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八桂医学的挖掘整理研究:以赵翼为例

2022-03-30 01:35谢璨壕莫清莲杨晓蕊李嘉源苏增莉谭淇之
医学前沿 2022年2期

谢璨壕 莫清莲 杨晓蕊 李嘉源 苏增莉 谭淇之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赵翼《瓯北集》《檐曝杂记》等著作中记载的民族方药进行研究,挖掘出清朝时期八桂地区民族医学治法与方剂的特色,整理出赵翼的文学作品里蕴含的民族传统医药,并对其进行考据、溯源,研究其临床意义,对现在八桂医药的整理研究进行补充。

关键词: 赵翼;八桂医学;治法与方剂;挖掘整理

八桂医学指与八桂(广西)现有行政区密切相关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与民族医学0 。赵翼是清代史学家、诗人,清朝乾隆时期(1766-1770年)曾担任广西镇安知府,他所著的《殴北集》《檐曝杂记》等书籍包罗万象,尤以医药卫生方面较为突出,记述不少八桂地区特色的民族药物,同时也记载了不少疾病及治疗办法。本文以《殴北集》《檐曝杂记》为主体,以其记載的药物、方剂、治法和疾病为纲,以《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作为整理依据及标准,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现对赵翼著作中民族医药、治法与方剂等涉及卫生健康的内容整理如下。

1.赵翼著作中出现的药物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出赵翼著作中的药物一共123种,具有完整或部分药物名称的有123种,能够明确分类的有123种,包括动物药23种,植物药97种,矿物药3种。这些药物大多数都是我们今天熟悉或仍然使用的,有些则属于异名同物,还有一些现在已经不做药物使用,下面参照《中药大辞典》分类方法,将药物按功效归为以下几类,并对某些现在不做药用或异名同物的药物做一些注释和考证。

1.1药物归类

泻下药:大黄、香油、麻子仁;温里药:肉桂、韭菜、干姜、胡椒;止血药:三七、青黄色大柿、人指甲、墨;活血化瘀药:鸡血藤、山羊血、阿魏、桃枝、乳香、没药、酒(无灰酒)、牛膝、川芎;补虚药:胎毛鸡、蛤蚧、酒树、鸡子、鸭血、甘草、人参(参汤)、麦门冬、大枣(红枣)、何首乌、虎肚、糯米、人乳、蜜、麦粉、蛇床子、菟丝子、枸杞、补骨脂、熟地黄、白芍、当归、白术、黑豆、白头老鸦、乳酪;安神药:朱砂、茯神、远志、龙骨、琥珀;化痰止咳平喘药:石羊胆、杏仁、瓜蒌、皂荚、桑白皮;解毒药:阴桫、蟾蜍、人粪(新)、陈醋、明矾、雄黄、虾蟇肝、银朱、青靛、梧桐子、霜梅;清热药:腊茶、面木、水牛耳中垢腻、青鱼胆、干荷叶、石蟹、青蒿、童尿(童便)、犀角、生干地黄、绿豆粉、生玳瑁、真柿霜、露水、野菊花、猪苦胆、竹叶、葵菜子、梨、青靛、梧桐子、霜梅;解表药:苍耳、桑叶、防风、生姜、麻黄、细辛、白芷、香菜梗、白葱须;收涩药:建莲子、五倍子、诃子、乌梅;攻毒杀虫止痒药:明矾、雄黄、蛇床子;驱虫药:槟榔;平肝熄风药:曲蟮、牛黄、白僵蚕;利水渗湿药:白茯苓、滑石末、车前子、灯芯草、木通;化湿药:苍术;理气药:木香、青皮、陈皮;开窍药:龙脑、麝香、安息香;祛风湿药:五加皮。

