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11月16日,怀着无限感激和兴奋的心情,我坐的大巴驶入了培训基地——英德鱼咀村,首先是被这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同时内心也多了几个疑问,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培训,后期也找到了答案。因为从学员资料上发现,唯有我是来自县级的社会组织,所以对总会给予的这次培训机会深感荣幸和倍加珍惜,对所有的课程也是无限期待。
第一天,是邴正教授带来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挑战”。讲课之初,邴正教授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会议精神,通过邴正教授的解读,结合前半个小时观看的视频,让我感慨良多,身为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力量,更有义务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我们的角色,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得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急民之所急,急民之所需。作为基层社会组织,每天都在和群众打交道,对他们的需求能较快掌握,对群众急切需解决的事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遗余力,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要做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工作,把群众的所思所想客观真实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二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时刻牢记习总书记所讲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凝聚民心,宣传新思想,让群众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和感受到新思想带来的奋斗劲头和力量。做好政府和群众的润滑剂,助推服务更加深入和细致开展。三是宣传爱国精神。不仅党员干部要居安思危,老百姓也同样需要,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外部各种势力的挑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中美关系的实质。作为服务青少年儿童的社工机构,要把爱国精神贯穿在每一场活动中,在服务中情不自禁传递、潜移默化传递,激发青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努力学习,补国家科技短板,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读书。
此次培训,总会安排得非常周到,从课程安排到篮球互动游戏,都牢牢紧扣着社会组织的主题旋律,当李指导团队的组员问出第一个问题时,我当时像触电般震惊了一下,原以为多半是篮球或者其它问题,我细记了一下,8.5成以上都为与社会组织运营有关的问题。昨天早上,鱼咀村廖书记的导赏,让我了解了一座历史悠久的、曾是重要海运枢纽的村落,看着村民们惬意的生活状态和听取了书记的“4-3-2-1”分红制度,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让地处如此偏僻山村的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没有落下任何人。这也给了我内在的支撑力和奋发力。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心中翻滚,我多么希望、多么期待我所在的相对贫困村那里的人民也能尽快过上如此安逸的生活。今天我们前往参观了连樟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每到一处都会忍不住与自身环境相结合,找可借鉴和可推广的地方。人民要致富,给鱼不如给渔,致富的方法才是富之根本,产业振兴的前提我认为是人才振兴,连樟村想稳固发展其产业,前期也靠华农、中科院等高效的人才力量给予支持,此次参会的人员各有所长,我马上主动加上了一些自认为有关联有帮助的组织,比如肉鸽协会、空间设计协会、电商协会、教育学会……他们都能给我带来知识的力量。此次培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扩充了自己的资源,在行业服务的路上更加充满了力量。特别是广东省建筑机械租赁行业协会刘萍秘书长得知我们想法和团队的服务情况,做出了在12月份联动开展一次以捐资助学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计划。总会安排的课程还有一个特点,迎时事、接地气,周如南教授带来的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与危机应对,网络舆情与媒体沟通,采用讲解+模拟实战+理论点评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让我们的学习也更加深刻难忘记。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掌握话术要领,避开“五不”原则,满满的干货。
最后,再次感谢总会给予此次培训的机会,这收获和心得也不是一页纸能表述完整的,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慢慢深入领悟并付诸行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路上,也请总会在未来能给予我们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