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琪婷
摘 要:在抗日战争时期,文化战场同军事战场一样重要,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从单纯的喊口号变成通过文学、电影、戏剧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宣传,对抗日战争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化;大众化
一、文化大众化的含义
文化是基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反映,同时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社会政治和经济。一直以来,文化都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个重要战线。文化大众化,在毛泽东看来,“所谓文化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因此,文艺工作者不应存在阶级差异的思想,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毛澤东指出人民大众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强调文化“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同盟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中国近代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中,经历了种种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是无法取得革命胜利的。毛泽东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抗日战争就是一场民族战争,有赖于全体军民的一场战争,并且在具体实践中让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到共同抗日的重要性,而如果离开人民大众,抗日就无法取得最终胜利。马克思曾说过:“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要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抗日时期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性
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抗战,对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文化的大众化局成为其必然途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文化对抗战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937年周恩来在山西群众大会上呼吁:“只有无丝毫迟疑地宣传民众,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起来共同担当华北的持久游击战。首先,应向民众作广泛深入的抗日宣传。”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抗日文化更是一种大众文化,毛泽东同志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到:“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抗日文化大众化,就是将抗日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大众广泛宣传,使得大众能够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所蕴含的道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斗争中去。
三、文化大众化的实践途径
文化源于大众决定了文化必须为大众服务,只有真正做到了文化为大众服务,实现文化大众化,文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在抗战宣传初期,宣传工作十分单一,停留在单纯的喊口号,空谈,不重视实践,严重脱离群众,而当时的群众多数并不识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切合实际的宣传导致宣传未能深入人心,将那些哲学术语,照搬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创作出一些高端的作品,就像在文艺作品中写哲学讲义一般,只强调艺术性,却远离人民群众的生活生活,仍然是“化”不了的,远离了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的深入到工人,农民,士兵中去,不了解群众的语言,这样的文化就没能起到作用。正如同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因此,文化大众化是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进行艺术加工,符合时代和大众的要求。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和抗日根据地,创造出了很多深受民众喜爱并且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作品中反映了战争的情况,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进行革命,激发起了全民族共同抗日的热情。为什么文化大众化要用电影、戏剧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呢?这是因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既带有着生活的普遍性,又有着丰富生动的内容,将人们的生活表现地更加淋漓尽致,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加真实、更加强烈、更加典型、更加有集中性,这样的文化就引起了共鸣。郭沫若认为:“我们的作家都必须生活在大众之中,自身就是大众里的一部分; 而且是大众的文艺上的前锋的一部分,应该同着大众一块儿生活,一块儿斗争,一块儿去提高艺术的水平,应该坚决的反对那些不到大众中去学习,只立在大众之上的自命的‘导师’,坚决反对那些不参加大众的斗争, 只站在大众之外的自觉清高的旁观者!在我们的队伍中,却正有不少拿鹅毛扇的自命导师,正有不少背着双手自命清高的旁观者,在或明或暗的阻止粉我们路线的彻底转变。因此我们还必须同时用自我批判的精神,把这些倾向扫除得干干净净。”当时,另一位左翼文学领导者瞿秋白也认为,“群众比作家更加理解革命,而作家可能因为不理解革命,在文艺形式方面和言语方面不肯向群众去学习,所以无产阶级文学仍然不能影响群众。”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集中在上海等地,开展革命文化活动。他们翻译并出版了大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以鲁迅为旗手,团结进步人士。之后社联、剧联等相继成立。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尤为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左翼文化运动逐渐将重心转向建立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方面,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许多人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文艺界的骨干力量,创作了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在文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艾青《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等鼓舞人心的诗歌,号召广大群众,“用活的语言做民族解放的歌唱”,还有小说散文界取得巨大成就的矛盾、巴金、老舍等。
在这期间,电影工作也取得巨大成就。人民大众不再想看那些封建伦理的影片,要求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政治的影片。在1933年中共地下组织成立了电影小组,而后成立了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一些进步抗日作品。例如《塞上风云》、《长空万里》、《中华儿女》等影片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决心。戏剧也是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具有代表性的《白毛女》,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老百姓对时任民众剧团团长的柯仲平讲:“而今看大戏班的戏, 就看个红火, 娱乐娱乐罢了, 看你们的戏, 教我们娱乐, 还教我们知道打日本的事情, 看你们的戏不止看红火, 还要看个情节。”