1.2注释和考证

面木  原文载“大者五六圈…...其树中空,满腹皆粉,可得数十斛。沸扬淬之,味似藕粉。人称之面木,实为桄榔也”并指出面木就是桄榔树。树中腹所得之粉即桄榔粉。据考中医典籍发现桄榔粉对小儿疳积、厌食、腹泻、发热、咽喉炎症等颇有功效,且夏日用沸水将其冲熟可作甜食,清凉解暑。桄榔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西南夷传》:“牂柯句町县,有桄桹木,可以为麪,百姓资之”。后《齐民要术》曰:“都句树似栟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山羊血 原文载“山羊之血,治刀斧伤最灵。是物生山箐之中,常食三七故也”,据考证文献资料,石羊血做药用首次出自《粤西偶记》“山羊,生得剖者,心血为上,余血亦佳。如跳坠山谷跌死者,速剖之,其血已凝,力为又次”。此后《本经逢原》《纲目拾遗》也有记载,功效有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等。

蒙古食酪 即蒙古奶酪,也就是牛乳。奶酪作为药物首次在《备急千金要方》有载:“味甘微寒,无毒。补虚羸,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而后《食疗本草》《随息居饮食谱》亦有记载,现多用于饮食保健,较少作为药物使用。

苍耳 即苍耳子,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苍耳子,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栾痛,恶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气”。

石羊胆 赵翼在《檐曝杂记》载“又一种石羊,身较小,其胆皆在蹄中。凡山崖陡峭处,能直奔而上,力伐,则曲蹄于口舔之,力则完,复奔而上,故其胆可止喘”。据考证文献,石羊胆首次作为药物出自《广东通志》∶“石羊色黑,类人家羊而矫捷,其角烧纸为火罐,能收头风;其皮作褥,可愈筋骨疼痛;其血能疗跌打损伤,犹秦中山羊也”。同时期《肇庆志》也有记载∶石羊出高要山中,似羊而高硕,长角浓耳,此羊一孔三毛。服用柔而能久。内兄朱问亭官粤,曾寄石羊胆一对,盛以银匣,大如小指,以绒线扎其一头,乃干者。据言此物不易得,试验之法∶以此胆囊挂胸前,急行不喘者真。治折伤胜于山羊血也。治一切目疾,劳眼青盲,人乳调点;风火,防风汁调点;此物去翳障如神,水调亦可。跌扑功同山羊血。曹闰亭先生曾宦黔中云∶“边邑皆产石羊,形小如兔,捷难获,有得之者,须即破其腹取胆,少迟则裂于腹内矣;其胆干之,可疗肝厥暴绝,酒服一、二厘即苏。其心血能治真心痛,颇有效。骨皮熬胶,去风活血如神。”《中华本草》及《中药大辞典》未收录,现较少做药用。

建莲子 据考未去种皮的莲子称红莲子,按照产地不同可分为湘莲子(产于湖南)和湖莲子(产于湖北);去种皮的称白莲子,由于主要产地是福建省,所以又称建莲子。建莲子具有健脾止泻,涩精补肾,安神宁心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湿泻,遗精白浊,心悸失眠等疾病。

青鱼胆 即青鱼的胆囊。青鱼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翳障,喉痹,热疮。《食疗本草》记载青鱼的功效为 “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暗,亦涂热疮。”

蛤蟆 即蟾蜍,中药材名,功能主治为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等,有毒,现已少用。

指甲 即人指甲,中药名。具有止血,利尿,去翳之功效。常用于鼻衄,尿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目生翳障,中耳炎。

曲鳝 即蚯蚓,中药材名,具有清热息风,止喘通络的作用。

石蟹 即石螃蟹,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异叶楼梯草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赤白痢疾,无名肿毒,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胎毛鸡 中药材名,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入药。功能主治为: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

2.赵翼著作中的方剂

笔者通过查阅赵翼所著书籍,根据《中国方剂大全》方剂的标准,整理出赵翼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共14首,从载方形式和病名特点来看,赵翼所载方剂多采取病证分类的方法。方剂组成以二三味药为多,在药物的配伍规律上,体现八桂地区人民治疗疾病善于应用药引的特点,诸如童便、酒、露水、醋等。方剂数量虽少,但所载方剂剂型多种多样,包括酒剂、汤剂、散剂、食疗剂、搽剂等,以汤剂、散剂居多。方剂治疗的疾病绝大多数是内科疾病,包括虚劳病、咳嗽、喘证、噎嗝、河豚中毒、伤寒、疟疾等;其次是外科疾病,包括痈疽、丹毒、疮疡溃烂、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另有养生方面记载有黑豆丹方1首。现将所收录方剂按方名、药物组成、方剂主治、考证出处的格式罗列如下:

