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022-03-29 22:50张忠英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讲文明浪费购物

张忠英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消费信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聪明、理智的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了解购物学问,讲文明学维权

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要学习并掌握购物的相关常识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如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文,要引导学生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独立购买简单物品,做到文明购物,树立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学会看包装,了解商品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购物,知道怎样购物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如购买食品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食品的包装袋,获取食品的相关信息,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配料、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商、产地等,在分析这些信息的过程中确定自己要买的食品。

2.注意选购事项,购买合格商品。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正规的厂家的合格产品都有包装说明,如在购买食品时,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而绝对不要购买便宜的“三无”商品,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便宜的商品往往是伪劣产品。另外,在购买物品时一定要索要正规发票,这是维护消费者的法律凭证。教师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回家跟父母讲一讲,并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购物实践,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

3.文明购物,做有礼貌的消费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看雯雯购买东西的视频,说一说雯雯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种行为你遇到过吗?让学生知道雯雯在购买东西时的这种行为是不讲文明、不道德的,也有损社会公德。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消费者。教师要结合课文中“刘晓明购买文具盒”的事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刘晓明和营业员进行购物体验,让扮演营业员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对刘晓明的购物言行进行辨析,让学生认识到购物时一定要遵守购物的行为规范,尊重经营者的服务和劳动,做一个有礼貌、讲文明的小消费者。

4.树立维权意识,保护合法权益。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权意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看视频,对视频中介绍的自己权益被侵犯时的两种做法(一种是忍气吞声,另一种是大吵大闹)进行讨论,认识到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妥当的。接着,结合“买东西的学问”“购物讲文明”和“维权意识不能少”等内容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做一个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消费者。

二、关心体贴父母,学会合理消费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世之语,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有些父母为了疼爱孩子,导致孩子的物资欲望不断膨胀;有的父母以物质奖励作为鼓励的手段,造成孩子片面地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合理消费》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学会正确做出购物选择,在认识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的同时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1.做到合理购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买的东西。教师要结合课文创设情景,在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与播放视频的基础上了解哪些东西是自己想要买的东西,而且有合理的需求,也是家长同意购买的物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填写“购物心愿卡”,填写“购物名称”“购物的理由”,做到按照实际需要购买,不与别人攀比,不追逐潮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购买所需要的食品、衣服、玩具等,让父母满意,让自己开心快乐。

2.不要追逐名牌。教师要结合“小茜买书包”(小茜看见柜台里的名牌书包又想购买。因为她想背着名牌书包多有面子,许多同学会羡慕)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知道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追逐名牌是不合理的要求,而且与同学进行攀比既助长了虚荣心,又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是不可取的。

3.关心体谅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学生想要买的东西,父母因为经济困难不一定能同意购买。教师要结合“小贴士”的内容,教育学生要关心体贴父母,要想想父母工作的辛苦与难处,不要提让父母为难的购物要求,要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的购物欲望,做一个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4.做到勤俭节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如何,都应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5.开展调查活动。为了巩固“合理消费”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走访父母或亲戚朋友,进行消费调查,如购买哪些物品是满意的,购买哪些物品遇到了小麻烦,有没有进行合理维权等。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在班级开展“合理消费的介绍会”,让学生交流分享合理消费的好处,了解过度消费的坏处,学会科学合理的购物消费技巧。

三、反思浪费现象,养成节俭习惯

卡尔曾经说:“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在学生阅读《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查社会上的浪费现象,探究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浪费背后的错误观念等,帮助学生达成反对浪费、提倡节俭的共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食物的“哭诉”,餐桌上的浪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视频——食物的“哭诉”。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说一说:哪些食物会哭诉?它们会哭诉些什么?听了“食物的哭诉”,对这种浪费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浪费食物是不对的,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节约食品的好习惯。

2.“算一算”浪费食品造成的巨大损失。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大米、小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通过“算一算”来真实地体验浪费粮食的危害。例如,每个学生每天浪费50克大米的话,全校1000个学生每天浪费的大米就是50千克,一年浪费18250千克大米。让学生在“算一算”中体验到浪费粮食造成的巨大损失,知道的浪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认识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教师要通过视频——“一瓶水背后的辛劳”(放学回家,浩浩拿了一瓶矿泉水只喝了一半,就想扔進垃圾桶。妈妈劝浩浩要喝完矿泉水,浩浩说顶多浪费五角钱。妈妈给他讲了一瓶水从汲取、处理、装罐、密封,再到运输、进入超市等,这是成百上千人辛勤劳动的结晶),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凝聚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并让学生认识到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教育学生懂得从小要尊重劳动人民,用实际行动节约食物、反对浪费。

4.开展社会调查。(1)调查家庭里浪费的现象。如有的父母为了赶时髦,才买的衣服穿了一次就不穿了,又去买高档的新衣服,实在太浪费了;而当家里有客人来时,家长为了爱面子,请客时点了许多菜吃不完,太浪费了。(2)调查同学中浪费的现象。如把还可以用的铅笔、旧笔盒、旧玩具就扔进垃圾桶里。通过调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做到节俭,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的行列中来,为形成节约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5.多读书籍,传氶节俭的美德。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勤俭节约的书籍,观看“弘扬勤俭美德”的人物故事片,收集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等,在班级举办“勤俭节约美德”的活动中让学生制作“采访勤俭节约劳动者”的手抄报,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感悟劳动者勤俭节约的美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猜你喜欢
讲文明浪费购物
时间很贵,不要浪费
什么是“五讲四美”?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坝的儿女
圣诞购物季
Being a Civilized Person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爆笑网文
不讲文明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