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从孕育到蜕变的发展过程

2022-03-30 22:38王东胜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北河屯田河套

王东胜

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下简称河套灌区)作为我国古老灌区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始于秦,续垦于汉,中兴于北魏、唐,历经兴衰,成于清末,盛于新中国。对于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套灌区来说,没有水就不适于人类生存,没有水利就没有灌溉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也无从谈起。水资源是河套灌区农业循环链条上的核心资源。河套灌区的灌溉农业活动既利用了当地特定的自然条件,也受到自然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使河套灌区在开发方式、过程、发展方向和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将河套灌区推向历史舞台

河套灌区为黄河冲积、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平坦,渠纵横,土肥饶,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个米粮川。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弯左上方,西与乌兰布和沙漠相接,东至包头市郊区,黄河从河套灌区南端穿流而过,阴山山脉从西向东屏立其北,东西长260余千米,南北宽60余千米。按区位地貌特征由西向东分为保尔套勒盖灌域(现今乌兰布和灌域)、后套灌域和三湖河灌域。

乌兰布和灌域位于河套灌区的西部,原为古黄河冲积平原,灌域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高低不等的沙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地面坡降1/3000~1/5000,地面高程1048—1036米。后套灌域是河套灌区的核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向地面坡降1/5000~1/8000,南北向坡降1/4000~1/8000,地面高程1050—1109米。三湖河灌域位于乌拉特前旗东部,是介于乌拉山南麓与黄河之间的东西走向狭长灌域,南北宽5千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1/7000左右,地面高程1018—1010米。河套灌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殊地形特征,为灌区开发提供了特有的方式。

如果说,河套灌区是阴山山脉用臂弯拥在怀中的一方热土,黄河就是其用双手捧起的“金色哈达”。阴山、黄河是河套地区地理分界线上的核心组成部分。地处北方与中原结合部的河套灌区,联通南北,纵贯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阴山横亘古黄河之北,其沟谷多为古代内蒙古草原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清中叶以前,河套的后套地区处于南北河之间,其西、北、东、南四面环以黄河。黄河入套后坡度较小,水流平缓,南、北河溢流岔河众多,通河便利,土地富足,可耕可牧,便利的引黄灌溉条件,使得发展农牧业成为必然趋势。这里依山靠河,地势险要,粮草丰茂。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占据河套作为其根据地,“风吹草低见牛羊”,养兵牧马的天然牧场,南望关中,逐鹿中原;对于“以农立国”的中原王朝来说,“不教胡马度阴山”,河套是屯兵固边、休养生息的天下粮仓。河套灌区的这种地形使它成为不可多得的既适合游牧又适合农耕的风水宝地。

二、黄河南北河变迁是河套灌区孕育而生的基础

河套灌区的发展进步与水息息相关。黄河流经河套灌区后受到阴山山脉利导,在河套灌区顿足绕行,为其提供了富足的水源,融合光热和土壤条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发展传统农业提供了空间。依水而生、逐水草而居的先民,随着黄河的变迁不断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趋利避害,使河套灌区在不断的变革中孕育而生。经过逐步改造,河套灌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黄河流域的农业活动方式由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汉书·匈奴传》:“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呈现出一派广阔草原的游牧自然景观。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秦汉时期的垦殖活动主要聚集在黄河北河以西的乌兰布和沙区一带。

《水经注》记载,黄河出青铜峡由银川平原沿贺兰山取东北向,经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二十里柳子进入河套灌区,分成南河、北河。南河,即现今黄河主河行河向东分流。北河,即古时黄河主河(现今乌加河,后为总排干沟),继续北流,前行20余千米后受阴山阻挡,沿山前台地折而东流,经200余千米后,又受阴山山脉的乌拉山地形阻挡,90度向南拐头,与南河相汇,复向东流。台地与北河之间形成了宽约5千米左右的狭长灌域,系山前洪积扇平原,是土壤肥沃的可耕田,属“北假”(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范畴。

在清同光年以前,黄河仍处于冲刷时期,南、北河受自然冲刷淘岸,相向溢流众多,两河之间处于湿地状态。清中叶以后,因北河上游淤塞,南河成为主河,河汊流向与河套平原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相吻合。北河断流后,原有故道逐渐成为山洪水与南河岔河的退水渠道,为灌区提供了排水出路。由于黄河南、北河的变迁,在阴山以南,黄河“几字弯”以北的南、北河之间,自然形成了“引河溉田,得自然之力”能灌能排的引黄灌区,河套灌区天赐而生。

三、社会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事件是河套灌区蜕变形成的直接动力

2000多年以来,河套地区随着朝代的更迭,先后经历了以秦王“发谪徙边”的“北假营田”、西汉“抵御匈奴”的“屯垦戍边”、北魏“富国强军”的“五原屯田”、唐朝“筑城固边”的“丰州开渠”、清初“春种秋回”的“雁行耕地”、清末“资本积累”的“地商开发”等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的引黄灌田开发。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贯穿了河套灌区农业水利开发的全过程,河套灌区先后进行了北部开发、西部开发、东西部结合开发和以中部开发为核心的全范围开发,灌区完成了从孕育到蜕变的过程,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跨越。

