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李明雪
中国传统陶瓷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传承研究经历了长时间的体系构架和理论沉淀。文章借助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基于CNKI 数据库,以2008—2021 年关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文献为样本,对国内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最新研究热点、领域研究主体和研究主题进行知识图谱的分析。研究表明该领域研究主体相对分散,跨学科合作较少,发文机构以地域性为主导,研究主题集中在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理论、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模式、地域性以及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方面。基于此提出陶瓷技艺传承应加强地域之间交流合作、大力保护陶瓷技艺传承主体、创新传承模式,进一步深入陶瓷技艺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框架体系。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知识图谱CiteSpace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发展的相关学术研究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研究文献呈现几何式增加。继续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效率低且准确性有待考究。学者陈超美在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研究方法——CiteSpace 可视化研究图谱,文献导入软件通过选择不同聚类视图和可视化方式,选取不同阈值进行多次绘制,根据Q 值(模块值)和S 值(平均轮廓值)选取最终理想的结果[1]。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前沿、热点研究主题、重要文献及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其研究领域积累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成果和热点,为今后相关研究人员挖掘该领域的理论深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2]。
Citespace 软件是基于学术数据库关键词检索提供的文献信息,选择研究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选项生成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反映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热点趋势[3]。该研究方法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于2005年被引入国内[4]。该软件运用可视化和序列化两种特征直观地展现知识单元隐藏的复杂关系,能够在一张图表上将一个领域的研究关系显示出来。本文使用CiteSpace 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对CNKI 数据库内容进行分析,最终生成关键词共现、时间线、时区等知识图谱。
本文分析的文献来源于 CNKI 数据库。该库是我国普遍认可度高、学术独创性有保证的数据库,能够更直观地表示该领域的研究关系和热点趋势。为了更加精确地把握其发展动态,提高文献分析质量,通过检索词检索(“陶瓷技艺”“技艺传承”),得到文献120 篇。除去不相关文献,最终将108篇文献作为最终样本。
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论文的发展趋势,能够全面地把握该领域发展的动态,有利于分析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热点,为未来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向[5]。本文分析了2008 年至2021 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可知,在CNKI 数据库中,传统陶瓷技艺保护相关文献始于2008 年,该年有关文献仅有一篇。2007-2012年关于陶瓷技艺传承的研究明显增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中申报了大量的传统陶瓷技艺项目。2006 年第一批国家非遗传统手工艺名录中,关于传统陶瓷技艺的有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安徽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广东石湾陶塑技艺、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陕西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浙江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等12 项,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之后每批的国家非遗名录中传统陶瓷技艺的项目逐渐增加。
从2013 年开始至2015 年相关研究逐渐寂寥,这个阶段主要是陶瓷技艺传承研究大热后的冷静期和研究的潜伏期,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直到2017 年开始每年相关文献开始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06 年以来国家非遗名录中关于陶瓷技艺的项目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陶瓷技艺文化不断受到各地方和高校的重视。各个地方通过物质传承与文化精神传承两个层面不断加强对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保护。同时地域性浓厚的陶瓷技艺通过现代化的新媒介、新载体的介入、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高校研究力度的加大,传承研究不断深入且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多学科的研究学者相互合作,对于学科的发展进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拓宽视野,创新学科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角度与方法更具多样性。该领域发文作者分布情况见图1,目前研究领域中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是吴岳军、李文跃、方李莉、郭俊健、邓举青,这几位发文作者为领域内热点研究主要构成且发文数量与质量较高。吴岳军[6]主要从现代学徒制背景和技艺传承人这两个视角出发,以宜兴陶瓷为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传承载体,分析传统技艺传承模式和传承人现状,得出传统培养模式与现代人才需求不协调等问题,进而提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新型培养模式。李文跃以景德镇陶瓷传统制瓷技艺为例,以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分析传统陶瓷手工技艺的人才培养路径,提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方李莉[7]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为例,提出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向现代化转型的方式。郭君健[8]从文化传承和活态保护视角下探讨中原历史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生存现状和困境,并进一步提出物以致用、物以藏礼、器以载道、文化包装等四个实施路径。邓举青以宜兴传统陶瓷和紫砂陶技艺传承为例,分别从现代学徒制的创新、数字化保护及工艺技术、材料、造型等方面着手,分析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创新路径[9]。其中李文跃、邓举青、郭君健等人发文作者节点较大,部分节点之间有连线,目前研究团队集中于罗旭—陈宁—赵晓莹—王宪旅、卢攀登—欧阳瑞丰—吴军民、邹晓松—柯蔚芳、邹明林—温琳、邓举青—刘东升等人。
