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文 刘金鸽
摘 要:文章以影响草莓匍匐茎育苗质量的因素为主要切入点,介绍了草莓匍匐茎育苗技术,并且分析了草莓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病虫害以及具体的防控措施,以期为草莓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草莓;匍匐茎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3-011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8.4 文献标志码:B
1 影响草莓匍匐茎生长的因素
1.1 品种
草莓的品种不同,抽生匍匐茎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四季结果或光期钝感品种的匍匐茎数量少,而一季型品种匍匐茎的数量较多。
1.2 日照和温度
匍匐茎的生长会受到日照时数的影响,时数低于8 h不产生匍匐茎;时数大于12 h能出现匍匐茎。每天日照时长为12~16 h,并且气温在14 ℃以上是草莓匍匐茎抽生的最佳日照和温度条件。
1.3 母株的低温时间
草莓匍匐茎的抽生数量和母株承受低温的时间有着直接关系,不同品种所需要的低温时间存在差异,在母株品种经受了充足的低温时间后能产生大量的匍匐茎。一般情况下,低温时间应该达到80~140 d,有利于匍匐茎的抽生。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
草莓匍匐茎的抽生受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适合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母株,能促进匍匐茎抽生,如果植株没有经过足够的低温处理并且长期处于休眠,即使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会起到明显作用,多效唑和矮壮素会对草莓匍匐茎的抽生起到抑制作用。
2 草莓匍匐茎育苗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口感好且抗病能力强的早熟品种,结合当地的草莓市场需求和销售方式等,选择适合的草莓品种。通过近几年的种植和市场调查发现,京宁香、燕香和天香等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强。
2.2 母株选择
在夏、秋季节的大棚内种植草莓需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匍匐茎。11月中下旬之后选择发根数量多、植株健壯及没有病虫害的匍匐茎作为母株品种。选好母株后还要做好处理工作,配制药液以及处理母株的伤口、根部和茎基部,能有效预防炭疽病。也可以选择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适时乐兑水稀释500倍液、比唑醚菌酯乳油兑水稀释1 500倍液[1]。为了提高生根的效果,可以调配生根液,将经过处理的母株品种放在生根液的盆内,浸泡根部3~5 d,促进母株生根。
2.3 穴盘种植
选用多孔穴盘和没有病菌的有机基质,将经过处理的母株品种种植在穴盘内,并且保证基质湿润。
2.4 大棚内过冬与管理
选择没有种植过草莓的大棚,平整大棚内的土地,铺上黑色的无纺布,将种植好的母株穴盘整齐摆放,在当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2月,确保母株能够在大棚内过冬,促进草莓生长,培育健壮的母株品种。
2.4.1 科学的水肥管理
草莓母株在大棚生长的过程期间,应选择滴灌滴水的方式,或在穴盘下的托盘内注水,每天早晨观察草莓夜间是否吐水和有水珠,如果有水珠不需要灌水,正常情况下每隔7 d灌水1次。还要使用有机肥料,选择复合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溶解于水中,结合灌溉施肥,每30 d灌水1次即可。
2.4.2 温度和湿度管理
为了确保母株能够顺利过冬,在大棚内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湿度在60%左右,白天的温度在20 ℃左右,夜晚温度不能低于6 ℃。如果湿度过高,需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在中午通风2 h。
2.4.3 植株管理
在过冬期间促进母株的营养生长,坚持科学管理,摘除老叶,拔除有病害的植株并及时带出大棚销毁处理。
2.5 田间种苗繁育
2.5.1 选择与处理育苗田
为了提高育苗效果,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通风良好和排水方便的土壤,最好选择pH值在5.5~6.5的沙壤土,前茬作物为禾本科作物最好,不要选择种植过草莓或茄科类的田块。
2.5.2 整地施肥技术
在栽植之前,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料撒入土壤中,选择农家肥料3 t或生物有机肥料200 kg,配合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料25 kg,深翻土壤20 cm左右。
结合草莓的栽植方式和每年的降水量,灵活地掌握作畦标准。如果选择宽畦双行栽植,畦面宽度为1.8~2 m,沟的宽度为20~30 cm,深度为20 cm,在畦面的两侧各栽植一行或在畦的中间栽植两行,小行间距控制在20~30 cm。如果选择窄行单行栽植,宽度为1~1.2 m,沟宽度为20~30 cm,深度为20 cm。在作畦后要采取封闭除草的措施,喷施除草剂,有效预防草害。可以选择喷施精异丙甲草胺或二甲戊灵乳油或丁草胺乳油兑水后喷雾防治。如果土壤比较干燥,提高土壤的墒情后再喷洒农药,否则会影响施药效果。
2.5.3 母株的移栽
选择晴朗的天气移栽母株,每畦中间移栽1行母株,株距为60~80 cm,种植密度为600~800株/667 m2,完成之后需要在畦面上均匀地覆盖碎稻草,以见不到土壤为准并且灌溉定根水,促进根部保温、保湿,避免土壤开裂或板结。
2.5.4 水肥管理