抗战歌曲既是民族意识演变的产物, 又是民族意识强化的动力。诚如梁启超所言, “欲改造国民之品质, 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大量的抗战歌曲同样是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之一。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并且组织发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这些抗战歌曲与当地的民歌特色相结合,融入戏曲、歌剧、秧歌等艺术表现形式,把一些政治理念和军民政策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例如东北地区,1938年杨靖宇将军创作了《东北抗日联軍第一路军军歌》,他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上强调民族团结,联合东北地区各族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日。在云南,由冼星海、安娥创作的《六十军军歌》歌颂滇军的英勇精神。这首歌不仅可以激励动员,同时随着悠扬的歌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传遍每个角落。歌曲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以或深沉诉说或慷慨激昂的旋律,或朗朗上口或情感浓厚的歌词,永久的将中华民族这一符号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上。通过教人民大众广为传唱,将抗日救亡的宣传潜移默化地传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了百姓们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军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对之后的抗战胜利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知识分子创办文学期刊,也开始与具体显示的大众抗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以“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为使命的《解放日报》,还有《大众文艺》、《大众生活》等,不仅宣传了抗日,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文风上, 毛泽东同志指出“报纸的文章, ‘短些, 短些, 再短些’是对的, ‘软些, 软些, 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 太硬了人家不爱看, 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 由小到大, 由近讲到远, 引人入胜, 这就很好, 扳起面孔办报纸不好。”中共报刊在此指示下, 一改过去文字干巴枯燥、空发议论、语言贫乏、千篇一律的公式化新闻报道版式, 改以“生动的和大众化的”、“富有感情和煽动性的”。《新华日报》在1942年8月3日以《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为题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1942年11月4日报道了女战士黄君珏喋血太行, 身临重围却搏战数日, 最后弹尽粮绝跳崖自杀的英雄事迹;还报道了外国援华医生白求恩以身殉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山西麻田反“扫荡”作战中壮烈殉国、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在枣宜战役中光荣殉国、率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将领戴安澜壮烈牺牲等事迹。全国闻名的河北沫源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也刊登在《晋察冀日报》头版上。这些英雄壮举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大量民众纷纷投身抗战事业, 积极参军参战。满足了这一时期我们党通过报纸领导、组织、教育和发动群众的政治需要。
四、文化大众化的深层含义
我们所说的大众化并非只是文化通俗易懂,能够让民众明白,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大众而大众化,一味的去迎合大众。张闻天指出,所谓文化大众化,“必须为大众所接受,所把握,必须使新文化适应大众今天的文化水平。在这一含意上的大众化,就包含有把新文化通俗化的意义,但‘通俗化’不是曲解新文化,使新文化庸俗化,而是用比较浅显的表现形式使其为大众所了解。这种通俗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大众停留在今天他们的文化水平,而正是为了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文化作为精神桥梁,绝非是一种单方面的灌输、传播,而是一种相互的精神交往。在抗战阶段,正如毛泽东明确指出“文化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再用提高指导文化普及。”对于文化的大众化宣传中,一方面是文艺工作者真正的融入群众,理解他们的生活、语言等等,创作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大众的素质与水平。
五、文化大众化的意义
文化大众化是旧文化转变为新文化的重要标志,而抗日战争加速了文化大众化的进程。194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指出:“要广泛发展抗日的文化运动,提高抗日人民、抗日军队与抗日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理论水平。没有抗日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以与总的抗日斗争相配合,抗日也是不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多途径、多层次的宣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牢牢把握舆论宣传主阵地,创新和丰富宣传教育载体,用最容易被人民大众接受的方式来组织宣传工作,打动民心,牢牢地抓住了人民群众,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积极参加抗战,壮大抗战力量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抗战过程中,人民群众不但为军队准备御寒衣物,赶制干粮,还为部队送情报,当向导,甚至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抬伤员。各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工作瓦解了敌军,鼓舞了我军士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所以说,文化大众化为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对十四年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化大众化不仅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得大批的知识分子走向农村,投入到战争中去,创作出优秀的抗日作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提高了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也普遍提高,解放思想,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时期文化大众化的宣传经验给今天以很多的启示,为当今宣传工作提供了借鉴。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贯彻群众路线, 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代表,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2][3][4][6][7][1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
[8]寒声.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 [J].北斗 第2卷,1932(03)
[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第2册[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10] 毛泽东选集: 第4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1]陈淑琼.抗战鼙鼓喧天响救亡歌声动地摇——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动员[J].探求,2018(9)
[12]陈灏月,李焱. 试析抗战歌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2)
[13]《解放日报》发刊词,1941年5月16日
[14]匡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报刊宣传工作的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
[15]匡宁.试论抗战时期中共报刊的抗日动员宣传工作[J].党史文苑,2010(02)
[16]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J].中国文化 第1卷,1940(02)
[18]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红岩革命纪念馆编.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 上[M].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