图1 2008 年至 2021 年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作者知识图谱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关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研究主体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关联性研究群体,各研究团队之间还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发文作者之间合作联系较少,合作的主要是师生或同事,说明传统陶瓷技艺领域的理论角度较为单一,跨学科合作较少。结合图1 表1 可知,发文作者的团队合作主要集中在某个地域或来自同个机构,且作者与作者之间合作强度不高,核心研究点尚未形成。如邹晓松和柯蔚芳均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故两位作者的研究领域和主题之间的关系都较为密切。大部分合作的研究者在同一机构内,跨学科合作较少,并且该领域内核心学者主要是独立研究,引领热点研究方向,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表1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发文作者前20 位统计一览表
利用CiteSpace 软件生成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发文机构知识图谱,见图2。图中节点为研究机构,图中文字的大小表示该机构发文数量多少,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线条的粗细代表机构合作的密度。对图谱进行分析后得出,该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见表2)。这是由于吴岳军和邓举青近三年以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期刊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献,并且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其他较为突出的机构有景德镇陶瓷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等等。
图2 2008 年至 2021 年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发文机构知识图谱
表2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发文机构统计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首先,研究机构主要是以地域性为主导,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多分布在江西、江苏、安徽等国内中南部城市,依托地区陶瓷产业资源和陶瓷技艺文化背景。江西地区在该领域研究机构分析图谱中频次最高的分别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机构的成果与该地区地域文化和历史底蕴有很大关联。其次,研究机构多为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以实业教育为主的院校、还包括一些艺术设计类高等院校和艺术研究院。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由多所技校合并而成,有较好的工艺基础和技艺传承氛围,故职业类技术院校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最后从机构合作关系来说,经图谱分析发现研究机构合作联系较少,没有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说明我国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学术合作圈还未形成,机构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术交流有待加强。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学术研究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国内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各研究机构学者研究的角度与学科的差异,以及地域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较强。总体来说,要多开展相关研讨会议及论坛,集聚业内专业人士,加强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机构之间的合作。
2.4.1 热点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可以直接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对传统陶瓷技艺传承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频率的分析,绘制聚类图谱和时区图谱,可程分析该学科在某一时段内的发展趋势。将2008 年至2021年间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 中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和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图4)。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热点关键词,且节点圆圈的面积大小正比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线条代表关键词之间有所联系,线条的粗细正比于其共现关系。
图3 2008 年至 2021 年传统陶瓷技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4 2008 年至 2021 年传统陶瓷技艺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通过对图谱的解读,得出N=197,E=358,Density=0.0185产生197个节点,358条连线,发现其中“技艺传承”“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承与发展”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可以得出近14 年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技艺传承的现状、传承人的保护、传承模式的发展以及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在传承模式主题中,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等特征较为突出。图谱中“传承人”关键词出现频率仅次于烧制技艺,从2016 年第一批非遗名录提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时,传承人就成为当前陶瓷技艺传承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两年关于传承人培养模式的研究呈现线性上升趋势。
2.4.2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热点变化解析