(一)“北假”营田

河套平原的土壤环境适宜开展农业生产,史称“土皆膏腴”,灌区的萌芽开发始于“北假”。《水经注》载:“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往,皆北假也。”在秦汉时期,黃河流域的河套大部仍处于冲积时期,河漫滩、湿地众多,水无定所,盐碱化较重,不宜耕种。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河南地”(包括今鄂尔多斯地区):“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集解)》有注释:“其地多水泽,又有卤。”卤,就是盐碱,不利于植物生长。《汉书·匈奴传》写道:“泽卤非可居也”。因此,这一时期,河套地区开发主要集中在黄河泛滥区外围“北假”及现今乌兰布和沙区一带。

《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又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这一沿线也是当时秦王朝的西北边陲防线。实行“发谪徙边”“鬻爵垦殖”的边地政策,将“徙民”沿线分散充实新置郡县,开始营田垦殖,设置田官,以河引水,促使土地开发和水利开发。“徙边北河榆中”也是河套地区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垦殖。

(二)西汉屯垦

汉朝为巩固河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带动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了农业生产。《史记·平淮书》:“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从河套至甘肃西北部一带以“军团”形式开展屯田的士卒达60万之众,数十万军民的大迁徙正式揭开了中国西部屯田史的序幕,这也是官办水利在河套地区第一次较大规模发展。汉代徙民屯田,政府给予各种政策优惠,“徙民屯田,皆与犁牛”,没有收获之前,还“予冬夏衣,廪食”。“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文献通考·田赋二》有载:“故先王之政,设田官以授天下之田,贫富强弱无以相过,使各有其田得以自耕”。《汉书·河渠书》记载:“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些都是史书对河套灌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的现实描写。从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朔方郡先后设立10个县,其中三封、窳浑、临戎、临河4个县在今河套灌区范围内。现今乌兰布和沙区东缘(今乌兰布和灌域)也就是朔方郡西部,是西汉屯田的主要灌溉农垦区域之一。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河套地区“人民炽盛,牛马布野”,成为汉王朝进击匈奴最重要的粮草、军马供应基地。西汉屯垦推动了河套地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集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碰撞交融中相互转化、渗透传承,既开拓经营了这片土地,又巩固壮大了西汉王朝,既促进了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三)北魏军屯

北魏时期,统治者以屯田的方式使河套灌区重新焕发了活力。屯田,是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强制军队或平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屯田在具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条件下,还要具备两个客观自然条件:一是大片荒地,二是水源便利。河套地区两者兼具。

北魏政权在复兴西汉屯田的同时,将官办水利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实行计口授田,分给耕牛,奖励垦种,设置“八部帅”,劝课农耕,实行监督管理,大力推行屯田制,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史载有著名的“五原屯田”“通渠灌溉”和“枝渠东出”,灌溉规模近百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与西部。“五原屯田”是在今包头以西、乌拉山以南的三湖河平原及阴山以南、乌加河以北展开,都在北河沿河一线,颇受灌溉之利。北魏统一北方前后,拓跋珪曾于北魏登国九年(394年),在从河北五原(河套)到稒阳(固阳)一带屯田。《魏书·太祖纪》“帝北巡。使东平公元仪(拓跋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稒阳塞外”。《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魏孝文帝于五月“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六镇是北魏在沿河流域设置的军事重镇,现今的河套灌区属沃野镇(今乌特拉前旗境内,属灌区东部)管辖。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北魏地图,在北魏时,河套灌区西部的乌兰布和灌域也开展了农业种植,这一地区延续了汉代垦区的农业活动。“枝渠东出”的正是走向这一区域。北魏军屯也开辟了河套灌区大规模、远距离水上运输的历史。446年,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镇将刁雍首创黄河上游水运,改变了以往一年一返的牛车陆运艰难方式,集军队之力,造大船将薄骨律镇囤积的粮食顺流运往沃野镇,同时又将河套灌区的丰富物产逆流运回薄骨律镇,半年三返,以补充军粮。北魏借助河套地区有利的水土资源开渠引灌,发展航运,休养生息,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为北魏改革大业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北魏少数民族从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经济向以定居为主的农业经济转变的鲜明特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河套灌区水利开发的规模式发展。

(四)丰州开渠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河套地区或为战场,或为牧场,到隋末,还延续了水利屯田,但规模不大。到了唐代,河套灌区属关内道设丰州,治所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南部),筑受降城,为了解决驻军给养,河套灌区又一次成为重点屯田地之一,又一次进入农业水利开发的新阶段。

史料记载,唐代为了加强对水利的统一管理,在全国颁布《水部式》,以统一法令。朝廷设专管机构都水监,由都水使者掌管修渠和灌溉事宜,以加强流域的统一管理、同步治理。宁夏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是黄河流域农田水利最发达的地区。唐高宗永徵四年(653年)开有陵阳渠(丰州九原)。《新唐书·地理志》载:“建中三年(782年)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又载:“有咸应、永清二渠(在現今乌拉特前旗西小召一带),贞元中(约796—803年)刺史李景略开,溉田数百顷。”李景略是唐朝丰州刺史、天德军西受降城防御使。据《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载:“(丰州)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清陈履中《河套志》记载:“丰州屯田娄师德、唐怀景、李景略、卢坦最有名”。丰州开渠不仅有效扩大了水利灌溉事业的规模,而且促使唐王朝军力强盛,促进了经济发展。

