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李道松 徐彪 李惺惺
近年来,扬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的“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大运河江苏段被确定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国唯一一处重点建设区”为契机,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创造性、高质量探索打造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区。
立足“原点”“源头”,聚焦保护当好牵头带头
亘古运河出邗沟,脉通南北与春秋。多年来,扬州始终聚焦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坚持用最真诚的呵护,让运河“重获新生”。发挥“原点”优势。作为运河原点城市,2004年率先投入到大运河“申遗”之中,2007年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2008年携手运河沿线8省(直辖市)35座城市组成大运河申遗联盟,2014年牵头申遗成功,扬州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居全国运河城市之首。带头做好“后申遗时代”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建成数字管理和监测预警示范平台,打造13个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为全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创新模式和示范样板。发挥源头优势。坚决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国之大事”,切实履行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责任,把输水沿线周边地区340平方公里范围划定为核心保护区,将源头地区约100平方公里作为保护先导区,实施了江淮生态大走廊、江都水利枢纽环境综合整治、“三河六岸”景观建设等一批先导工程,累计退养还湖10.8万亩,关停转移化工企业469家,建成10个生态中心,送水期内水质始终稳定在III类以上,真正当好“一江清水向北送”的第一站。发挥制度优势。作为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在江苏全省率先颁布实施大运河市段保护规划、率先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规范性文件,以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形式先后制定实施“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全市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决议等,一系列严格的保护制度为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2020年11月,首座“国字号”运河主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获国务院批准定名,落户扬州三湾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正式开馆,成为大运河流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
着眼区域流域,强化运河建设联动互动
强化全局观念,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一把手”工程压实各级责任,努力将大运河扬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坚持系统化布局。围绕全长125公里大运河扬州段,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着力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市级层面,打造大运河生态文化旅游轴这根“主干”,规划建设以康养休闲为主题的仪征丘陵旅游片区、以运河民俗风情为特色的里下河区域旅游片区,构建文化观光类、科普研学类、休闲体验类、民俗体验类、运动休闲类、节事会展类、文化演艺类等7类运河旅游产品体系,贯穿扬州南北的生态文化旅游大走廊正呈现出现实模样;县(市、区)层面,精心打造宝应、高邮、江都、湾头、扬州古城、三湾、扬子津、瓜洲8大“枝干”,分批建设6个核心展示园、3个集中展示带、18个特色展示点,大运河文化展示体系进一步完善,运河沿岸的“岁月遗珍”不断被点亮。坚持项目化落地。围绕打响“运河游”这个扬州文旅第一品牌,按照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守好红线的原则,全面梳排10大类100余个、总投资约1130亿元的大运河扬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其中,主城区推出“古运河重生”“古城新生”的首发项目——北护城河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争取1年内创成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3年内创成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各县(区、市)强化财政保障、突出政策支撑,集中力量开发仪征南门大码头古街、宝应县大运河文化传承展示中心、高邮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多个具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坚持高层次推进。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高位统筹和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常态化开展组织协调、督查考核、信息通报等工作,定期召开月度工作例会,通报各地项目进展,进一步把压力传导下去,把效能激发出来。
聚力整合融合,实现运河古城共生重生
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重大使命,坚持古城古运河融合共生、水岸协调,绘就城河相融、人河相亲新画卷。高标准实施城河联动。围绕古运河环绕的5.0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专门成立古城保护与建设的实施主体,每年从全市土地出让金中提取2%作为古城保护专项资金,系统实施古城保护特色工程,持续强化古城保护刚性约束,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在古城的景区、社区、街区复兴老扬州的市井生活,实现水与岸、河道与建筑、功能设施与文化景观的协调发展,使得古城风光与运河风光交相辉映。高品质打造特色小镇。统筹运河沿线特色小镇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深度挖掘运河沿岸的农耕文化、玉器文化、码头文化、渡口文化等,布局建设运河沿线瓜洲、湾头、泰安、邵伯、界首、菱塘等10个旅游风情小镇,全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强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一批文化历史底蕴、绿色生态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运河特色小镇正逐渐“崭露头角”。高水平开发文旅路线。强强联手抢占制高点,联合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桂林漓江等7个运河城市景区在2018年发起成立“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探索精品景区之间的资源营销和联合营销,形成一批高质量特色运河旅游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政策共享。深度整合找准运河产业生长點,组建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加快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建设、东关街及沿线旅游资源整合,在做大做强“古运河、古城、瘦西湖”旅游的基础上,开辟了盐商文化研学游、运河古镇记忆游、运河水上风情游等精品线路,引来游人如织。明月湖畔的运河大剧院成为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古运河水上巴士更是“一座难求”。
注重活态利用,推动运河发展为民惠民