分析关键词图谱发现烧制技艺、传承人、景德镇和非遗与陶瓷技艺传承研究联系最为密切。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陶瓷技艺传承模式的研究,包括活态传承、数字化传承、生产性保护、现代学徒制的传承以及传承人的保护研究。这一研究热点的变化是基于现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下,现代产业发展、现代教育以及现代的传承模式的更新与发展。结合图4 和图5,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时区热点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5 2008 年至 2021 年传统陶瓷技艺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2008 年至2010 年该阶段处于初步探索时期。研究热点是研究陶瓷的烧制技艺、挖掘陶瓷技艺传承的现状与困境以及陶瓷技艺的文化内涵。热点关键词是“烧制技艺”“本土化的现代化传承”“手工技艺”等。方李莉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为例,从本土性的现代化角度阐释了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冲击景德镇陶瓷技艺如何实现现代化,提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前提是要建立在与传统,与历史,与我们以往文化的连接上,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才有价值[10]。安际衡以磁州窑技艺传承为例,实地调研考察了磁州窑的制瓷工艺,从原料使用、装饰工艺、上釉技艺以及原料加工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生产过程继承与发展了磁州窑的制瓷技艺[11]。
表3 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主题与高频关键词一览表
2011 年至2016 年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对该领域的发展不再限制于对相关制瓷技艺与传承现状的研究,开始扩展传承保护的研究范围。从技艺传承的研究层面引申到社会生产、文化内涵传承层面的研究,出现了大量关于生产性保护的文献,也有个别的创新研究出现。2011 年方李莉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研究陶瓷技艺传承,2015 年任华东从非遗传承人的视角研究景德镇陶瓷技艺传承问题[12]。这个阶段的热点关键词为“生产性保护”“陶瓷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梳理发现该时期对于陶瓷技艺的生产性保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剖析。詹伟以景德镇手工茶器技艺传承为切入点,分析技艺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究发展手工茶器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13]。徐美辉、陈静、魏姝俊都从生产性保护的角度去研究陶瓷技艺传承,提出既要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又要发挥其价值,不能限制其发展,以便为社会利用,让其不过多受现代化进程影响产生颠覆性变化而以自然流变方式发展[14]。
2017 年至2021 年整体发展呈稳态发展趋势,是各要素之间协同、稳健、快速发展的时期。该阶段的研究开始进入中端层面、方法论层面,并且偏向策略和路径研究,“活态保护”“数字化保护”“现代学徒制”“传承人”“工匠精神”是该时期的热点关键词。学者们在该阶段对陶瓷技艺传承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不同的学科理论和视角进行创新,提出将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与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相结合,数字化介入陶瓷技艺传承的资料收集与空间展示,展现传统陶瓷技艺文化的活态性,使这一技艺更好地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技艺传承文化浸入我们生活土壤,从而营造一种自觉传承的意识,实现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邓举青等人以“陶都”宜兴“五朵金花”传统“非遗”陶瓷技艺数字化研究为例,提出对历史遗迹音像图文的数字化梳理、技艺传承代表访谈记录的数字化制作、技艺全流程融媒体技术的数字化记录、技艺创新中新技术材料的数字化融合的研究策略。通过对陶瓷技艺数字化传承的深入研究,促进传统技艺传承形式的可持续发展。
该阶段对于传承人培养模式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新路径,从而保留陶瓷技艺传承的完整性。吴岳军从陶瓷技艺传承人培养模式入手,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变革创新,完善技艺传承的课程体系和传承途径,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15]。该阶段根据陶瓷技艺的独特个性,提出“活态保护”方法,最大限度地传承传统陶瓷技艺。“活态流变性”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非遗手工技艺特征之一,使传统文化以活态化的保护方式继续生存、发展并实现其价值,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传承。郭君健从活态保护的视角下研究陶瓷技艺的传承,分析禹州扒村窑技艺传承的现状以及从生产性和传承人两个方面提出活态传承的路径和举措。
借助CiteSpace 图谱的查询功能梳理相关文献,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以及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等数据分析,提出关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五个主要的研究主题:
该主题的关键词是“烧制技艺”“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陶瓷工艺”等,主要是对传统陶瓷技艺的概念解释与分类、工艺价值以及文化属性等进行回流定位,对传统陶瓷技艺的历史与工艺流程,从社会背景、历史成因、工艺发展演变以及技艺特点与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可知,“烧制技艺”是该领域中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并且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最为密切,说明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知识理论基础。作为陶瓷技艺研究的文化载体,对于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理论研究应是学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如郭君健的“活态视角下民间陶瓷技艺传承:以禹州扒村窑为例”一文中,以扒村窑陶瓷的传统制作技艺历史、艺术特色和基本工艺流程为基础,分别从“工艺流程的角度”“施釉的方法”和“知识结构角度”三个方面对扒村窑民间陶瓷工艺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出陶瓷技艺传承具体的实现路径。以传统陶瓷技艺基础理论为载体,分析传统陶瓷技艺现代生存途径,并进一步提出该地域陶瓷的现代化传承方式,是其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该主题研究包括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培养模式和保护路径研究。在非遗传承研究的领域里,最早提出把传承人单独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是200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苑利的“《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一文。2006 年第一批国家非遗公布名录中,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注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也由此开启了国内关于非遗传承人的相关研究。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保护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6]。
