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复杂环境波传播散射开拓者 铸无线电物理和电磁场强国梦

2022-03-29 11:16蔡巧玉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磁环境目标

蔡巧玉 王 军

科技类媒体的记者们都清楚,要想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郭立新进行一次专访报道,难度系数颇高。其实,找到他并不难。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郭立新的作息如出一辙。只要不出差、不开会、不上课,他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开始工作,中午12:30吃饭午休一会儿,再继续干到晚上7:30离开实验室,回家吃个晚饭再返回来工作到0点左右,这就是他的一贯日常。

这是一个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中年人,拥有那个时代难以磨灭的底色,不张扬且忌浮夸。郭立新把认真做事、谦虚低调视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修养和素质。在过往的近30年时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原“973”课题、原“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大小小40余个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他带领着团队瞄准目标和粗糙面散射国际前沿问题及国家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领域需求,在目标与地海环境散射特性等基础理论和国防应用研究方面为国家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具有非凡价值。然而这一切成绩在他的言语中,也不过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在采访过程中,郭立新不止一次给记者打起“退堂鼓”,抱歉“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可以聊”,即便他伴随着中国目标及环境电波传播与电磁散射研究技术的同步成长,用亲身经历推动着我国这一领域由弱及强的整个征程,已经成为国内这一学科当之无愧的带头人多年,但他依然把自己视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和人民教师,“不管是科研探索也好,教书育人也好,也无论获不获奖,出不出名,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需要开展的攻关,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怀揣着一个“无线电物理和电磁场强国梦”,不断追求科研上的创新和突破才是郭立新从始至终最为看重的事。

一路向前

1986年,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郭立新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物理教育,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当时物理基础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尤其是基础物理中的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为我后面做好科研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郭立新回忆道。

本科4年下来的综合成绩,郭立新在整个物理系排名第一。他的优异表现,被西电当时的副校长、我国电波传播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王一平教授看中。当时还兼任着物理系主任的王一平,破格将郭立新引入西电攻读硕士研究生,由此一举改变了郭立新的人生轨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刚刚度过90岁生日。其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经过长征到了延安,又到了张家口,1958年来到西安,1988年改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因为这一段光荣的历史,加之本身是中国最早的兩所国防工业重点军事院校之一,每位西电的老师和学子血液里都蕴藏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身上都肩负着为国铸剑的强军使命,郭立新自然也不例外。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郭立新遇到了自己的导师吴振森教授,被他称为是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当时,每个老师只带一个研究生,吴老师手把手地指导我。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包括科研方向的把握、做科研的方法和科研团队的建设,特别是老一辈学者做事情的认真和执着。”郭立新如是说。

当然,困难总是时时刻刻存在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跨专业带来的知识鸿沟,从物理教育到复杂环境电波传播与电磁散射,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恶补的功课非常多。首当其冲是编程,“我在师大没学过编程,欠缺计算机能力,就必须得利用业余时间把这部分内容从零开始补上来,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倍努力。”郭立新选择了最“笨”的方式,比如坚持每天早上最早到实验室,晚上最晚才离开,这样在实验室里的时间至少在14个小时以上。但是当时的硬件条件实在艰难,一个实验室里也只有一台286电脑,大家要轮流使用,人歇机器不歇。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这些“功课”大多是郭立新在人家午休吃饭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完成的。其他稍有空闲又上不了机的时间,他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里去翻阅资料。郭立新这种看上去“结硬寨,打呆仗”的“笨”方法却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团队中进步最大、成长最快的学生之一。

第二学期的下半段开始,郭立新就可以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了。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参加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有关随机介质中的分形散射。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国内首次将分形用于目标与背景散射,与传统的欧氏几何数学手段相比,它的优势非常明显,特别适合于具有一定统计规律的随机介质描述和模拟。

吴振森教授把这一重任压在了郭立新的肩上。一切要从一张白纸开始,那时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并不发达,没有及时更新的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只能去图书馆淘书手检,查阅文献,寻找思路。“吴老师生活上非常随和,但在做学问时非常认真和严格。”郭立新回忆那段时期,他经常和吴振森在实验室里讨论问题,往往师生二人讨论完毕一出门,才发现办公楼里一片漆黑寂静,原来已经将近凌晨了。

