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楠
【摘要】“反贫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着力点之一,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解放是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及其现实运动的初心所在。在马克思时代的两极分化和社会贫困危机,貌似随着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20世纪后期成为历史,而实际上却是“富国和穷国”世界两极分化趋势的加剧,“贫困”成为难以破解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的减贫奇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创造减贫奇迹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反贫困理论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4.012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克服了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两极分化的“贫困化”现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现象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
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而来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制度变迁,最荒诞的历史悖论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财富的巨大增长和贫困的空前加剧”。由财富分配导致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制度变迁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的“无产化”和“贫困化”成为社会转型一大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先发现这一现象并矢志改变这一趋势的人。对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关注是他们早期思想的着力点之一。1844年初,恩格斯就发现了英国长期以来“荒诞的状况”:“英国人的‘国民财富’很多,但是他们却是世界上最穷的民族。”“生产力大大过剩,结果广大人民群众无以为生,人们纯粹由于过剩而饿死。”对此现象,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繁衍超出可支配生活资料的倾向是“一切贫困和罪恶的原因”。恩格斯坚决批判了这种荒诞解释,指出这无法证明“一国人民纯粹由于富裕和过剩而必定饿死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描述了不同经济周期工人阶级的悲惨结局:劳动过度、沦为机器和资本的奴隶,以及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用“劳动异化”逻辑刻画了工人阶级的苦难境遇,“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真实描述了英国工业化如何造成了资产阶级财富的增长和人民无产化、工人阶级赤贫化共生的社会荒诞,再现了劳动异化逻辑的英国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在消除贫困问题上以“习艺所”代替济贫补助措施的政策的荒谬,批判了作为政策依据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残酷冷血和非人性本质,从而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工人的事业,而且是全人类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由此可见,去“贫困化”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及其现实运动的初心所在。
那么,如何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呢?首先,工业化及其市场化是无产阶级消除贫困的文明之路。尽管工业化及其全球市场的形成导致了劳动异化、人的无产化和贫困化,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却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异化和消除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要实现自己的全部本质,“只有通过人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作为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工业化市场化如何推动历史进步,产生出资产阶级及其自己的掘墓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只有工业化和市场化才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实现由“依附性”的人向“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格独立”的人的伟大飞跃。
其次,实现公有制是消除贫困化的根本举措。马克思指出,消除劳动异化造成的人不成其为人的“贫困化”现象,只能通过消除私有制来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消灭支配人间一切的“私有制”并代之以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精神。这种公有制无论是国有制还是社会所有制、公共所有制,都必须经过“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即私有财产的充分发展才能形成。因此,它绝不是“到处否定人的个性”的、以嫉妒和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粗陋的共产主义”,更不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抽象的否定,向贫穷的、需求不高的人……的简单状态的倒退”,也不是《共产党宣言》所批判的“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
最后,“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的所有制变迁,需要作为贫困化的大众即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解放才能最终实现,需要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领导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完成。
相对贫困问题成为世纪难题
工业化国家曾濒临末日般的社会贫困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历史烟云,人们陶醉于战后近30年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增长造成的普遍繁荣幻象,却忘记了今日繁荣建诸于原始积累、殖民征服和战争掠夺之上的历史,也忽视了殖民征服曾化解的宗主国的经济危机、失业危机和社会危机。实际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贫困化现象的隐退,以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即发达国家的富裕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为前提。工业化强国依托“先发优势”在19世纪殖民主义全球化运动中打造宗主国和殖民地的主从体系,在20世纪后半叶的经济全球化中固化为“中心—外围”的世界格局,强化了国际经济竞争中富国对穷国的综合优势。发达国家藉此攫取的高额垄断利润为实施诸多福利政策提供了经济资源,加之汲取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社会政策有效化解了“贫困化”危機。这造成了库兹涅茨所说的各阶级都平等分享经济增长的理性幻觉。实际上,富国与穷国两极分化的现象背后,不过是国际垄断资本利用资本技术、军事及软实力优势对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交换的后果。这种国家间贫富分化格局成为20世纪的历史遗产。
为解决这一跨世纪难题,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了此项承诺的《联合国千年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联合向贫困宣战。
据相关研究,二战后从低收入国家上升为高收入国家的只有韩国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它们都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殊历史条件。中等收入上升为高收入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亚洲“四小龙”和几个中东欧国家及以色列以外,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依然徘徊于“低收入循环”和“中等收入陷阱”,两极分化和贫困依然是其“不治之症”。
在20世纪末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选择了自由资本主义作为强国富民之路,然而,却因纷纷陷入“转轨”经济危机而使大量国民跌入“转轨贫困”。至今,除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三国等少数国家走出危机外,多数转轨国家在经济增长上乏善可陈,两极分化,贫困人口增长迅速。有的甚至由工业化国家跌入低收入国家行列。
战后40~70年代发达国家的黄金增长,造成了库兹涅茨所说的各阶级都平等分享经济增长的理性幻觉,却不能改变托马斯·皮凯蒂所发现的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長率的铁律。据相关统计,美国中产阶级由20世纪80年代的70%降至今天不足50%,这是当下美国社会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占领华尔街运动是99%对1%的人对抗,是财富分配不公的见证。欧洲一些国家因财政危机导致政府破产现象说明福利社会难以为继。逆全球化暗流汹涌、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右翼势力的抬头,都离不开相对贫困人口增长的现实。事实证明,发达国家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相对贫困问题成为难以求解的世纪难题。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直接现实
中国减贫奇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直接现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时代证明。战后历史说明,旨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发展问题的发展经济学,没有解决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贫困问题,甚至被视为“一座失败的纪念碑”。尽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阿比吉特·巴纳吉等人对贫困的本质和反贫困微观研究,为解决贫困问题作出了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解决印度和其他贫困国家的贫困问题。而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却取得了足以令世界震撼的成就,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实践。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突破了“贫穷社会主义”的思想藩篱,开启了改革开放这一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事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制度创新,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上开启了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动力,从而赋予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亿万农民以无与伦比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斗志投入到“致富奔小康”的民族伟业之中。中国人民靠自己的顽强奋斗创造了历史,改变了自己的贫困命运,也改变了国家贫困落后的面貌。
从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到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正式实施,全党上下勠力同心,组成了千千万万的扶贫大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到形成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无与伦比的脱贫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关注每一个贫困群众的生活境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形成了战胜贫困的国家力量。
总之,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源头活水,在新世纪成为全人类减贫的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减贫奇迹的创造,正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实现。
责 编/肖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