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外联性阅读材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2-03-29 23:52缪雪云
天津教育·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本材料课文

缪雪云

教材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依据,教师要立足文本,挖掘文本中适切的符合学生需要的阅读生长点,引进课外相关内容。首先,可以从课文原著、课文作者、对比阅读、与教材描写方法类似文章等角度巧妙引入外联性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其次,可以从课前引入,唤醒期待;课中引入,指向目标;课尾延伸,迁移应用等方面巧妙引入外联性材料,为学生和文本牵线搭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外联性阅读,取对外联系之意,指的是在课内阅读教学基础,引进课外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知识、经验构建新学习体系,实现阅读的有效延伸、应用语文素养,促整体发展。

一、引入材料,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巧引外联性阅读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一)对课文原著拓展阅读的兴趣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节选或改编自名家名篇。教师可以立足课文特点,链接外联性阅读材料,引领学生“亲近原著”,这既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解读课文,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深入课文,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六年级下册的《鲁滨迅漂流记(节选)》《骑旅行记(节选)》等课文一般都有完整的儿童版名著,课上教师巧妙引入相关材料拓展阅读,再引导学生走进原著,对比阅读。通过链接外引材料让学生走进课文原著,悄无聲息地进入历史的情境中。学生能置身于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中,感受作品中主人公鲜明的性格形象。

(二)对课文作者的拓展阅读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对课文中作者生平及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那么就很难让学生亲近作者,更无法深刻感受文本在特定环境下所表达的那份情思。因此,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思,前提就要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及背景。例如,《穷人》一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杰作。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简介以及他的作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了解,只有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不装饰、不夸张、不理想化、真实客观,才会感受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又如,《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链接鲁迅的生平、简介以及他的相关作品的外联性材料,从而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图,《少年闰土》是《故乡》中的一段插叙,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朴实健康、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与中年闰土有巨大的区别。也让学生懂得鲁迅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对鲁迅的相关作品,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会产生阅读期待。可见,教师立足课文作者,以其为阅读拓展点,通过外联性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以便更清楚、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情思。

(三)对比阅读、拓展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外引阅读材料,将内容或风格等相近或相反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泪”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两个“泪”进行对比,说说分别是为何流泪?这是怎样的泪水?通过对比,一喜一忧的画面跃然纸上,诗人的爱国情怀通过这两个“泪”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教师要引发学生去思考,还有哪些诗句中同样的字眼却表达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情感。巧妙外引阅读材料,如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同是“杨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色的赞美之情。再出示《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里的“杨柳”则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这一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阅读广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四)拓展与教材描写方法类似文章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品味文本内涵,抓住文本描写特点拓展阅读,提升学生品读能力,从达到“厚积而薄发”的阅读目标。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单元四语文要素以及借助单元交流平台内容,进行知识统整,巧妙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拓展阅读训练《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引导学生选用恰当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完成方法的迁移。又如,教学《青山不老》一文,它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展现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让学生感受到巍巍青山下,有许多默默守护的人。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和文本的角度出发,恰当地引入外联性阅读材料——吕锦华的《总想为你唱支歌》,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保护环境这个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强化了方法的迁移。

二、巧妙引入,提升语文素养

(一)课前引入,唤醒期待

课堂伊始,教师可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学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同时与新知识建立关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底引趣”。此环节,借助外联性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诗词、名言、歇后语引入,也可以结合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引入。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开始链接外联性材料,分别出示一组我国各地过春节的场景图,并配上文字说明,再让学生结合画面与文字谈谈自己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从画面与配文中找出老北京过春节的场景,并思考:老北京是如何过春节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热情。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首先,教师先展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相关图片,并配以文字介绍,让学生感受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丽;再展示圆明园遭受毁坏、断垣残壁的景象,通过对比,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为深入文本,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中引入,指向目标

外联性阅读材料在课中的引入并非孤立于文本解读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相机引入。

1.在认知不全处引入

当文本内容与学生之间存在巨大时空差距时,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其内涵或者对内容仅仅只是“浅尝”,这时,就需要及时引入外联性阅读材料。如教学《江雪》,如果没有结合时代背景,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诗意,那么学生的理解就仅会停留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图,而不能深入体会诗人“孤”“独”的心境。这首诗是柳宗元因为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而被降职流放永州时所作,当时诗人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诗句中“鸟飞绝”“人踪灭”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孤独苦闷的心境。诗句中塑造的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风雪中独自在江边垂钓,表达了诗人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寄托诗人清高孤傲的情怀。在教学中,链接外引阅读材料,关注创作背景,从而更准确、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2.在教学重难点处引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外联性阅读材料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难点、关键处适时进行拓展,要为学生排除疑难,帮助学生把握重点,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更准确。