就这样在郭立新不懈的努力下,夜熬了一宿又一宿,资料查找了一部又一部,方法摸索了一遍又一遍,他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思路越来越清晰。郭立新在“随机介质分形散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维随机分形曲线的分维估计方法——局部方差累积法,发表的相关论文被国内有关分形书籍所引用,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对随机分形粗糙表面模型和分形湍流大气电磁散射特性做了详细分析,获得了散射场波峰拟合线的斜率与分维满足线性关系这一重要规律,为有关部门雷达杂波特性研究和工程统计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其成果既可用于粗糙面重建的逆散射问题,也可以此来进行粗糙表面的分类、遥感和地海杂波散射分析,该研究当时在国内外还未见有类似报道,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5年,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230研究所的邀请,郭立新作为主要成员同吴振森一起赴法,参加中法科技合作项目“多相流中非球形粒子的测量”,利用对方的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合作研究。这是郭立新第一次走出国门,在法国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和吴老师并没有抽出时间泡在咖啡馆里或者到海边走一走,也没有闲暇去听一幕歌剧或者看一场足球比赛。他把勤奋和坚韧带到了法兰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针对法国人解决不了的具体问题,争分夺秒地努力思考并编程计算。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他们出色地完成项目的所有要求,并且和法国人的测量结果一一匹配,一举扩展了多层球/柱电磁散射的计算范围,可计算的尺寸参数比国外的方法要大3~4个量级,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曾解决的大尺寸粒子散射计算收敛性和稳定性问题。吴振森和郭立新这种做事投入、迅速而且准确的科研性格得到了当时合作的法国团队的高度赞赏,为后面继续开展的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3月,郭立新又受韩国国立庆北大学的邀请专门从事“复杂背景的电磁散射计算”博士后研究工作。和在法国时的兢兢业业一样,在韩国做研究期间,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都是最早到达和最后离开实验室的那个人。一年时间里,他在前人研究简单金属目标与背景散射基础上,解决了介质目标和复杂介质背景复合散射中的耦合散射分析与快速数值计算的部分关键问题,赢得了国际同行对于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尊重。

从20世纪90年代,到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强国的差距从“望其项背”走到“同台竞技”,郭立新也越来越感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与围剿。作为突围者,他亲历了中国科技界自立自强的全过程。“去法国也好,到韩国也好,我有一个感受,我们中国人勤奋扎实,而且脑子不笨,我们要有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在这条道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一定可以成为领跑者!”

正是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历程促进了郭立新的快速成长。1998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并被确定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首批学术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时他只有34岁,这在当时是一个可以写进西电校史纪录的数字。

为国解忧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鼓励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先进国防科技书写在祖国的尖端武器装备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创建中。郭立新对此深以为然:“长久以来,我和团队做科研,一直是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国家有什么需求、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去做什么、就去解决什么!”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应用到祖国的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装备研制领域,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而被称为第五维空间的电磁空间,更以其对军队战斗力提升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成为世界各国不惜下大力气角逐的军事科技制高点之一。信息化时代,电磁波承载亿万信息,已渗透至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影响世界和战争胜负的关键。搞清楚有关环境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的机理,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频谱变得可见、可控、可用,让复杂电磁环境变得不再复杂,就显得至关重要。

许多专家预言:“未来战争,谁善于控制、驾驭和运用电磁频谱,谁就能赢得战争主动权。”技术一旦受制于人,国防安全和技术革新必将遭遇掣肘。郭立新和学院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到了肩上那越来越沉重的责任——军队跨越式发展呼唤科研领域的创新与跨越。

“我的主要工作是陆海空天等复杂环境中的电磁(光)波传播与散射研究。探测平静海面上的舰船目标,准确率一般是比较高的,但是一旦在恶劣环境下,比如海上有较大风浪起伏,就会引起海杂波出现,再包括空间环境的因素——雨、雪、雾,对各类电磁波的频段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探测识别率就会降低。目前的高端装备——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同时融合了航天和航空的诸多前沿技术,被世界军事界认为是下一代战略空军的“撒手锏”技术,飞行器高速运动时产生等离子体鞘套,电波与其作用机理不明,目标特性不清,影响通信、导航和雷达探测,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实验测量方面,国际上尚无大的研究进展。”郭立新举例描述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复杂环境目标探测时,我要做到消除环境对电波传播及散射的影响,让我们的雷达能看得见、看得准,而且要打得准。另外在复杂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通信可能受到影响通不了,我要保障它能通得了、通得好。”

