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紧盯重点、精准施策 做实过渡期专项监督

2022-03-31 22:03李文静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凉山州过渡期三资

李文静

2021年11月20日是凉山州彝历新年的第一天,喜德县两河口镇火觉莫社区的洛火汉嘎一家一早就收到了镇纪委书记龙飞带来的新年“礼物”:女主人吉克伍来彝族年后就可以到社区附近八一爱民产业园上班,每天有70元的收入。

“自2020年11月我们镇脱贫摘帽以来,紧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开展监督,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就是我镇纪委的重要工作。”龙飞介绍道。

2021年以来,凉山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聚焦防止返贫、看牢专项资金、盘活农村集体“三资”等重点内容,通过做实日常监督、开展专项监督、探索提级监督,强化过渡期内监督执纪问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做实日常监督,巩固脱贫成果

“产业资金真正用起来没有?发展的是什么产业?群众意愿高不高?”2021年7月,美姑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来到巴普镇巴普村,对该村产业扶持资金滞留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美姑县纪委监委在制定监督任务清单时,就结合实际将前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了监督内容。此前,美姑县纪委监委在督查中发现巴普村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滞留、村集体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即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查处,并督促巴普镇及时做好问题整改,此次“回头看”督查中,该问题就成为督查重点。

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是过渡期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凉山州纪委监委印发《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任务清单》,细化5大项、27小项监督措施,层层压实监督责任,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过渡期监督中心任务,结合实际细化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强化日常监督。

“阿普(彝语:爷爷),我们又来了,最近家里还好吧?该领的补贴有没有按时领到啊?”昭觉县纪委监委驻比尔镇伍布村第一书记罗小军和队员苏智一起来到昭美社区安置点,挨家挨户询问了解脱贫户家中情况,开展脱贫不稳定户动态监测。

夯实脱贫基础不仅要实、更要细,不能落下一户、一人。紧盯脱贫不稳定户开展动态监测,就是凉山落细过渡期监督、严防返贫的具体举措。一年来,凉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重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覆盖返贫风险户排查,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情况导致刚性支出骤增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户开展动态监测,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门户,同步落实帮扶措施,对已化解风险的监测户及时销号,兜牢防返贫底线,累计动态监测11413户42758人。同时,凉山州纪委监委对重点帮扶县开展两轮暗访督查,发现监测不及时、帮扶不到位等问题51个。

不仅如此,压实职能部门责任、督促“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监督的重点。凉山州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制定过渡期实施方案及产业、教育、交通等29个专项方案,召开部门联席会2次,发出专题通报3期,推动整改“四不摘”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92个。全州起底脱贫攻坚中存量问题线索224个,查出基层“微腐败”513件1127人。

开展专项监督,夯实治理基础

“镇上经常不公告公示涉及我们的具体政策,一般都是其他地方公开了,我们才晓得,不然就根本不晓得,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改正解决。”

2021年10月,一场热辣辣的阳光问廉坝坝会在盐源县润盐镇五洞桥村麻辣开问。这场坝坝会以“阳光问廉·群众问政‘三级联问’护航乡村振兴”为主题,一开场,就有群众围绕三级公告公示不彻底问题向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发问。

在护航脱贫攻坚中,凉山州结合实际进行了“清卡行动”“明目行动”“三级公告公示”等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11月脱贫摘帽以来,凉山州持续拓展专项监督,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推动过渡期内项目资金监管和基层监督治理规范化、科学化。

2021年5月,凉山州纪委监委在连续两年开展“明目行动”的基础上,督促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州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工程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比对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实际施工、审计验收等环节工程量数据差异,对项目建设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提前预警、提前纠偏。2021年12月31日,凉山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着凉山所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将实现立项审批、招标评标等关键环节全程闭环监控,“项目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目标成为现实。据悉,平台在前期部分县市测试运行中,已纳入监管项目800余个,并成功预警问题200余个。

与此同时,凉山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也正式搭建完成,全州83个补贴项目全部完成平台建设,实现申报录入、要件上传、资格审核、公开公示、过程记录、监督管理、数据校验、资金发放各环节全流程封闭运行,补贴资金的“阳光审批、阳光发放、阳光监管”落到实处。

2021年,凉山州立足过渡期资金、项目占据“半壁江山”的实际,总结固化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公告公示的内容、要素、时限、意见建议收集渠道等各个方面,并逐步拓展应用到党务、政务、村务等领域,通过不断规范公开程序、丰富公开渠道、明确公开责任等手段,督促民生审批、集体“三资”、补贴评定等8大类事项全面公开,推动43.7亿元重点帮扶、惠民惠农等资金通过公示栏、微信群、村村响等全面公告公示。

探索提级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这块‘五荒地’我种了快二十年,但它始终是集体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曾经的村干部,我应该把这块地退还给集体。”德昌县麻栗镇原鹿厂村村委会主任贺林忠主动到县纪委监委说清问题,并退还1亩集体土地及3200元土地承包费。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砝码”,厘清“三资”情况、规范“三资”管理、用好“三资”资源,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此,凉山州纪委监委在17个县市系统开展的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以摸清底数、厘清权责、规范管理、促进振兴为目标,选取213个村(社区)、49个基层站,由县(市)纪委监委对其以及村(社区)“两委”班子、纪检委员、监督委员会主任,基层站所的主要负责人、工作人员等开展直接监督。并采取“三资”清理直督、监督力量直抵、信访问题直销、问题线索直办、廉情民意直报、警示教育直达的“六直”方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提级监督试点单位开展资产清理,直接受理涉及提级监督试点单位的信访举报,对相关问题线索分类开展重点督办、直接查办。

在提级监督试点实际工作中,各县市纷纷进行有益探索,监督工作更加具体、全面、科学。德昌县纪委监委针对村集体财务资料混乱,“糊涂账”“包包账”问题突出,集体资产、资源被隐瞒侵占或随意处置等问题,在麻栗镇、茨达镇开展“盘点行动”,并发布《“盘点行动”监督举报和主动说清问题公告》,引导基层干部自觉清理问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西昌市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电子代理记账平台,将村集体“三资”监督工作融入其中,通过专业平台对村级“三资”进行统一入账、统一核算、闭环管理,实现底数清、管理明、监督准。

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清出了一本农村集体“三资”明白账,也找准了基层监督管理的薄弱点和风险点,为下一步强化监督、规范管理指明了方向。这一年来,全州清查发现“三资”监管不力、解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不力、财务支出审核把关不严等14个方面问题494个,累計清理村集体资金14.73亿元,排查廉政风险点32个,立案查处38件42人。基层干部纪法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正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凉山州过渡期三资
窥视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英媒称英国欲延长脱欧过渡期至2020年后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