保证地面土壤湿润,促进母株的生长和发育,不能选择漫灌的方式,也不能选择直接灌溉的方式。每间隔7 d滴灌1次,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每间隔2~3 d滴灌1次。一旦遇到多雨和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在母株匍匐茎发生期要保证土壤湿润。前期主要使用复合肥料,在7—8月后要追施磷肥和钾肥。
2.5.5 科学除草
坚持尽早除草和勤除草的原则,保证田间没有杂草,避免杂草和草莓争夺养分和水分,会造成匍匐茎无法正常生长。
2.5.6 植株管理
做好植株的管理工作,应尽早去除病叶,减少养分消耗,保证田间的通风透光性,促进匍匐茎抽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匍匐茎抽生后要做好引茎压蔓工作,由中间向两边引茎,促进幼苗均匀分布在畦面上,保证一棵母株保留5~10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可以保留3~5株幼苗,去除多余的匍匐茎和幼苗。当幼苗长出2叶1心时,要及时用土压住幼苗基部,起到固定作用,促进新根生长。
2.5.7 搭建遮雨棚和遮阳网
有些地区每年6月是降水时期,要合理搭建遮雨棚,避免雨水直接淋湿草莓苗,可以参考普通的大棚建设,高度控制在2 m左右,在顶棚覆盖薄膜,保持通风[2]。
每年7—8月温度逐渐升高,需要在遮雨棚上覆盖一层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能有效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从而提高出苗率。
2.5.8 起苗
在草莓起苗之前需要灌1次水,保证土壤湿润,避免伤害根部。选择没有病虫害的草莓苗带土起苗即可,否则会伤害根部和叶部。在起苗过程中还要做好遮阳处理,起苗后要尽快移栽,否则会影响成活率[3]。
3 草莓病虫害防治
3.1 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3.1.1 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大且空气流通不佳的条件下极易发生。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和叶柄,在发病初期,叶片背部会出现白色粉末,随着病情的加重,花瓣呈紫红色,果实的表面也会出现白色粉末,进而影响果实的质量,造成草莓减产。可以选择以下防治措施:合理分布植株;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清理染病的叶片和果实;选择毒性小、残留小的农药防治,比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退菌特稀释液交替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3.1.2 草莓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染病初期,叶片会出现淡紫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变成棕黄色,逐渐扩散蔓延。
选择以下防治措施:及时摘除病叶;控制好氮肥使用量;使用50%多菌灵粉剂稀释液,每14 d喷洒1次。
3.1.3 草莓灰霉病
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和流行的病害,会造成草莓减产20%~50%。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部位,尤其在开花结果期为害比较严重。在高湿的条件下受害部位会出现灰褐色或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后逐渐腐烂。
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要控制好氮肥施用量及草莓的种植密度。选择药剂喷洒防治,使用50%多菌灵稀释液效果显著。
3.1.4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为害草莓的茎、根部,是一种土传毁灭性的病害,在干旱、高温、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很容易发病,结合草莓根部的症状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包括黑根腐病、白根腐病等。植株染病后根部会出现浅红色或褐红色斑块,之后颜色逐渐变深,叶片发黄和变成褐色,卷曲呈现缺水状,之后逐渐干枯死亡。
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合理轮作,做好土壤的消毒和施肥管理工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提高草莓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植株染病。发现染病植株后要及时拔除和集中销毁,避免感染健康植株。
3.2 常見虫害防治措施
1) 蚜虫。蚜虫是草莓生长中的常见害虫,主要吸食嫩叶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出现斑点,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发现病叶后应及时摘除并集中销毁。也可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比如10%吡虫啉或5%抗蚜威等农药稀释后喷雾防治。
2) 红蜘蛛。红蜘蛛也是常见的为害草莓的虫害之一,主要分布在嫩叶部位,吸食嫩叶汁液,造成草莓叶片生长缓慢。为了有效防治该类害虫,发现病叶之后应及时清理,可以使用哒螨灵等药剂。
3) 线虫。该病害主要为害植株根部,是一种乳白色虫害。染病之后叶柄、叶片逐渐变形,植株矮小生长。为了降低线虫的为害概率,在种植之前可以做好植株的处理工作,将其放在热水中浸泡或使用药剂替代热水浸泡,比如使用50%辛硫磷乳油,效果明显。
3.3 草莓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方法
3.3.1 科学选种
第一,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草莓品种,提高草莓整体的抵抗能力。