方名:阿魏散。

药物组成:阿魏(研末)三钱,甘草(炙,锉)半两,猪牙皂荚(涂酥炙令黄,去皮子)1两,桃枝一握,麝香(研)半钱,青蒿一握(细切)

方剂主治:传尸劳病(虚劳病),胸满短气,肌体羸瘦无力,喘嗽不已。

考证出处:《普济方》卷二三七。

方名:治噎食倒食症一方

药物组成:真柿霜、稻

方剂主治:反胃、噎嗝

考证出处:《檐曝杂记》,似民间验方

方名:虎肚散

药物组成:虎肚(烧末)、酒

方剂主治:反胃、噎嗝

考证出处:似《保寿堂方》虎肚散:“反胃吐食。取生者勿洗存滓秽,新瓦存性,白汤服三钱,神效”

方名:治伤寒症方

药物组成:糯米粽、滑石末、酒

方剂主治:伤寒

考证出处:《檐曝杂记》,疑似民间验方

方名:陶九成录方

药物组成:槐花、干胭脂

方剂主治:食河豚中毒

考证出处:《檐曝杂记》,似民间验方

方名:碧玉露浆方

药物组成:草露水、青布(靛)、人乳、人参

方剂主治:虚劳证。

考证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方名:扑打损伤方

药物组成:野菊花(阴干,连枝叶)、童便、酒

方剂主治:跌打损伤

考证出处:《檐曝杂记》,似民间验方

方名:宋刘昌诗治喘方

药物组成:麻黄三两(不去根节)、诃子三两(去核)、腊茶一钱

方剂主治:喘证

考证出处:《普济方》定喘饮子

方名:烂眼边单方

药物组成:桑叶数张、灯心三十寸、红枣七枚、明矾一撮、猪苦胆一个、白蜜四文

方剂主治:眼角红肿糜烂

考证出处:似民间验方

方名:治肿毒初起方

药物组成:鸡子、雄黄

方剂主治:无名肿毒初期

考证出处:似《串雅外编》鸡子雄黄方

方名:治喉闭方

药物组成:梧桐子一、二十粒(研细)、醋

方剂主治:噎嗝

考证出处:似民间验方

煎服法:梧桐子一、二十粒,研细,加少醋服下,痰自愈。

方名:黑豆丹方

药物组成:黑豆五升,麻子仁三升

方剂主治:养生辟谷

考证出处:无,似民间验方

方名:固齿及血衂方

药物组成:生地黄、细辛、白芷、皂角各一两、白僵蚕一分、甘草二钱

方剂主治:出血证

出处考证:无,似民间验方

方名:治疟方

药物组成:生何首乌五钱,青皮三钱,陈皮三钱

方剂主治:疟疾积滞去后,寒热不止

考证出处:《张氏医通》卷十三,何首乌散

3.赵翼著作中的特殊治疗方法

赵翼在其著作中还记载不少治疗方法,因为其不具备方名、无具体的剂量,部分药物为就地采用的当地草药,不符合现代中医方剂学的整理标准,故笔者将其归类为特殊的治疗方法,性质上属于民间偏方验方一类。由于所记载的特殊治疗方法以外用敷贴为主,内服次之,现按照内治法与外治法归类整理如下。

3.1内治法。

赵翼记载当地人民通过内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共6种,所涉及的疾病包括心疼(胸痹)、疝气、出血证、积块、气血亏损、溺水,治法特点为善于使用动物药以及当地药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治疗积块“用白头老鸦,以青靛一、二碗煮,食其肉。 将骨磨末,麿糊丸,酒下。”,治療溺水昏厥“急以鸭血灌之,可活。”;治疗气血亏虚疾病善用当地道地药材三七,如“治男妇气血亏损、喘嗽、寒热重症:用人参一分,真三七二分,共为末,无灰酒调服三煎。 三煎皆如前。 日服三次,有奇效。”;治疗疝气,使用“空中木通连白葱须三寸,半酒半水煎服。”;治疗心疼“青靛半盏,长流水半盏,调服。”

