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22-03-30 02:07王剑锋
唯实 2022年1期
关键词:淮海徐州中心

王剑锋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江苏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做出系统谋划,对今后五年全省发展进行精心部署,为全省高起点推进现代化建设定向领航。江苏省委对徐州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新气象、新作为在淮海大地续写新的时代华章,为徐州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使命。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五周年。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党代会的新部署、新要求,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以“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过硬成果,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徐州贡献。

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

以更高站位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统揽全局工作的总纲,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城市、生态和社会转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定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蝶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迈上8000亿元新台阶,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省党代会明确提出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自觉落实“两个确立”伟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徐州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必须看清历史方位,确立更高目标。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徐州拥有“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等叠加的战略机遇,同时进入工业化加速期、城镇化扩张期、动能转换过渡期和新旧矛盾交织叠加期,处在深化转型、提速增效的发展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弱项,面临区域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压力挑战。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主动抬高发展标杆,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战略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担当实干不断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强化产业支撑,加快转型升级,

以更大力度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鲜明导向,强力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比五年前分别提高21.5和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加快扩容提质,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我们把建设产业强市作为徐州决胜未来的根本所在,明确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工作导向,力争“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均超1万亿元,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着力在建设高层次产业体系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项目为王,心无旁骛抓招商上项目,聚焦构建“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实施“765”计划和“招商引资1号工程”,全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工业倍增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形成2—3个在国内国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着力在创新引领上取得更大成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科创平台建设工程,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突出抓好高新区进位争先、“城谷区院”提档升级、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国家实验室建设等重点任务,努力把高校的科教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人才优势,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在改革开放上增创更大优势。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激活力,深入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进“跨省通办”,推行“拿地即开工”机制,构建全流程帮办、全链条保障的项目服务体系。加快淮海国际陆港改革创新试验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运营水平,高标准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点城市。着力在绿色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实施新一轮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双高”项目准入,积极构建清洁能源、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江苏“徐州样本”。

提升发展能级,完善功能平台,

以更强担当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力

近年来,我们稳步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和城市更新,综合交通网络更加便捷高效,轨道交通实现“三线组网运营”,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建成使用,棚户区改造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先后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我们把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不断完善区域性功能平台,提升功能品质,彰显特色魅力,努力把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不断提升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构建“东联、西进、南拓、北改、中优”的空间格局,高水平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城区、高铁新城、陆港新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镇—新型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形成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淮海国际博览中心、方特樂园、大龙湖国际文旅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全面增强消费、金融、人才等平台载体功能,加强城市文脉保护,彰显特色文化风貌,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抓住用好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机遇,扎实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共同谋划一批跨省联市、牵引力强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高水平推进徐州都市圈建设,打造“1小时通勤圈”,共建共享幸福生活都市圈。统筹谋划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深入落实“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融入长三角,汲取发展新动能。

厚植为民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以更实举措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构建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扎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十三五”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308项,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404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和8.7%,四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党代会要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我们深入实施民生改善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民生改善项目,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富民增收。围绕推动共同富裕,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落实“六稳”“六保”,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稳就业、促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对照“七个有”的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编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抓好“卫生强基”工程,推进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强化全民健身服务,争创国家文明典范城市。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网,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强化社保、医保扩面征缴,推动新增被征地农民刚性进保,实现基本照护险全覆盖。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实施城乡安居工程,针对重点群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建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抓手,实施智慧治理工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中心建设,着力完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市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力推进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攻坚化解,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筑牢守稳安全底线,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以更严标准锤炼过硬干部队伍

省党代会提出,办好江苏的事情,关键在党,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强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干部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兴学习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争一流“五种风气”,持之以恒树形象、正风气、聚人心,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以学习研究提升能力素质,筑牢成事之基,坚持边学边干、边研边干,狠抓学习强本领,深入研究善谋划,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争做学习型干部、推动研究型工作。以真抓实干强化担当作为,崇尚埋头苦干,反对坐而论道,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做到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紧张快干,全面提升工作质效,推动事业快发展,赢得群众真满意。以攻坚克难破解矛盾问题,发扬斗争精神,拿出拼劲闯劲韧劲,勇于直面问题、迎接挑战,敢于知难而进、动真碰硬,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实现赶超。以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用好用活“三项机制”,鼓励探索探路,依靠改革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争取工作主動,赢得发展先机。以勇争一流激发干事豪情,强化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鲜明导向,营造昂扬向上、争当标兵的良好氛围,对标找差、砥砺奋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树立高目标、创造新业绩,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淮海徐州中心
疫散待春回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四牌楼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先定中心后搭配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