预警机是指拥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被称为“空中堡垒”,实际上它是把预警雷达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设备搬到高空。但是,预警机要在高空斜视地往下看,越往远看,仰角就越低。低仰角覆盖面积大,但同时计算量就更大,要求也更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效率都是瓶颈问题。“如果前面的地海面几何建模都建不准,你后面干什么事就都对不了!”郭立新如此解释。

关于下视高海情低仰角地海杂波建模问题,国内外一直未给出较好的解决办法,美国在此领域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当我国雷达专家咨询有关杂波问题时,对方从来都是“无可奉告”。这成为横亘在中国电磁波物理科研工作者身前的一条鸿沟,但是郭立新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常为自己和团队成员们鼓劲,坚信这种困境反而能激发出中国人的斗志和创造力。

针对国家的这一迫切需求,郭立新经过反复攻关,结合实测和地海谱模型建立了地海确定性几何模型,利用粗糙地海面散射的快速多极子方法和修正基尔霍夫近似,克服了目前低仰角海面散射系数及相位信息的计算困难,提取了低仰角海面散射场,解决了低仰角、大粗糙度地海面电磁散射理论建模和地海杂波快速准确建模关键难题,突破了我国大区域高海情高分辨海杂波建模和应用部分瓶颈。有别于传统经验模型,实现了复杂海况下多尺度海面及多类型地物背景电磁散射机理的准确表征,为复杂地海环境通信信道建模、雷达探测和信号处理提供了基于物理层面的确定性散射和传播模型,构建起了地海面电磁散射、电波传播基础理论计算与通信及雷达信号处理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粗糙面电磁散射有关成果已用于形成国家电磁代码,作为国家粗糙面散射的标准之一,确立了在复杂地海环境电磁散射特性研究领域国内的领先地位。

面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高分辨地海环境及目标探测和国家海洋安全需求,以期提高装备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可靠性,近年来郭立新围绕国际上大尺寸粗糙地海面与目标耦合散射计算困难,又在随机粗糙面和目标复合电磁散射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针对电大尺寸地海环境、无源干扰环境与目标仿真的计算瓶颈及试验校验难以开展等问题,基于半确定面元结合弹跳射线法、高低频混合方法、矢量辐射输运理论等并借助OpenMP、CUDA等并行加速关键技术,解决了低仰角、高海情海杂波准确建模和目标环境耦合散射计算困难,研制出地海环境下目标远、近场电磁散射特性建模软件,能够实现大场景地海背景与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快速计算。他所带领的团队还将电磁散射与传统雷达成像有机结合,将电磁计算结果用于SAR信号处理,能够较为准确高效地生成地海場景信号级回波和地海面中目标SAR图像数据,实现了基于电磁散射机理的目标分类识别与特征提取,为目标与地海环境宽带/超宽带雷达回波生成和特征提取及我国高分辨雷达成像、制导引信一体新型探测器等研制提供基础。

