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古建筑的美
——以晋祠关帝庙为例

2022-03-29 06:50撰文
炎黄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撰文/郝 彪

古建筑养护现状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辛苦建筑了很多巧夺天工的建筑。随着时代不断推移,这些古建筑都失去往日的光彩,但是依然体现出了历史价值和历史文化,让我们对古代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了维护和修复古建筑,我们总结和学习了很多方法,文章举例阐述一些观点。

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要求尽量看不出修缮痕迹。由于我国古建筑修缮方式具有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修缮方式:根据之前古建筑颜色进行修缮,将古建筑的颜色、纹路、质感进行还原,让人很难分辨出真假;通过将修缮部分标注出来,不对其进行还原处理,让人们能一眼看出修缮后和古建筑原来的区别,将古建筑物和现代修缮技术相对比。不同修缮人员对于古建筑修缮理解不同,使用的修缮方式也不同。

古建筑文物修缮应遵循的原则

遵循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要以文物保护的特殊性为基础,严格遵守文物原状规定,不得随意更改。由于文物本身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等特点。相关人员在修缮时,不能为了满足现代人们需求,随意改变古建筑物的原本面貌,要针对古建筑原本面貌进行修复,降低更换范围和更换次数。并且修缮人员在修缮以前,要对现场古建筑文物现状进行仔细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对古建筑外貌进行描绘,可以将3D 打印技术融入到古建筑修缮当中,构建古建筑模型,将修复模型和修缮方式上报给有关部门,通过审核后再进行修缮。

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传统建筑维修有较大区别,至今为止还未有相关的借鉴经验,只能凭借修缮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实施。将工作具体要求和古建筑具体情况结合,才能让修缮工作有序实施。但由于文物修缮工作在我国运行时间较短,修缮工作人员水平差距较大,很多修缮人员对修缮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修缮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修缮人员能够认清修缮工作对古文物的重要性,将古建筑文物修缮原则贯彻到底,加强修缮部门人员对工艺的深入了解,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修缮工作进行指导,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时,让技术人员先做技术示范,出具修缮样板,从而落实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

做好修缮记录和查阅工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古建筑文物保护施工步骤较多,需要做好古建筑文物修缮记录工作,这对保护文物修缮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部分。如果修缮记录存在错误,会给整个修缮工作带来巨大损失。比如,在针对新遗址文物保护过程中,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修复,根据其他现存的遗址文物推算出新遗址大概面貌,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尽量让文物展现出原有的历史文化。修缮古建筑记录通常采用绘画、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对某些被损坏部位进行详细记录,按照损坏情况对其进行判定。比如,当古建筑出现腐蚀、脱落、裂痕等现象时,修缮人员要严格按照古建筑原有情况来进行记录,尽量多查阅古代书籍,完善古建筑的详细情况,确定古建筑修缮方向和修缮方式,给修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在我国古代建筑保护和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保护存在意识的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我国人口数据较多,人们的性格态度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人对于政府开展的保护古建筑文物为主体的活动存在忽视;部分人在金钱的引诱下,不遵守文物相关法律法规,大量拆除古建筑文物,这些不恰当行为导致古建筑文物受到严重损害;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大量人们将旅游作为一种度假方式,大部分地区将古建筑改为旅游景点,并且由于缺乏限制措施,导致旅游景点的人数往往会超出古建筑承受能力,从而对古建筑造成严重伤害。

古建筑文物修缮方式有待提高。古建筑文物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历经沧桑,很容易出现破损现象(见图1)。并且伴随着旅游行业和现代文化不断发展,导致大量古建筑文物受到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要采取专业修缮措施。但由于现代建筑和古建筑建设风格和建设方式完全不同,导致我国古建筑修缮方式十分缺乏,很多建筑队伍都不了解古建筑结构,对其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无法理解,如果盲目进行修缮,会给古建筑完整性造成巨大影响(见图2)。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在逐渐完善古建筑科学的修缮方式,但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给修缮工期和建立专业修缮队伍产生严重阻碍。例如,位于晋祠的关帝庙,此建筑主轴线的北侧为昊天神祠,坐北朝南,单檐悬山顶。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修缮方式不妥善,导致屋面瓦件松动、脱节、残破,并且檐头构件有所缺失;尤其是后坡筒瓦表面大面积呈现细小蜂窝状;瓦件脱节处宽达20 ~40 毫米,(见图3)。

图1 古建筑破损现象

图2 有序修缮古建筑

图3 关帝庙屋面瓦件破损情况

缺少文物保护制度。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古建筑属于较为特殊的类型,其他文物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在专业工作人员的保护下妥善安置。但古建筑物的体型过于庞大,无法实现这样的保护措施,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所以古建筑文物类型涉及的修缮工艺十分复杂,且本身拥有极其特殊的含义,给修缮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再加上我国的传统修缮技术传承,大部分都是采用家族传承,从不对外,导致很多传统修缮工艺濒临失传,给我国古建筑文物修缮工作带来巨大阻碍。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社区悬瓮山麓,距离市区25 公里,由于当地环境恶劣,长期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降雨量较多,缺乏文物保护制度,导致晋祠内部梁架严重变形。用肉眼观察,可以看到屋架整体向西北倾侧。经过勘测:北次间六架梁上西侧瓜柱柱头向西北倾45 毫米;东侧瓜柱上随檩枋拉开70 毫米,金檩拉开40 毫米,角梁后尾已经断掉。 明间北缝六架梁上东侧瓜柱头向南倾50毫米;明间北缝四架梁上脊瓜柱头向南倾30 毫米。西南外八棱角柱向前(西)倾40 毫米;东南外八棱角柱上后檐檩与柱底相对前倾90 毫米,柱头上顶的垂莲柱已经弯曲变形。柱头与柱底相对后倾(向东)60 毫米(见图4)。

图4 晋祠梁架损坏图

古建筑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投入经费存在较大缺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国家财务在文物保护当中的经费和文物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对古建筑文物保护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国家政府方面逐渐加大对古建筑文物资金投入,但由于需要修缮的古文物较多,修缮工作比较繁重,国家财政投入方面未能满足实际修缮工作需求,很多项目都缺乏后续支持;由于保护经费范围优先,国内文物保护经济主要存在于国家级和省级古建筑文物保护,此范围外的文物保护需要用到的费用并不是完全由政府承担。

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措施

控制古建筑旅游人流量,提高人们对古建筑保护意识。想要促进我国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要从提高人们古建筑保护意识出发,政府部门要加强古建筑保护宣传,让人们明白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全面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将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创建文物保护宣传短视频,介绍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背景,让人们在关注和欣赏过程中,提高保护意识。要控制旅游人流量,提高古建筑保护效率。根据我国旅游承载规范和古建筑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旅游承载量,避免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规定每日人流量不得超过人数,瞬间人流量,一旦超过规定数字,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要暂停售检票,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完善古建筑保护和修缮方法。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当木构建部位损坏时,应该确保木柱墩搭接长度是柱直径2 ~3 倍。接头中心线要和圆柱中心线成一条直线,接缝处要连接严密。严禁将没有加固改正部件和损坏部件应用于古建筑修缮工作。当需要使用原有部件时,要严格按照原有受力方向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不能出现错位情况。在对古建筑屋面进行日常维护时,要将屋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再将已损坏部位进行修复,一旦发现屋顶瓦片有破损情况,应当一定时间更换新瓦片,瓦垄处需要使用干净水冲洗,确保瓦脊和瓦垄处的干净和整洁,两者连接处,不能出现明显高低不平的情况,整个屋面浆色必须保持均匀,墙面抹灰要确保扎牢,防止出现虚软和裂缝等现象。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