例如,在《冀中地道战》的教学中,教师可加入时代背景介绍,冀中人民的伟大智慧;播放电影《地道战》视频片段,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深切感受冀中人民与敌人斗智斗勇;播放歌曲《地道战》,感受歌曲的雄壮气势,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链接阅读短文《愤怒的土地》,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中心。又如,教学《慈母情深》,對“龟裂”一词的理解,学生从字面上很难明白其意思,这时教师可以链接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深入体会:母亲每天身处在“嘈杂”的声音中,这是怎样的工作环境呢?教师引入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体会母亲工作环境恶劣;让学生跟随作者走进母亲工作厂房,感受那令人震惊的场景,教师还可以外引相关资料“一排破窗,至少有三分之一埋在地下了,门也是,所以只能朝里开。窗玻璃脏得失去了透明度,乌玻璃一样,我不是迈进门,而是跌进门去的。早没想到门里的地面比门外的地面低半米。一张踏脚的小条凳权作门里台阶,我踏翻了它,跌进门里的情形如同掉进了一个深坑。” 让学生读后并谈谈感受。此时,学生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感同身受:母亲为了儿女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日复一日地工作着,这就是——慈母情深!文中让人感到无比压抑的环境细节描写,竟包含着如此浓烈而真挚的情感。此时再让学生深入品读,情感得到升华。实践证明,适当、有效地引入外联性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升语文素养。

3.在表达受阻时引入

小学语文教材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学习语文是为了理解事物,也是为了学会表达。然而,仅仅通过一个例子,学生不一定能轻松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时,教师就需要以各种方法巧妙施行拓展阅读。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这篇文章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很特别,不但具体写了父亲说的话,还两处写了他不说话的情形,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可带领学生找出这两个细节,重点关注这两个句子——“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的精神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文字都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再让学生说说,借助作者这些感受,你读出父亲怎样的品质?这种表达特色仅仅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要学生明确并掌握这样的写法,显然是有难度的。因此,可以迁移到《金色的鱼钩》学习中,并外引链接相关材料,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通过品读人物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4.在文本空白处引入

在语文教材中,往往留有许多空白,即“文本空白”,往往能给人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如教学古诗《示儿》,“南宋朝廷的军队最终收复中原失地了吗?陆游的心愿到底实现了吗?……”诗歌并没有交代。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在学生就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后,巧妙链接外联性材料——宋代林景熙的《题陆放翁诗卷后》中的诗句“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学生交流发表看法,有的说:“国家是统一了,但不是陆游所期待的那种统一,‘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说明陆游的后世子孙不知道该怎样把统一的消息告诉他,他们肯定有难言的苦衷。”有的说:“我也认为国家最终是统一的,但人民并没有欢呼雀跃,而是有一些伤感。诗句采用借景抒情手法,‘青山一发愁蒙蒙’远望青山而‘愁蒙蒙’,可见作者心里很郁闷,很忧愁。”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陆游一生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统一全国,他的后世子孙虽然见到祖国统一,但那是蒙古大军占领了中原大地、最终完成了统一。对陆游、林景熙以及南宋人民来说这是无法言表的悲事、憾事。让我们带着深深的遗憾之情再次朗读陆游的《示儿》。教学中,教师抓住文本的空白处,陆游的心愿到底实现了吗?在学生强烈的期待中补充了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中的诗句,进行拓展阅读,既充实了文本,又提高了学生阅读诗歌的技巧。

(三)课尾延伸,迁移应用

在课尾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适时、有针对性地介绍、推荐与本课学习相关的课外读物,能使语文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效地让学生举一反三。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者在部分“课后练习”中渗透了阅读链接材料,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相融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链接课后阅读材料《七子之歌》《香港》《和平宣言》,结合这些材料,让学生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教学《猴王出世》,结合本课训练点“联系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在结尾处教师链接外引材料,拓展阅读《大闹天宫》,扎实训练点,并让学生对《西游记》产生阅读期待。长期有效的外引阅读材料的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挖掘文本中符合学生需要的阅读生长点,巧妙地链接引入外联性阅读材料,为学生和文本牵线搭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文本材料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可爱的小瓢虫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