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育晶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实现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其中,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乡村文化治理是凝聚乡土精神文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式,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推进乡村文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在厘清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治理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继而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寻求乡村文化治理的创新路径,对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治理;乡土文明;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7-0035-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繁荣乡村文化”[1],随后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文件发展乡村文化,体现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势冲击中,乡村文化呈现出衰落之势,乡村文化治理也面临着现实困境,需要在乡村振兴的契机中积极寻求创新路径,以实现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推动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乡村现代化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后,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被提到新的高度,成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思想灵魂和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思想保障。乡村文化治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实现方式,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结合起来,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是乡村在历史传承中积淀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精神凝聚力,但是“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和客观事实[2]。乡风民俗、优秀传统艺术以及文化遗产等都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日渐式微。需要通过乡村文化治理来提高乡村文化认同、强化乡土精神凝聚、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复兴。
(二)鄉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指标。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的顺利完成使广大农民基本摆脱了物质条件的限制,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工业文明发展中产生的不良价值观,严重影响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时,城市化发展也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人口结构逐渐失衡,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乡村文化工作者减少,人才匮乏,乡村文化的传承呈现出后继无人的态势[3]。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乡村传统产业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生产效益低下,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剧了农村空心化,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加困难。
(三)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契机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发生的很多变化。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会随着城乡一体化浪潮逐渐消失,甚至于乡村社会都会由于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和价值而逐渐被城市取代。但是现代化只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目标,它的实现并不意味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终结。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即使乡村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也会以新的姿态、表现形式应对城市文化的冲击,适应新的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后又提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传承的文明成果,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记载和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要求,为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乡村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传承主体缺失
农民是乡村的建设者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由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显著,很多农民向城市转移,不仅造成了农村空心化,还使得乡村自身的本土文化逐步消解,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消失,建设乡村的意识逐渐淡薄。农村人口的转移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农民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乡土文化失去了存在根基,严重冲击了乡村传统文化[4]。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尤其是一些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更加需要传承。但是由于农村空心化,优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传承文化的能力,很多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困境,这是乡村文化治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影响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如何传承、弘扬乡村文化,有效实现乡村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供需失衡
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产生了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主导者、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只是停留在旧的文化供给模式上,惯于采用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与农民的互动和交流,没有真正了解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盲目性[5]。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文化政策,使得乡村文化发展与农民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农民实际的文化要求得不到落实。国家对乡村文化发展高度重视,要求送文化下乡,但是政府提供的“送文化”活动中,文化内容较空泛且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安排,影响了农民参与积极性。这种脱离农民主体的方式导致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的不协调,既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还影响农民的文化生活。gzslib202204012104(三)文化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乡村文化治理不仅离不开本土文化人才对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外来先进人才的支持。文化人才队伍力量不足是目前影响乡村文化治理、阻碍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村两委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发挥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需要具有管理才能和文化背景的人才参与其中,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真正拥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参与到乡村文化治理中;而现有的管理者多为本地的原住民,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乡村文化的发展要求,缺乏有效进行乡村文化治理的文化素养;管理者文化素养的缺乏,带来的是整个乡村文化发展的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收入差异较大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愿意回村建设,这种现象使得乡村文化治理的后备力量不足。同时,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有才能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展空间,长此以往,不仅消磨了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文化治理范式单一
“村民自治”是我国探索并实施的一项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对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乡村文化治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政府对乡村的行政干预较为明显,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行政化”问题。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乡村文化治理过于“格式化”,一些管理者由于自身缺乏治理能力,盲目效仿成功的治理案例,没有与本地文化资源和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适合本地区的文化治理模式;同时政府不能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忽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文化体制僵化,缺乏文化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长期受到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政府在推动乡村文化治理的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采取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没有形成多元有效的文化投入机制,从而导致在文化治理中政府的治理范式单一,治理成效不明显。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治理路径创新
(一)坚守文化根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真正了解乡村文化的发展规律,体会乡村文化的历史底蕴,才能更好地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而如何对待乡村文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对待乡村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乡村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繁杂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良莠不齐,文化治理应该探寻乡村文化的优秀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认同,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对于本土文化更有归属感。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需要传承,是因为它发源于厚重的历史根基中,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是人们的精神财富。而怎样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与时代相结合,融入新科技、新理念,使得传统文化更为现代人所接受,为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多元供给,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领导者,应该发挥其特有优势,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添砖加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要投入资金支持文化创作,推动优秀民间文化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乡村举办的各种活动需要政府提供资金、设施等资源的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动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将资金真正用于村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中。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管理,在乡村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加强监督。可以采用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仅仅依靠单一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的供给,需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乡村文化供給格局。
(三)加强教育引导,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是文化治理的主体,需要着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始终把满足农民的文化利益、文化需要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体参与文化活动、体会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乡村本土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参与本土文化治理的主动性,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其次要挖掘本土文化人才。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以及文化遗产等都需要传承和创新,只有培养强大的后备人才队伍,乡村文化才能长久持续的发展。最后是要引入先进人才。乡村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乡村本土人民,更需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文化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制定一系列人才培训和选拔机制,定期进行学习培训,使他们真正融入乡村,用自己的所知所能为乡村文化发展贡献力量,赋予乡村文化新的内涵、新的发展、新的可能性。
(四)规范治理机制,建设现代文化治理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政府工作人员要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探寻农民的真实文化需求;统筹各方面因素,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制定出符合当地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形成乡村文化治理的长效机制。其次,要实现协同建设。乡村文化治理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建设。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化治理,更需要多个主体、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主体的文化治理体系。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线上文化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网络空间,实现乡村文化治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治理的活力和动力,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将乡村文化治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建立起现代化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6]。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2] 李三辉,范和生.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J].长白学刊,2017,(4):134-141.
[3] 吕宾,俞睿.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8,(4):71-72.
[4] 张琦,杨铭宇.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逻辑起点、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114-121.
[5] 任贵州,曹海林.乡村文化治理:能动空间与实践路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