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意 陈庆龄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如何落实德育过程、做到协同育人,提高德育实效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探讨。郧西县土门镇中心小学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师生成长共同体”机制下的德育新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这种德育模式下,导师参与学生成长全过程,与学生形成发展共同体。学校发挥《学生成长周志》的载体作用,记录学生在成长路上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循,真实可见。这一举措不仅深得师生、家长的赞誉,也为学校德育带来较好的成效。
发挥“师生成长共同体”主导作用,构建师生协同发展体系
“师生成长共同体”是郧西县在自主教育改革中探索的一种师生协同发展新模式,它在小组建设、导师包导、包导原则等方面都有详细要求,最重要的是每名学生每学期都会有一本《学生成长周志》手册,把师生共成长细节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师生成长共同体”其实就是“小组建设”与“全员导师制”的融合。“小组+导师+协同发展=师生成长共同体”;从职能上讲,是班级职能的细化,每一个“共同体”就相当于一个“小班”,包导教师就是一个小班的班主任。在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时,遵循合理分组、协同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上要督促落实“日记、周评、月小结”制度,在考核评价上要让学生体验到和谐发展的喜悦,让教师感受到和谐发展的幸福,切实做到师生共成长同进步。学校利用“师生成长共同体”师生协同发展的特点,强调育人过程,构建师生协同发展体系。
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构建“小组成长共同体”。“小组成长共同体”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基本单位。本着“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原则,充分考虑性别、性格、特长等因素,合理搭配。“小组成长共同体”的每名成员既是共同体参与者,也是共同体的评价者,根据特点分别负责学习、纪律、卫生、宣传、活动等方面评价与记载,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形成“小组共同体”的共识。根据个人对小组的贡献大小,组内每周评出优秀者以示鼓励。
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原则,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根据全员导师制原则,任课教师负责包导本班学生。根据包导要求,导师要做到“八必谈”(学习波动时必谈、学有困惑时必谈、安全麻木时必谈、家有事故时必谈、言行异常时必谈、精神不佳时必谈、交往不当时必谈、违纪违规时必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并做好记载,做到周评、月反馈。导师的包导效果将成为“最美教师”评选的重要依据。
以班主任为核心,构建“班级成长共同体”。学校以年级为组织基础,建立考评规则,实行平行考评。“班级成长共同体”建立后,一个班级绑定成为一个共同体,在班主任带领下“共进退”,并接受学校量化考核,优胜班级授以“红旗班”荣誉称号并进行全校通报表扬,每周通报一次。
发挥《学生成长周志》载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重在过程,难在效果。学校创新德育管理方式,采取“一体一评优”的方式,将德育过程、德育效果真实地反映在《学生成长周志》手册中,充分利用“评优”结果,营造向善、向美的德育氛围,激励更多学生向先进看齐。“一体一评优”具体做法是采用德育活动开展+“成长体”落实的方式进行,人人参与、组内记录、导师评价。同时,用好《学生成长周志》手册中设置的“成长感悟”和“家长寄语”栏目,要求学生结合一周的德育活动书写心语,包导老师综合学生表现书写评语,家长根据孩子成长表现书写寄语。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中,德育过程完整,德育效果明显。
“一体”就是依托“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把德育过程落实在“共同体”的每一个方面。根据“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原则,每个小组设置有学习长、活动长、纪律长、生活长等,确保每人都是参与者和评价者,为组内的同学在学习、德育活动过程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并登记在册。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每小组评选出“周明星个人”,各班级评选出“最美优胜小组”,并将班级优胜小组上报学校参加每月的校级“优胜小组”评选。此外,根据每周的德育活动开展情况,要求学生把德育活动中的感悟填写在“成长感悟”栏目,由包导教师指导批阅,发现学生思想异常,包导老师及时对其开展心理辅导。每周末,学校要求学生将手册带回家,与家长分享一周来的成长过程,并建议家长在“家长寄语”栏目书写寄语,便于与教师、学校进行意见交换,为家校共育搭建了交流平台。
此外,学期结束后,学校会评选出“最美导师”“最美学生”“最美共同体”“最美家长”等,并对“最美”典型开展广泛宣传,号召大家学先进、当先进。通过“评优”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德育活动的开展,还使“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更具指导性和权威性。
用好“师生成长共同体”档案功能,总结学校宏观德育经验
学校在德育经验总结上重视系统性和传承性,通过完善“师生成长共同体”档案,翻阅孩子们的“成长档案”,总结德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学校德育中的共性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指导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成长档案记载的典型案例,也为今后学校德育提供参考,指导老师能更好地去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作为孩子某一阶段成长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的《学生成长周志》,也必将成为孩子将来美好的一段回忆。
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校用“师生成长共同体”来落实德育过程,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中“拔节生长”。这种“拔节”的声音我们听得见,这种“生长”的过程我们看得见,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也一直在期待。
责任编辑/黎修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