3.2外治法

赵翼著作记载的特殊治疗方法以外治法为主,共有9种,包括敷贴法6种,洗涤法2种,箍围法1种,敷贴法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类和虫兽咬伤类疾病,如狗咬疮、无名肿毒、丹毒、发背、毒蛇咬伤、疯狗咬伤等;洗涤法主要用于眼部疾病,如目视昏暗、目翳等;箍围法用于治疗发背等。根据笔者整理分析发现赵翼收录的外治法以动物药为主进行治疗,如治疗发背“治用苍术,去黑头,加地龙 、 盐梅  等分,捣成泥,猪胆调,围四周,空头渐愈。”治疗狗咬疮记载有“韭菜地曲鳝泥,水调,治狗咬疮。”诸如此类的还有使用未退胎毛的鸡与五加皮捣成泥治疗骨折、人指甲磨成粉治疗目翳、新鲜人粪治疗疯狗咬伤等。其次是擅长使用洗涤剂治疗眼部疾病,如治疗眼睛视物昏暗载有“取立冬日采之桑叶一百二十片,悬风处令自干。每用十片,水一碗,于沙罐内煎至八分,去渣,温洗。”,如治疗目翳的洗眼方法“神效洗眼方:昔扬州有一赵知府,年九十有余,患眼疾,双目不明二十年矣。 后遇陈八相普长方:用桑白皮不拘多少,煅过存性,将水一碗煎至九分,澄清洗眼。 不至一年内,如童儿一般。”

4.赵翼著作中有关疾病的记载

赵翼在所著书籍中除了记载当地治法方剂、药物效用的同时,还提到许多疾病,根据笔者统计,这些疾病计有20余种,涉及内、外科、急诊科和五官科、心理科等,下面将按照现代中医疾病分科方法将这些疾病归类并对一些生僻病名做注释和考证。

4.1内科疾病  虚劳 疟疾  噎食 反胃 出血证 喘证 心疼 积块 伤寒证 传尸劳

噎食 即噎嗝病,主要与现代的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有吞食难以下咽感的疾病有关。

心疼 即胸痹病,现代的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都属于此范畴。

积快 即癥瘕病,指腹中有结块的病,涵盖各种妇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传尸劳 中医称骨蒸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有传染性,与现代的肺结核病相一致。《外台秘要》卷十三载“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

4.2外科疾病  疝 骨折 跌打损伤 无名肿毒 丹毒 烂眼边 狗咬疮 发背 疯狗毒蛇咬伤 火烧伤 不育症 头有肉角

狗咬疮 狗咬疮一词首次出自《开宝本草》草部下品之下卷猪膏莓篇载:“疗虎及狗咬疮。”,属于疮疡里无名肿毒的一种,与犬类咬伤有关。

头有肉角 原文载“梁武帝时,钟离人顾思远年一百一十二岁,萧吴见其头有肉角,长寸许。余亦曾见二人……头上皆有肉角高寸许。”赵翼记载的头生肉角经考据文献为现代皮肤病的一种,多发生在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由于病损处角质物异常增多而形成突起状角化性皮损,形似动物的角,故称皮角。

4.3五官科疾病 目翳

目翳 与现代的白内障关系密切

4.4心理科 梦魇

原文载“初入之夕,睡既熟,忽梦魇,若有物压于胸腹者,力挣良久始得脱。”此“梦魇”即民间所讲的“鬼压床”,指睡梦中感到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的现象。临床称之为睡眠瘫痪症。

4.5急诊科 河豚中毒

5.讨论

5.1 药物使用类别与八桂地域性疾病相关性

本课题研究发现赵翼收录的药物一共123种,具有完整或部分药物名称的有123种,动物药23种,占比18.7%,植物药97种,占比69.3%,矿物药3种,占比2%。其中以补虚类药物使用频率最多,其次是清热解毒类药物和活血化瘀类药物(如图所示),结合八桂地区环境及气候因素,清热解毒类药物仍然是当地治疗疾病的主流药物。经分析发现赵翼记载的疾病类别以疮疡类疾病最多,其次是骨折及虫兽咬伤等跌打损伤类疾病和虚劳类疾病,与赵翼所收录的药物类别与使用频次的统计数据相一致。说明当地人的药物使用类别与八桂地域性疾病具有相关性。