郭立新还将探测器、目标及地海环境、人工干扰环境结合在一起开展散射研究,他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汇刊和《中国光学快报》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广义前后向方法,有效解决了考虑耦合效应时粗糙面上下方存在多个目标时的复合散射计算难题,为相关部门某接收系统动态范围和灵敏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动态海面舰船目标及干扰复合场景电磁散射模型,揭示了海面、舰船目标与无源干扰之间复杂的电磁耦合机理,并对舰载平台下无源干扰进行综合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为提升实际复杂海洋环境下舰船目标探测、识别精度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他还重点开展了复杂地海环境中电波传播与散射逆问题研究。结合人工智能,选择合适的反演方法,准确、高效地对地海环境参数及其上下方目标参数等进行反演。基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散射建模结果从微波散射层与视觉层开展目标分类识别方法研究,构建了目标图像分类识别网络以及多特征融合的目标分类识别网络,研究成果对目标探测识别、装备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导航定位、信息传输以及目标探测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郭立新又率领团队率先将湍流分形相位屏方法推广到高超声速流场,重点考虑了时变效应、烧蚀效应、湍流效应和极化效应等因素影响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流场中分形相位屏对电磁波的衍射效应,揭示了传播机理。结合该理论基础,搭建了等离子体鞘套电磁特性地面实验测量系统,解决了等离子体鞘套流场尺度与电磁场方程计算网格的耦合问题,建立了经过校验的多因素耦合下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鞘套电波传播模型及组合体鞘套目标的高精度电磁散射模型。流场仿真数据与电磁散射仿真平台的标准化接口及相关电磁散射算法已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相关研究所的有关项目研制中,为飞行器通信设计和仿真实验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并为我国高超声速目标“破黑障”“反隐身”提供了理论支撑。

“我们算得准了,国家就不需要出海、上天去做那么多的试验。出一趟海、上一次天花费的代价非常高。只要我们算得准,就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了,这也是为国家节约资源和成本。”郭立新时常感慨,“科技工作者需要有社會责任感,要怀着利国利民的情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研发和试验,做出一流的成果,解决国家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的工作成果不像有些领域能看到造出来的卫星、飞机或材料、器件,但这些型号产品的有效可靠工作少不了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做支撑,我们有责任去做好前端基础和应用基础工作。”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这些年来,郭立新拼命工作,倾注了所有心血,为的就是将自己一生所学植根于祖国的土壤之中,让电波传播与电磁散射科学与技术能早日在中国的电子信息疆域里茁壮发展起来。

薪火相传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郭立新自然懂得团队的力量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始终是他坚持的原则。作为一名电磁场领域卓越的技术专家,郭立新一直注重对后辈人才的培养,甘做提携后人的铺路石和领路人。过去的29年里,除了出国的一两年时间以外,他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从没停过,便是明例。

作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和学校评选出来的“我最喜爱的老师”,郭立新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他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点,精心编写教案,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我们这个领域的课程基础性和理论性很强,电磁场本身不好想象,这无疑增加了授课的难度,我将最新国家需求和科研成果随时融入教学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郭立新深知学生难在哪儿,想办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课程的魅力。

站在讲台上的郭立新,不再是那个低调慎言、沉默是金的人,相反,他变得长袖善舞、口齿伶俐、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常常将枯燥的图表、数字讲得通俗易懂。自然界飘散的烟雾、蒸米饭时的气泡分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细节场景都被他绘声绘色地编入到了案例当中。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总能体会到一些新颖的奇思妙想。

每年新生的开学第一课,郭立新总是对年轻的学子们推心置腹,他要求大家做到“三颗心”:第一个是信心,科研贵在坚持和创新,端正科研态度并建立兴趣,看准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不要被外界的各类浮躁因素所左右;第二个要用心,迎难而上,搞清楚学什么,进而做出自己的学术特色;第三个则是恒心,要学习总结工作方法,知道怎么学。刚开始总会碰到很多瓶颈、很多障碍,会过一段苦日子,但是持之以恒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阅读和交流可以促使自己不断思考,提升创新能力。”郭立新指出,创新的前提,就是要勤思考。如果对一个问题穷于思考,创新就无从谈起。只有大量阅读、勤于思考,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一流的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沉淀。“记得当年写硕士论文,学校附近没有打印店,吴老师愣是跟我走了好长一段路,在打印店现场逐字逐句地审我的论文,一个公式、标点都不放过。”郭立新回忆起这些片断时仍然禁不住地感叹。如今,恩师学术严谨的作风被他传承了下来,他所带的学生发表文章或撰写技术报告请他把关时,他也总是不厌其烦,逐字逐句推敲。每一次当学生从郭立新手里拿回自己的文章时,都会发现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从观点、公式到表格、数据,几乎每一页都有增减和修改。

