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朝鲜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奋勇作战,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71年后,这段历史被改编成电影《长津湖》。硝烟散去,让我们铭记历史。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一个英雄连队“7连”及兄弟部队的行动为主线,讲述普通志愿军战士的战斗精神和感人故事。7连里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是当年无数年轻志愿军战士的缩影。71年前,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选择了穿上军装,不远万里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
原型重现
在战火中淬练出来的战旗精神
在电影《长津湖》中,伍千里带领的穿插7连一举捣毁美军“北极熊团”团部,而在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确实有这样一支英雄连队。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了,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4连作为尖刀连,冒着严寒天气一路前插。时任4连连长李昌言带领战士参加围歼新兴里之敌的战斗。当李昌言和战友们到达长津湖时,迎接他们的是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夜晚最低降至零下40℃左右的气温,几乎把那里变成了生命绝境。
11月27日,随着夜幕降临,远处透过来的微弱光亮吸引了李昌言的注意,他带领着战士悄悄摸了过去。在打死了一小股敌人后,战士们钻进帐篷,开始搜索所有可以御寒的物品。指导员庄元东扯下一块彩色的方形“毯子”披在身上。突然,帐篷外传来枪声,庄元东立刻扔掉那块“毯子”,带领战士们投入战斗。
4连的战士利用地形向前跃进,包抄敌人。美军被这贴身战术打得措手不及,除一部仓皇而逃外,大部分当场被歼。那时,4连的战士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对手是号称“北极熊团”的美军第7师31团——他们竟然一举捣毁了“北极熊团”的团指挥所。而那块曾被指导员披在身上的“毯子”,就是“北极熊团”的团旗。从此,美军撤销了第31团的番号,而这面缴获的美军“北极熊团”团旗,如今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在新兴里战斗中,4连共击毙敌300余人,缴获榴弹炮12门,控制了长300米、宽100米的阵地,为志愿军第27军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的美军1个加强团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950年12月,该连被志愿军第27军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后来“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经多次转隶,整编为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
4连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战旗精神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代代4连人手中传递,生生不息。
延伸阅读
●据史料记载,在长津湖战役中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这是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曾担任志愿军第20军文化教员、在长津湖战役中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的战士阎福斌回忆:极端的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这样的战友情,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
人物故事
他用残缺的右臂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电影《长津湖》上映期间,一天,在四川成都一家电影院里,一场只为一个人放映的电影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个人就是8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化武。
李化武是四川广元人,1951年,18岁的他报名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2年12月,李化武在乔岩山阻击敌军的战斗中不幸被敌方炮弹击中,昏迷三天三夜后,彻底失去了双手和右眼。他曾说,如果有来生还要做人民的兵。
负伤回国后,李化武曾短暂地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荣军院)生活过。“我还这么年轻,难道让国家养我一辈子?”于是,1963年他回到广元老家,学会了用残臂种地等技能,凭着坚强毅力,养活了一家老小。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70多年前的回忆涌上老人心头,他很想看看这部电影。于是,影院为他准备了一场专场电影。“我跟电影里的伍万里很像,毛头小子的时候就当了兵。”电影勾起老人许许多多的回忆。电影结束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字样出现在屏幕上,李化武从座位上起立,抬起残缺的右臂,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失去手脚和左眼后,他活出了极限人生
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手脚和左眼,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坚持回乡带领村民打赢当地脱贫攻坚战,他叫朱彦夫。
1950年冬,在朝鲜长津湖畔“250高地”,17歲的朱彦夫和战友们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顶住了敌人两个营的十几次进攻。朱彦夫最后身负重伤,虽然被救了回来,但他却永远失去了手脚和左眼,成了一名一级伤残军人。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在荣军院里“养”一辈子的朱彦夫,却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
1957年,朱彦夫被全村8名党员全票推选为村支书。那时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土地贫瘠,缺水、没电,朱彦夫把这里当作自己人生中第二个“250高地”。
为改变张家泉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朱彦夫拖着17斤重的假肢踏遍了张家泉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访了街街巷巷、家家户户。在无数次的跌倒滚爬中,朱彦夫带领村民治山改水,山沟里第一次有了良田,干旱村第一次有了水井。
朱彦夫用25年的艰苦奋斗,把昔日没水没电没良田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和乡亲们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1982年,朱彦夫因为患心脏病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放下了锄杆子,朱彦夫又拿起了笔杆子,因为他始终记得,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指导员在牺牲前的托付:“如果你能够活着回国,把咱们战斗的惨烈情景写下来传给后人,那比咱们的牺牲更重要。”
从未上过学的朱彦夫一点点“啃字典”,残肢抱笔,耗时七载,用掉半吨纸,以惊人毅力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2014年朱彦夫获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