着眼大运河的“致富”属性、“幸福”属性,推动运河资源优势向运河发展优势转变,让人民群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实惠。着力提升运河航运功能。坚持把大运河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江苏全省率先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2004年启动大运河航道等级“三改二”提升工程,打造从邵伯到六圩口门全长29.5公里的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带),不断提升大运河航运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2019年,大运河扬州段船舶通过量达4.22亿吨,相当于2.9个三峡船闸的通过量,成为全国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着力强化运河水系治理。按照“水清岸绿”的要求,强化对运河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完成淮河入江水道切滩整治工程,形成高邮湖9.5米水位和入江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双控制的防洪、除涝体系,淮河下游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启动“清水活水”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20亿元,先后建成黄金坝闸站、平山堂泵站等多个沟通活水节点工程,全面实施沿线控污截污、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和“末梢”污水收集等重点项目,大运河以西主城区9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长140公里的35条河流实现了活水全覆盖,更好地满足了百姓日常生活需求。2021年,瘦西湖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清淤工程,让“活水更清”。着力统筹运河产业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运河产业发展导向,依托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工艺美术、琴筝制作、古籍线装、戏曲演艺四大非遗产业,做大做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发展中国琴筝文化产业园、古籍线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玉文化产业园和扬派花木盆景产业基地,引进落户华侨城文旅项目、光线传媒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坚持运河惠民为民的理念,连续两年举办运河嘉年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带动更多的百姓就业致富。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运河文化传扬传播
以运河为联系纽带,不断扩大“朋友圈”,让大运河这张金字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熠熠生辉。强化运河文化交流。2009年,发起成立我国唯一在运河领域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WCCO,连续承办14次世界运河论坛、2次世界运河大会以及江苏省首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多国驻华使节、全球运河管理者和专家学者来扬共商、共建、共享运河保护与发展的探索与经验。截至目前,合作组织的会员已经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153个,其中国外城市会员46个,遍及五大洲,全球运河共同体初步形成。强化运河文化传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举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等一批运河文化活动,编创的扬剧《鉴真》《阿莲渡江》、歌舞剧《大运扬州》、木偶剧《运河之花》等一批代表当代运河城市文明水平的文艺精品,纷纷在剧场舞台精彩绽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传承运河精神。强化运河文化研究。围绕构建大运河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成立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加快筹建中国大运河学会,推动江苏省社科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扬州分院落户扬州,强化应用型实操型研究,形成了《世界运河名录》《中国大运河蓝皮书》等一批研究成果,积极推动运河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通过扬州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市域层级要打造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率先展现出国家文化公园现实模样,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分级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对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都很重视,但部分县(市、区)组织机构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目前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但特色展示点还未能与其形成联动发展。二是区域统筹协调机制还未健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省内涉及多个设区市,存在地域广泛性、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运河沿线城市之间的协同创新、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在分类施策、分步实施、跨地区跨部门协调、发挥文物和文化资源综合效应等方面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三是文旅融合存在短板。运河沿线城市的特色旅游精品和文化创意精品不够丰富,文旅融合发展的标志性项目还不够多,“碎片化、同质化”问题突出,特色品牌尚未形成,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
补齐这些短板,既需要市级层面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举措,更需要省级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要强化机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重點支持扬州等条件相对优越的运河城市,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区。充实各县(市、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人员,推动其发挥实质性作用。构建新型建设运营体系,实施分级分段管理,在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之外,着力打造具有特殊展示利用价值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的特色展示点,满足分众化参观游览体验需求。二要强化区域协调,倡导共建共享。建立跨市域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沿线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有序衔接、协调推进,形成管理模式和管控方式上的全省一盘棋,做到上下游联动、区域协调。建议省级层面探索建立常态管理、综合治理、联合执法等跨地区、跨部门的工作会商协调机制,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听证、专家咨询制度,形成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要强化项目支撑,塑造整体形象。建议省里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吸引集聚国家、地方和民间资本,以系统化思维、市场化方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帮助各地实现错位式、差别化发展。同时聚焦“馆、址、园、岸、遗、段、品、神”各个类别,由省里统筹实施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导入应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形象系统,塑造大运河中华文化标识整体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