作为非遗传统手工艺名录中位居首位的传统陶瓷技艺,对其传承人的研究近几年也崭露头角。但是总体关于其传承人的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研究成果较少,大多是借用非遗大项目中的传承人保护策略一以贯之,缺少对陶瓷技艺传承人保护的针对性和具体应用策略。该领域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陶瓷传承人”“生存状态”“培养模式”等。吴岳军在“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一文中提到,陶瓷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并提出构建以“现代传承人”为培养目标的“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从开发适用于传承人的课程体系和提升教学团队传承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对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与重视,有利于推动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也为现代工业化冲击下陶瓷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批创新型实践人才。工艺美术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艺术类院校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对于传统技艺无人继承的问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陶瓷技艺也得以薪火相传。传承人是活态的灵魂,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研究是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应有之义。
通过分析知识图谱可知,关于陶瓷技艺传承存在大量关于其传承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主要基于三个维度:以分析陶瓷技艺传承的现状与困境为基础,以研究现代工业化背景下传统陶瓷技艺发展生产与传承的新路径为中介,从国家政策的相关扶持、社会组织团体、高校的重点关注、现代化手段的介入等角度展开,最终实现传统陶瓷技艺传承模式的活化与创新。该领域的关键词是“传承保护路径”“数字化保护”“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现代学徒制的传承”等。陶瓷制作和烧制技艺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如柳编、纺织技艺不同,从原料选择、拉胚成型工艺、烧制工艺、上釉色彩、刻画工艺到装饰纹样等都有鲜明的特征,其传承模式也要因势利导,在工艺传承上,既要传承其技术思维的科学合理性,更要把握对其文化内涵的生动传达。
其中关于现代学徒制的传承模式就是从现代教育的层面来分析陶瓷技艺传承。21 世纪初我国传统陶瓷技艺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其古老的父传子、母传女、师傅传徒弟的静态承传方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模式,限制了陶瓷技艺的传承发展,造成陶瓷技艺向现代化转型的困难。通过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为陶瓷技艺传承发展提供现代化人才。从数字化保护模式来看,学术界也认为数字技术作为技术手段介入非遗保护,在信息的采集、存储、保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7]。综上所述,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为传统陶瓷技艺传承模式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较少关注陶瓷技艺传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今后应进一步挖掘传承模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传统陶瓷技艺传承模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学术建构。
该主题的关键词为“景德镇”“耀州窑”“湖南陶瓷”“醴陵陶瓷”“龙泉青瓷”“江苏陶瓷”等。此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陶瓷技艺、某地域的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的研究。在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中“景德镇”的出现频次最高,属于第一研究层次,其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势。景德镇作为曾经世界的制瓷中心,世界最著名的瓷都,其精湛的陶瓷手工艺使得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优质陶瓷的代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故而对于其技艺的相关学术研究骈兴错出。位于我国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的“耀州窑”,创烧与唐代,兴与宋代,其精湛的刻花烧制技艺是陕西省最早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之一,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18],故而其技艺研究以地域为中心展开。耀州窑的研究主体主要是陕西高校学者或社会评论家等。“龙泉青瓷”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的陶瓷之一,传统上分为“哥窑”和“弟窑”[19]。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的历史,主要研究主体分布在浙江省,包括高校学者以及艺术研究者,以地域性的显著特征为研究主体。以上对于地域性陶瓷技艺传承的研究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多研究正是由于地域性的限制,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且研究偏向理论化,实证研究、田野调查相对较少。
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为“艺术人类学”“全球化视域”“人类学”“生态学”“文化传承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等。此领域主要是关注学科交叉,拓宽研究视野的问题。从不同的学科如艺术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角度去分析,引用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基础,从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去扩展陶瓷技艺传承发展研究范畴,创新传承策略,从多个维度去探讨陶瓷技艺传承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方李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传统技艺和社会发展,以及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去分析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问题。
传统陶瓷技艺不仅是艺术领域的内容,更蕴涵着深层次的民族历史文化烙印,是地方性文化隐性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中仅有单一的艺术学研究,研究者很难得出创新性结论。故日后学者进行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研究,要注重学科内外空间的交叉融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在地域性研究中,利用地理学科GIS 系统对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分布地域进行研究[20]。将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引入陶瓷技艺的传承研究体系,为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和耳目一新的前沿观点,打破传统的研究范式,进入一个多维度的研究中。
