼层南侧设有咖啡沙龙和景观露台,临湖而立,让师生们在写作之余可以略事休息或轻松交谈。
图书资料馆主楼南侧的“书卷楼”由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和通透的玻璃幕墙构成。形同书卷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造型现代,寓意深刻,是图书馆的标志性建筑。其在室内形成了4个马蹄形的半开放空间,在这里可提供多种用途,比如模拟演讲,便于学生在学术讲座或就业面试前自我练习。马蹄形空间外的阅览区通过玻璃幕墙,临湖而坐,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图3所示)。
图3 书卷楼内景
2.2.4 空间色彩与家具样式。图书资料馆中庭的色调与建筑外观相呼应,以白色为主,白色的水磨石地面、中庭护栏、台阶、天花,配以柚木色的立柱、墙面和门,家具也以白色为主,整体感觉素雅、整洁。10个使用空间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各有不同。
全天候公共阅览区和学院专业阅览室整体布局都较活泼醒目,又各具特色,空间辨识度很强,家具的形式多种多样,色彩上也以红色、明黄、草绿等比较亮丽的颜色为主。家具选用重量较轻的材质并配置滑轮,方便学生挪移组团。
安静阅览室在用色上比较沉稳单一,颜色较深,可以让读者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沉浸在书本中,家具选择也是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呈阵列式布局。
多媒体实验室装修相对比较简约,开放式的顶棚上设置活动隔断导轨,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分隔和组合空间。
我们在上海科技大学图书资料馆设计过程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不同空间使用者的专业、年龄、性格、需求、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和精准定位,通过对单一空间和空间群组的多维度、精细化、定制式设计,让师生们在此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都能在图书馆中找到一个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和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空间,营造一个云端下的书香之家[3]。
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建筑设计可以让我们从使用者的心理出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设计出符合使用者需求、让人身心愉悦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