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
编者按:2021年1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榜样》(6)特别专题节目,讲述来自基层的10名共产党代表的坚守和担当的故事,内容生动、鲜明,极具感染,现场观众时时泪目。作者全程观看,并用叙事抒情诗记之,以此致敬无数在平凡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毕生无怨无悔的奉献于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因杂志版面所限,本刊选取三位与国防军工有关的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是什么使我们辗转反侧?
是什么使我们泪水充盈?
是什么使我们心潮澎湃?
是什么使我们肃穆反躬?
那是对崇高理想的讴歌,
那是对时代精英的敬奉,
那是对天地良心的昭示,
那是对榜样力量的认同!
戍边之星
祁发宝——人民解放军某部边防团长,他是今晚璀璨星河中的第一颗星。
二十多年艰苦戍边的军旅生涯,
锻造了他坚韧的脊梁、热血的忠诚。
他曾与死神13次擦肩而过,
在40多次的暴风雪、泥石流、塌方断路中,
都有他顽强不屈、拼死搏击的身影!
边境的险恶远不止自然灾害的袭扰,
更有那邪魔的贪婪、狂徒的野心,
圣洁的喜马拉雅雪峰下并不太平。
在最近发生的一次边境冲突中,
祁发宝代表中国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然而豺狼怎识人类的语言,
它们呼啸而上、依仗人多势众。
面对几倍于我的强敌,
祁发宝和他的战友们,
稳如泰山、動如脱兔、矫若游龙,
他们以血肉之躯筑就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在一番近距离殊死搏斗中,
祁团长头遭重创昏迷不醒,
四名战士不幸英勇牺牲!
然而中国的疆界不可逾越,
敌方惨遭损失、颜面尽丧、鼠窜回营。
“我们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
祁发宝们用血性践行了中国军人的铁骨铮铮!
对手永远无法理解,
什么是——中国军人的血性!
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喀喇昆仑精神”!
巡边之星
魏德友——一位81岁长守边疆的老人,他是今晚璀璨星河中的第三颗星。
原曾是驻守新疆边防的光荣军人,
本可在退役后返回北京。
他却做出异乎寻常的选择,
戎装虽褪,其志不改,壮心不泯!
他说服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到边塞,
用老伴儿的话说,叫“连骗带哄”。
在这个名为“萨尔布拉克”的地方,
夫妻开始巡守绵延50多公里的中哈边境。
这一守就是57年啊!
驻地边防连的连长都换了19任,
三个女儿也陆续在异地长大成人。
其间,他与老伴义务巡边20余万公里,
曾经成功劝返非法入境的1000余人!
与魏德友相伴的不惟是艰苦与危险,
更有那对妻子与女儿难言的心痛!
然而只有一件事让他永远欣慰,
那就是每天清晨守望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人们盛赞他们是——
“永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我们要永远感恩和铭记他们呀——
魏德友夫妇、王继才夫妇、卓嘎和央宗……
中国的界碑上,
永远雕刻着这些普通守边人的奉献和忠诚!
若没有他们的长年坚守,
怎会有我亿万人民的岁月静好,
怎会有我万里河山的天蓝海清!
国防科技之星
陈定昌——中国两院院士、“红旗”系列导弹总设计师,他是今晚璀璨星河中的第六颗星。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一生致力于研发抗干扰雷达精益求精。
20世纪60年代西方侵略大国气焰嚣张,
U-2侦察机曾在我高空如入无人之境。
中国的蓝天岂容西方强盗染指,
中华儿男岂能坐视外敌欺我乏术、藐我无人!
陈定昌立志要研发出中国的利器,
它必须抓得快、看得清、打得准。
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奋力攻关;
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终致功成!
1967年,那是让敌我都难忘的日子——
我军连续击落敌U-2及其他高空侦察机,
让对手闻风丧胆,再不敢一意孤行!
陈定昌的雄心一发不可收,
他开始在新的领域拓展前进。
第二代防空导弹呼啸长天,
第三代防空导弹剑指苍穹,
中国的“红旗”扬名海外,
中国的“二炮”威名远震!
当他77岁的时候,
国家又需要他在新的“无人区”领衔重任。
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战略科学家,
是精确制导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
“深藏功名,为国铸盾!”
人民将永远记住那些捍卫和平的翘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