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站在历史的交汇口,我们既为全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振奋和自豪,同时也清醒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驻村第一书记从脱贫攻坚最一线的攻坚者递进为乡村振兴最前线的开拓者,责任更为重大,使命更为光荣,必须继续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更高追求、更强信念迎接更大挑战,努力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扮演好重要一环。
致力于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最大发挥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进步的推动者、农民富裕的实践者,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组织、发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殊,责任重大,影响关键。要着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第一时间在基层被知晓、获理解、得拥护,确保乡村振兴行必有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好第一书记人脉相对较广、资源相对较多、协调相对较活的优势,有效整合各方面、各层面力量集中行动办大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培养选拔乡村振兴带头人作为重点工作,立足在家党员,争取在外青年,培养发展能手,及时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来,确保党组织始终有新鲜血液、有新生动力,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致力于广大农村群众自觉性需求的最大激发
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局部存量的歼灭战,乡村振兴则是一场整体增量的提升战,必须系统化推进,这就要求要以群体化意识为基础。要尽可能使每一位乡村振兴的关联主体或者受益村民,切实懂得乡村振兴到底要怎么规划、怎么建设、建成后是什么效果,有什么好处。脱贫攻坚行动中,很多群众特别是年纪偏大的老人认为,住得好、吃得好,村庄道路,田间道路等村内各种基础设施建得好,国家的各项政策就可以说落实得很到位了,对所谓“振兴”进取心不大、积极性不高。乡村振兴关系农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要把根除潜藏在广大农民朋友中的“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等传统消极思想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要着力提高第一书记讲好新农村故事、描绘乡村振兴规划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允许时还要让村民走出去见世面、受“刺激”,使广大基层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拥护、参与乡村振兴,使之由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部署变为一个上下联动的民心工程。
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最大保障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虽然我们已经历史性地实现了脱贫摘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跟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广大农村人气的升温和群众生活的富足,必须建立在“村里有人”的基础上。如何把“村里人”留下来、安好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最直观的焦点和最实在的保障,是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信心的最直接来源。而现实中,虽然通过力度空前的脱贫减贫消除了绝对贫困,但与“城乡融合”的差距依然不小,“乡人入城”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留乡创业、生活的条件没有明显改善。要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产业兴旺的基本要素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是乡风文明的阵地保障,是治理有效的后盾支持,是生活富裕的动力来源,必须下更大力气争取突破。
致力于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实效的最大凸显
虽然脱贫攻坚同样强调输血与造血相统一,但从脱贫攻坚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看,输血式脱贫仍是主要方面,造血式脱贫更多还停留在艰难探索与不断尝试的层面,有的虽然确实成功培育了造血功能,但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没有真正走出“短、平、快”的困境,说明“产业兴旺”任重道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有效路径”,这是我们党于纷繁复杂环境中始终行稳致远的真理总结。乡村振兴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都在发展,尤其在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是目前看来比较正确的方向,但路径还不够清晰、效果还不尽人意仍然是最大的考验。脱贫攻坚期间的探索为第一书记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提供了大量教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深入研究,争取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之路,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的“里子”问题或是可持续问题。
致力于新时代农民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一方面应当看到,当前一部分农民刚刚脱贫,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还有很大空间。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像扶贫开发那样强化扶智、扶志,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农民群众发展生產和务工经商的必要技能,注重激发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农村人就是农村最大的优势,乡村要振兴,乡人是主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继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用好农民培训教育这个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农民素质与国家战略的适应性发展。当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际效果还非常有限,必须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下足职业化、规范化的硬功夫,用好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比如,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其持续性与制度化水平;汇聚项目、资金,明确牵头责任人,避免陷入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投入;鼓励社会主体特别是乡贤能人参与农村农民教育;等等。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在这场硬战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间奇迹。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新课题,第一书记们唯有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竭忠尽智、跑好“第一棒”。
作者简介:余乾晖,湘东区东桥镇黄泥湖村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