5.2特色治法研究分析:

5.2.1擅长使用药引

根据统计分析赵翼记载的29首方剂(含特殊治疗方法)中有14首使用了药引,可分为酒类、食物类、药物类,其中酒类9首,占比64.3%,食物类3首占比21.4%,药物类2首,占比14.3%。具体分析如下。

经分析,赵翼记载的方剂使用的酒类药引主要是烧酒、无灰酒。烧酒即现代日常所用的白酒,是用稻米、麦等粮食酿造而成。无灰酒就是没有加石灰的酒。古人常在酿酒时加入石灰防止酒酸,但石灰有聚痰的作用,故而在某些疾病中需要用无灰酒。如《本草衍义》中记载有“用无灰酒治疱疮倒黑者”,赵翼记载治疗跌打损伤时用无灰酒调服也是基于此。赵翼记载的治法方药使用酒做药引主要取其“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湿气”的作用,如用于治疗伤寒表证、反胃、积块等疾病,与酒的功效大致相当。同时也与八桂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有关,八桂地区潮湿多瘴气,瘴气入里,时人多有寒湿邪气致病,故当地人多有饮用米酒来驱除湿气的习惯。综上分析,八桂地区人们治疗疾病喜欢以酒为引,是为了借助酒的温通消散效用以增强药力。食物类药引主要有醋、稻米、腊茶等。醋味酸性温,具有解毒消积的作用。稻米历代医家使用较多,一般取其健脾固本之效,扶助人体正气。赵翼记载使用稻米的方有1首,用于治疗反胃噎食,也是取其甘味补益脾气为主。腊茶其汁泛乳色,与溶蜡相似,故也称蜡茶,是一种唐朝开始出现的宫廷贡茶,自宋以后用作药用,于明清时期运用频率最高,具有解毒疗疮、下气消积、除瘴气、祛痰化痰、清头目、调和诸药等作用。经分析可知八桂地区使用食物类药引多是以食物借助药物发挥扶助正气驱除邪气为目的。药物类药引以童便居多。古人认为童便有滋阴降火,生津利尿的功效,除此之外还有止血化瘀,引败血下行的作用。如赵翼记载治疗传尸劳病就用到童便调服,以取其滋阴功效;使用童便治疗跌打损伤便是根据它止血化瘀的作用。由于药引样本量及使用频次较少,难以做出完整的分析,但当地人使用药物类药引以达到沟通上下,引邪外出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

5.2.2喜欢采取药食疗法

经整理发现,赵翼所记载的方剂及治法多涉及药食疗法,且动物类药物、植物类药物二者兼用,经分析可能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可能与八桂地区丰富的地域性物产资源有关,八桂地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使得八桂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道地药材皆出于此,如蛤蚧、三七、鸡血藤等,丰富的物产是药食疗法被广泛运用的基础;其二,清朝时期食疗药膳风气的影响。清代中医食疗药膳较前朝更全面化、规范化,涌现出许多食疗药膳著作,如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曹廷栋的《老老恒言》等,使食疗药膳发展到巅峰,八桂地区也深受影响;其三,受“血肉有情之品滋补”理论的影响。中医学认為动物类药物多具有滋补强壮,补精益血的功效,明清各医家多喜欢用“血肉有情之品”入药增强补益作用,兼之八桂地区素有“以形补形”的说法,两者影响之下,导致当地善用药食疗法。

参考文献:

[1]林怡,滕晓东,莫清莲,戴铭.八桂针灸流派刍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242-1244

[2]薛瑞泽.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02)

[3]李健;张卫;梁飞;张瑞贤.赵学敏亲族考[J].中药与临床,2015,6(02):101-103.

[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8

[5]黄渊柏,郝利明,毕鸣晔.皮角32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04):220-221

[6]董臻.腊茶的古代中医药文献研究[C].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作者简介:谢璨壕(1997-12),男,汉族,广东茂名,本科在读,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中医学

通讯作者:莫清莲(1966.04),女,汉,广西横县,硕士,研究方向:八桂医学的研究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杨晓蕊,李嘉源,苏增莉,谭淇之均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

项目基金:19-245-14-04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课题

2019XK041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2021 年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

16-380-58-01 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