郭立新对于自己团队年轻人的培养费尽了心血,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他坚持年轻人要到国际舞台上接受锤炼,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闭门造车只会穷途末路,所以要主动不断突破自己,做出高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只要条件允许,郭立新都鼓励学生走出去,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但是有一个要求,学生从投稿到办理出国手续到准备会议报告都要亲力亲为,为的就是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出了校门就是国门。”这是当年保铮老校长时常叮嘱郭立新的一句话,现在已经成了郭立新团队的自省名言,写在每一名成员的心上。郭立新经常要求年轻人做科研工作不能只盯着国内,立足点一定要更高,要及时关注国外的研究趋势和动态,向国际上最顶尖的研究人员或小组看齐。

2013年,郭立新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他被任命为当时新组建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登上了更大层面的平台,也让他平添了几分压力和忧患意识。新学院成立伊始,他就提出了加强物理学科与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有机融合,加强物理学与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过去做科研就是自己天天泡在实验室,一蹲一天,别的不用想。在那之后不一样了,要有更多的定位、安排、协调和管理的工作,要为学科发展把握方向,要为人才培养做好服务。身为团队的领头人之一,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顶得住压力,知道带领团队向哪个方向走。”郭立新如是说。

同时,郭立新还是国家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复杂电磁环境与天线微波系统”负责人之一,还是陕西省无线电物理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部级无线电物理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成立于1999年的“复杂地物环境电波传播与散射团队”于2014年成功获批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8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这支团队已经深深刻上了郭立新“认真做事、谦虚低调”的科研烙印。目前团队已形成了复杂环境及目标电磁散射、随机介质中的电波传播、天线与电磁新材料设计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小组,在IEEE Trans. GRS、 IEEE Trans.AP、 Optics Express、Phys.Review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从最初的单枪匹马、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兵强马壮、意气风发,郭立新带领着这个快速成长的团队,驶入了科研高速路。择己所长,择国所需。这些年来,团队针对高分辨地海探测、国家海洋安全和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特性等重点领域需求,围绕地海环境电波传播与散射、等离子体电磁特性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地海面电波传播及目标复合电磁散射、高超声速目标散射理论与方法,突破了高分辨、高海情、强耦合作用等瓶颈问题与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星(机、舰)载雷达对地海探测、目标识别跟踪、超视距雷达探测等重大国防装备中。

郭立新的“严格”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素养,而在这份严格的背后,郭立新也有着温和与坦诚的一面。他喜欢走到年轻一代中间去,完全没有年龄和職位上的架子。闲时,大家一起跋山涉水,逢年过节一起包饺子,天南地北地聊一聊,郭立新会给他们一些建议,顺便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智慧和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

“青年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被一些浮躁的社会现象所迷惑。”

“厚积而薄发,你们每天能保证起码的12小时工作吗?”

“有为才有位,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

…………

“任何一个导师都希望能以自己的学生为骄傲。”令郭立新感到欣慰的是,团队里一批年轻人在这样的关怀和鞭策过程中成长起来。如今,郭立新桃李遍天下,截至目前已培养出39名博士研究生与126名硕士研究生。他的学生们,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机关,以及华为、爱立信这样的科技企业中,目前都已成为行业中的骨干人才,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跟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我也永远年轻。虽然今年都50多岁了,我感觉自己身上还有着那种朝气。”郭立新笑着透露出自己的“私心”,同时内心深处也规划着未来要完成的目标,“我还有两块‘心病’,一个是要把我们复杂环境电磁波实验室真正建起来,当年我们那一代科研工作者深受实验室一穷二白之苦,绝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有同样的困局;另一个是要把国外对我们‘卡脖子’的目标与复杂环境光电传播与散射工业软件做好,拥有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这一领域的自立自强。”

星辰大海,向梦而生。郭立新的人生历程一直与国家发展目标及环境电磁散射、电波传播研究技术同频共振,在百废待兴中坚定起步,在自立自强中创造辉煌。当记者提出“说几句有分量的话作为采访结尾”时,他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半晌,他摆了摆手:“话说得再漂亮,不如把事情做漂亮。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唯有脚踏实地,做人做事,上要对得起这个国家,下要对得起自己良心。仅此而已。”

(责编:杨思玄)

猜你喜欢
电磁环境目标
军用电磁屏蔽方舱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研究
电磁频谱战在悄然无息中激烈展开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