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03-29 10:31聂洪婷翟长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耳乳头状淋巴

聂洪婷,翟长文,林 岚

发生于中耳的肿瘤较少见,其中中耳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又分为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aggressive papillary tumour, APT)及内淋巴囊肿瘤。中耳APT是一种少见肿瘤,又称原发性中耳乳头型腺癌、颞骨APT、乳头状腺瘤(ICD-O编码8260/1)。国内多为个案报道[1-2]。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中耳A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旨在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中耳APT。3例均由两名资深病理医师复阅,复习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罗氏全自动Multimer法,DAB染色,苏木精复染。所用抗体包括CKpan、CK7、CEA、p63、EMA、S-100、TG、TTF-1、CK20、Syn、CgA、CD56、PAX-8、CAIX、vimentin、MUC-1、Ki-67、β-cat,购自上海基因公司或福州迈新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23~63岁。3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2例,右侧1例,均以听力下降就诊。CT示鼓室鼓窦及外耳道深部软组织占位(图1),咽鼓管区软组织占位,可有骨质破坏(表1)。

表1 3例中耳APT患者的临床资料

图1 CT示左侧外耳道深部、鼓室鼓窦软组织占位

2.2 眼观灰白、灰红色碎组织,大小0.5 cm×0.4 cm×0.4 cm~1.5 cm×1.0 cm×0.5 cm,质地中等,部分呈乳头状。

2.3 镜检肿瘤呈复杂的指状乳头状腺样结构排列(图2),部分区域呈筛状结构或出现腺体“背靠背”现象(图3),乳头状/腺样结构疏松地排列于纤维结缔组织中,由外层连续/不连续的基底细胞及内层柱状/立方上皮构成,内层细胞富含黏液,形态类似杯状细胞(图4),细胞较一致、可见核仁、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未见明确坏死及核分裂。

2.4 免疫表型3例CKpan、CK7、EMA和CEA均阳性,外层基底细胞p63阳性(图5)、内层细胞腔缘MUC-1阳性(图6),例2 S-100阳性,β-cat胞膜阳性;Syn、CgA、TTF-1、TG、CD56、vimentin、CK20、CAIX和PAX-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例1灶区较高(20%);例2和例3较低(<5%)。

2.5 治疗及预后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1例患者术后复发3次,分别于术后第3、8、9年复发。目前3例均无瘤生存。

3 讨论

中耳肿瘤比较少见[3],关于中耳乳头状肿瘤的组织学及命名一直存在争议。Gaffey等[4]、Tysome等[5]和Schick等[6]报道了中耳APT,有学者认为中耳APT起源于内淋巴囊[7],有学者[8]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APT起源于中耳黏膜或内淋巴囊。最新文献报道[9]中耳可发生与APT及内淋巴囊肿瘤不同的乳头状-囊样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文中介绍了两种独特的乳头状-囊样肿瘤,一种肿瘤形态类似于鼻腔的嗜酸性Schneiderian乳头状瘤/胰腺嗜酸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基底细胞p63阳性,但肿瘤CAIX及PAX-8阴性;另一种肿瘤呈乳头状-囊样排列,形态类似胰腺胃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但缺乏卵巢样间质,p63示基底层衬覆不连续的基底细胞。本文报道3例中耳具有乳头状-囊样结构的肿瘤,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

3.1 临床特征原发性中耳AP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既往报道女性多见,患者就诊时常伴有数年的临床症状。临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15%病例并发于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病)。影像学提示中耳软组织占位,可侵犯外耳道。本组女性2例,男性1例,均因听力下降就诊,均为单侧发病,左侧2例,右侧1例。影像学提示外耳道深部、鼓室、咽鼓管区软组织占位,可伴骨质破坏。

3.2 病理特征眼观:肿瘤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部分呈乳头状。镜检:肿瘤呈乳头状腺样排列,乳头被覆于纤维结缔组织上/浸润其间。肿瘤组织呈复杂的指状乳头状腺样结构排列,并浸润于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中,乳头状腺样结构由内层柱状/立方细胞及外层连续或不连续的基底细胞构成,细胞较一致,富含黏液,类似杯状细胞。其中例2复发3次的肿瘤异质性并未增加,形态学均类似。部分文献显示APT中可见甲状腺样区域,类似内淋巴囊肿瘤。目前研究发现内淋巴囊肿瘤CAIX及PAX-8阳性[10],APT中未发现CAIX及PAX-8阳性。学者们对APT的起源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大多数研究支持APT起源于内淋巴囊。对我院既往诊断为内淋巴囊肿瘤进行PAX-8及CAIX染色,发现所有病例CAIX及PAX-8均阳性,而本组3例CAIX及PAX-8均阴性,两者形态学特征亦有较大差别。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pan、CK7、CEA、EMA阳性,部分病例S-100阳性,内层细胞腔缘MUC-1阳性,β-cat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外层基底细胞p63阳性,Syn、CgA、CD56、TTF-1及TG等均阴性。例1肿瘤组织灶区增殖指数较高,可达20%,是否与其特殊的病理学形态有关尚不清楚,需积累大样本肿瘤进行深入分析。

3.3 鉴别诊断(1)脉络丛乳头状肿瘤:肿瘤呈乳头状结构排列,由单层立方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围绕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分化较好,异型性小,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S-100、GFAP等阳性。(2)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呈乳头状,核呈毛玻璃样排列,可见核沟、核仁,伴钙化,免疫组化标记TTF-1、TG等阳性。(3)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肺腺癌等:肾透明细胞癌免疫组化标记CD10、vimentin、PAX-8等阳性;转移性肺腺癌免疫组化标记NapsinA及TTF-1等阳性。(4)中耳腺瘤:组织学形态常呈腺管样或梁索样结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CD56等阳性。

3.4 治疗及预后APT是中耳比较少见的一种肿瘤,目前治疗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鉴于其解剖部位的复杂性,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术后可辅助放疗。对于复发患者仍可再次选择手术切除。本组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后复发3次,分别于术后3、8、9年复发,复发后仍选取手术切除,目前3例患者均无瘤生存。

总之,中耳APT的临床发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及复发性,术后应密切随访。

猜你喜欢
中耳乳头状淋巴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6件事护好脆弱的淋巴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结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意义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耳朵里的定时炸弹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报告及病理分析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