(五)“雁行”开发

在清康熙、雍正时期,内地人民开始越过长城,深入大漠,进入河套,来到黄河的支流河汊间开荒种地,春种秋回,这种流动耕种方式称为“雁行”。由于当时河套尚未修渠引水,垦种也随河汊而变动,收成多无把握,此时的开发还不成规模。

清朝时期,河套的农业种植,以明末清初的“雁行”流动方式持续了近百年时间,为河套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雍正后期,“雁行”定居开发开始形成,道光、咸丰年间,发展至高潮,光绪以后逐渐扩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实行放垦,标志着清政府对河套的农业政策发生了较大改变。此时,河套地区开通渠道,开始大面积实行灌溉农业,撒籽成田,旱涝保收。外地来河套的商人也于此时雇佣大批晋、陕北部的贫苦农民租垦土地,投入资金,浚渠修堰,“就河引灌”,大受其益。由此,在河套灌区开发史上悄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即农业开发与水利建设的投资者与组织者——地商,揭开了河套水利开发新纪元。

(六)地商垦殖

“地商是封建商业高利贷资本与土地相结合,以修渠灌地、收粮顶租、贩卖粮食谋取高额利润的商人”,是清晚期官办水利以前河套社会的实际主宰者。

清道光五年(1825年),陕西府谷商人甄玉、魏羊经营的“永盛兴”和“锦永和”商号联合,共同出资在缠金(今巴彦淖尔市临河境内)一带开挖了缠金渠(永济渠前身),这是在河套灌區境内开挖的最早的人工渠。缠金渠的开挖,标志着以甄玉、魏羊为代表的外地来河套的商人成为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河套地商。缠金渠的诞生,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进入河套的民众日益增多。清道光八年(1828年),清廷下特旨:“开放缠金,招商耕种。”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禁垦政策,并使移民垦殖变得公开合法,也为河套灌区开渠发展提供了动力。随后,其他外地来河套的商人纷纷效仿,乘机包租大片土地修渠灌垦,从中牟利,开始将以传统商业为主的经济活动转向获利丰厚的以开渠垦殖为主的农业水利投资和出租土地以及雇佣长短工相结合的地商经济开发模式。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乌加河上游即北河淤塞,继而断流,南河成为主河,导致南河水流畅旺,依河套灌区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而形成的天然河道进水加大,能够“就河引灌”的河汊更加凸显,开挖渠道变得更为有利,因此“甫经得地,先议开渠”,关系灌区发展的天然河汊不断被人工洗挖、延伸利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商数量也快速增加,于光绪年间达到鼎盛。发展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贻谷督办垦务的官办水利时期,地商经济的势头逐渐减弱。

地商杰出的代表有初开缠金渠(永济渠)的甄玉、魏羊,开挖老郭渠(通济渠)的郭大义,独资开挖五大干渠(义和渠、丰济渠、刚济渠、沙河渠、皂火渠)的王同春,开挖长济渠的侯双珠、郑和以及开挖塔布渠的樊三喜、夏明堂、吉尔吉庆等。这一时期,地商们纷纷集资兴修水利,天然河沟也逐步向“渠化”转变,先后开挖转化的这些渠道,形成了晚清河套灌区八大干渠灌溉骨干渠系网,河套灌区水利建设已见雏形。后又经过修挖调整,到民国时期,形成河套灌区十大干渠的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干渠以下支渠的数量不断增加,不适应灌溉需要的天然河汊被人为疏导归并或接引为支渠,黄河取水口的位置也在总结治水经验的基础上被人为修整,人们对各渠口进水量虽不能如愿控制但也有了基本认识。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寻求科学开渠的技术方法,开始对黄河水流运动规律、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有了粗浅认识,开始了对灌区发展的整体规划与治水方略的系统思考,为灌区后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因此,从清代以来,河套地区不断地被称为“中国之农业宝库”“诚西北之最理想灌溉区”“诚适宜农耕之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来各类学术团体的实地考察,河套灌区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新的时代。

四、结语

纵观中国古代史,河套灌区在长期以“农为立国之本”“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思想的影响下,在进行治边固疆的实践中发育成长,河套地区始终是历朝政权交融、斗争与迭移控制之下的兴盛之地。在延绵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河套灌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历朝历代的发展进步都有一定的联系,河套地区成为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融之所,成为民族融合的大舞台,推进了社会革新,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

发展是灌区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灌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永远的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套灌区在继承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科学发展规律,经过不断的改造与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三个千万亩以上的特大型灌区之一。

猜你喜欢
北河屯田河套
晏福生:“坚持执行屯田政策”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晋源区北河下村: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北 河
北河
近代晋陕移民与“河套”内涵变迁
念战友
谢肇淛《北河纪》的辑佚校勘价值
——基于《全元文》的考察
河套灌区:兴水利强基础 惠民生促和谐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