第二,选择没有病虫害的田块,种植地应远离黄瓜地,前茬不能种植瓜果和茄科类的蔬菜,应选择偏酸性或中性土壤,否则会增加土传病虫害病害的发生概率。
第三,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在土地翻耕之后均匀地施入有机肥,并且喷洒广谱性杀虫剂和杀菌剂,消除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4]。
3.3.2 加强田间管理
第一,控制好草莓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合理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能有效促进草莓提前开花。采用通风、换风的方法改善大棚内的湿度条件。
第二,选择科学的施肥方式。每年的5—6月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配合三元复合肥。每年7月后要严格控制肥料,不能只使用氮素。在匍匐茎发生期,适当使用生长调节剂并交替使用。
第三,植株的管理。要及时清理植株的老叶和病叶,发病后要集中焚烧处理,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第四,要控制好繁育种苗的密度。做好母株的管理工作,在育苗的后期阶段,结合苗情使用13%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者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有效抑制草莓的生长,保证草莓苗健壮,为草莓的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3.3.3 物理防治技术
第一, 大棚内高温消毒。在大棚上覆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避免空气进入。土壤的温度达到50~60 ℃后选择土壤高温还原消毒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消毒20~25 d后揭去覆盖的薄膜。
第二, 闷棚控制病虫害。在开花结果期经常会出现灰霉病,可以将大棚内的湿度降低到50%以下,温度提高到35 ℃以上,闷棚2 h左右后放风降温处理,连续闷棚2~3次能有效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第三,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诱杀。针对蚜虫,可以选择银灰色的薄膜进行地膜覆盖,或在通风口悬挂10~15 cm的银灰色薄膜,能起到防治蚜虫的目的。也可以选择防虫网,在大棚的放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防治蚜虫。
第四, 诱杀害虫。可以选择色板诱杀,购买专用的黄板和蓝板,在上面涂抹凡士林加机油,悬挂在大棚田间内,黄板能够粘杀蚜虫,蓝板能够粘杀蓟马。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色板间距,提高誘杀效果。
第五, 糖醋酒液诱杀。有些害虫的成虫具有一定趋向性,可以选择糖醋酒液诱杀越冬的成虫,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糖醋酒,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敌敌畏,每间隔10 d换1次,诱杀地老虎等成虫。
第六,杀虫灯诱杀。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能有效诱杀害虫,效果显著。
3.3.4 生物防治技术
第一, 性诱剂诱杀。针对斜纹夜蛾,每年7—10月在田间悬挂性诱剂,2~3 d清理1次,20 d更换诱芯。
第二, 释放天敌。在草莓开花到结果生长期,可以释放捕食螨,控制好比例,能够防治红蜘蛛。
第三,生物药剂防治。选择毒性较低的微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虫害的发生特点,控制好农药的使用剂量。针对土传病害,可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针对炭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可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准发病部位喷洒,并且及时摘除病叶和病花,间隔5~7 d喷洒2~3次;针对斜纹叶蛾,可以选择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防治;针对地下害虫,包括蛴螬和地老虎,在草莓移栽前使用白僵菌粉剂拌细土等进行灌根处理。
4 结束语
草莓育苗技术是确保草莓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匍匐茎育苗技术是草莓育苗技术之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为确保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此外,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病害和虫害,分析各类病虫害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东军.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3):89.
[2]任秀芝.大棚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药市场信息,2011(27):48.
[3]曹丽艳,罗晓程,王建春,等.哈密设施草莓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园艺,2016(14):60-61.
[4]曹涤环.切实做好棚室草莓的病虫防治工作[J].山东农药信息,201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