以2008 年至2021 年CNKI 中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文献为样本数据,利用CiteSapce 软件制作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等图谱,对其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传统陶瓷的传承研究主要以地域性为主导因素,研究集中在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陶瓷技艺传承上,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也以地域为中心发散。地域之间的联系合作相对较少,独立性较强,且该领域的发展与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与地区发展呈正比。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理论研究机构主要以实业教育的艺术职业技术院校为主,还有一些艺术类院校或高校的艺术专业研究者,专注传统陶瓷技艺传承模式和传承人的培养研究。
第二,陶瓷技艺传承研究逐渐趋向于多维度、多层次、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多种学科理论或文化视域下的研究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然而对于新理论介入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给学者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有更全面的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在现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符合发展理念的新传承模式。
第三,从核心作者来看,在外在与内里作用的影响下,学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弱且联系不紧密。吴岳军、李文跃、方李莉、郭俊健、邓举青等几位作者是陶瓷技艺传承领域内的引领者,为陶瓷技艺传承研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核心发文作者主要以独立性研究为主,理论研究的联系相对较少。
第四,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的热点经历初步探索、缓慢发展和稳态发展三个阶段,形成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通过对关键词相关图谱的归纳分析,得出关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五个热点研究主题,分别为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性传承人研究、传承模式研究、地域性研究以及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之下,陶瓷技艺传承遭遇多种困境,其生存状态、传承保护模式和传承人青黄不接等问题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保留我国民族文化精粹,对陶瓷技艺传承的相关研究正当其时。根据我国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来看,地域资源与文化背景对陶瓷技艺传承发挥积极作用。但正是由于地域性的限制导致技艺传承范围受限。陶瓷技艺传承应打破地域局限性,加强地域之间交流合作。其次,创新技艺传承模式,将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新媒体宣传、现代化生产和文化旅游应用于陶瓷技艺传承中,以现代化方式宣传陶瓷技艺,并且进一步深入陶瓷技艺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运用地理学GIS 系统对不同区位、气候、地理特征的陶瓷技艺传承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从而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框架体系。最后,对于陶瓷技艺传承群体要重点保护,防止出现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局面。同时要结合现代教育的改革创新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提高其对传统陶瓷技艺的自觉保护意识。总之,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领域,才能使我国优秀传统陶瓷技艺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注释:
[1]陈悦等:《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2015 年第2 期,第242-253 页。
[2]汤立许等:《基于CSSCI(2003-2013)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6 年第1 期,第124-135 页。
[3]李杰等:《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6 年。
[4]刘则渊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年。
[5]陈晨等:《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包装工程》2020 年第14 期,第228-234 页。
[6]吴岳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陶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年第6 期,第32-34 页。
[7]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2008 年第6 期,第20-27、205 页。
[8]郭君健:《活态保护视角下民间陶瓷技艺传承: 以禹州扒村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109-113 页。
[9]邓举青等:《“陶都”宜兴传统陶瓷“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美术大观》2020 年第11 期,第131-133 页。
[10]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3 期,第97-109 页。
[11]安际衡:《磁州窑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 年第7 期,第61-62 页。
[12]任华东:《“数”说景德镇陶瓷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 第6 期,第134-137 页。
[13]詹伟:《景德镇手工茶器技艺传承与产业发展研究》,《江苏陶瓷》2014 年第6 期,第5-6 页。
[14]魏姝俊:《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研究》,《现代装饰( 理论)》2014 年第8 期,第222-223 页。
[15]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9 年第4 期,第49-54 页。
[16]苑利:《〈 名录〉 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 年第3 期,第13-18 页。
[17]郭君健:《数字化再现技术在钧窑生产性保护中应用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6 期,第97-103 页。
[18]张小军:《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探析》,《中国民族博览》2018 年第11 期,第1-3 页。
[19]方李莉:《论“非遗传承”与后现代文化模式的再生产》,《人文天下》2015 年第17 期,第40-45 页。
[20]邢文涛:《基于citespace 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武术研究》2020 年第9 期,第107-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