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扬
因为疫情的原因,孩子的寒假变得比前几年更长。
中国家长们又开始陷入纠结中: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孩子;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上网无节制,染上所谓的网瘾。
腾讯最近公布了未成年人整个寒假限玩游戏14小时的“限玩日历”。但在很多家长看来,打游戏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上网的问题又来了。
无论是从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还是互联网内容的“安全”而言,
“限制”和“管理”孩子上网可以说是他们在这个寒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限制可行么?管理如何管?
01
2008年,一本叫做《数字原住民》的著作刚一出版即引发全球热议。
以这个时代的语境而言,我五岁的女儿绝对算是“数字原住民”,事实上,从90后至10后都在其中。他们一出生即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在以新的方式思考、互动、学习和社交。
而我和妻子这代人呢?按照《数字原住民》的定义,可以算作“数字移民”,事实上,80后及之前的世代都可以看作“数字移民”。我们带着磕磕绊绊的旧时代口音,跨越了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无异是从“无互联网或手机的世界”迁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世界”的新居民。
很多中国家庭当下几乎都困扰于同一件事:当作为数字移民的家长遭遇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孩子,家长该如何面对这群原住民几乎与生俱来的“玩手机”习性?
很多家长都在“随便玩”和“不让玩”中反复纠结,同时也在寻找着那个传说中的平衡点。
正如《数字原住民》一书所说:“被数字革命引发的最持久的改变,不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算法研究,而是数字时代出生者和非数字时代出生者之间的代际鸿沟。”
如何跨越这个代际鸿沟?是跨越,而不是假装不存在。
02
2022年1月6日,在广州举办的微信公开课PRO就通过一场圆桌论坛讨论了这个话题。
在这场名为“微信的老少皆宜,科技适老与未成年人保护”的论坛上,多位教育专家反复指出,如果家长只把“禁止孩子做什么”当作教育目的,而不考虑整体家庭关系的和谐,那么禁止八成是要失败的,家庭关系自然也和谐不了。
2021年年底,一位叫耿燕的家长在一次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峰会上,做过一个名为《我是如何和我13岁的孩子斗智斗勇》的分享。
在管控女儿上网屡受挫败之后,耿燕本想直接没收手机,但平静后一想:一味禁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已经无效了,有疏有导,松弛有度,可能会更合适一点。
耿燕想到各大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开启后安全与沉迷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功能屏蔽太多,就像换了一个产品,孩子逆反心理重,家长也没有太多参与空间。
微信是孩子常用的工具,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孩子还能安全顺畅使用,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例如老师发来的链接,却有可能被青少年模式拦截了。
耿燕尝试通过用户反馈渠道,向微信团队提建议:希望青少年模式可以提供更多家长参与的空间。微信团队很快联系到了她,深入调研了需求。
2021年10月,微信青少年模式推出了“监护人授权”功能。在绑定青少年模式监护人后,当孩子遇到无法访问的内容时,可通过家长验证密码或发送链接给家长远程授权,申请临时访问公众号文章、小程序、链接等内容。
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可能是:教育不能只说NO,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孩子合理使用互联网的权利。
从可操作性而言,禁止孩子上网除了恶化亲子关系以外,基本没有可行性。孩子终究会长大成熟,会不受掌控,对于这些数字原住民而言,简单粗暴地将他们与网络隔绝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中,禁止孩子上网极易让孩子与时代脱节。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是数字原住民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否认它,或假装视而不见。
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言:“以昨日之法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将使他们失去明天。
但在另一方面,孩子的确在网络世界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诸如网络色情和暴力、网络霸凌、网络欺诈、不良上网行为和习惯、过度沉溺网络游戏等。
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往,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美国和欧盟很早就开始探索建立儿童网络保护法律制度,重点避免儿童接触到不适宜的网络内容,同时加强对儿童网络隐私的保护。比如,美国此前相继出台了《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和《儿童互联网保护法》(CIPA)。
而在中国2021年6月施行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增添了“网络保护专章”。
03
但是,长久以来,在儿童网络保护的问题上,父母的作用和角色却被忽略了。
正如《如何当好数字时代的父母》一书所说:“对于儿童的网络和数字媒体使用,父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调停者,而非政府、学校、互联网企业等其他主体。在儿童网络和数字媒体使用习惯的塑造上,父母发挥着核心作用。”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父母需要成为合格的数字父母。也就是说,父母不是单纯限制孩子上网和使用电子设备,而是在孩子上网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塑造孩子的数字文化和数字公民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在微信公开课PRO的论坛中指出:“(家长)要在保护儿童权利、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互联网教育或管教。微信青少年模式将一部分教育权力放给家长是对的,家长有监护责任,家长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前提是,家长要懂儿童权利,要懂教育,要知道基本的媒介素养的知识。还应该考虑除了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要对家长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也就是说,作为家长,面对孩子上网这个问题,与其将注意力全然放在如何批评和管控孩子上,放在抱怨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时代上,更要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来切实参与到孩子的网络保护中来。
什么是更适合孩子的网络内容和上网模式?站在数字父母的角度,我的理解和自我期许是:不以绝对的内容安全作为标准,除了一些应由监管部门制定的普遍规则之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松紧有度的“度”在哪里,应该交由家长来决定,家长才是自家孩子最好的内容审核者。
如何与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孩子融洽相处?我想,先从做好数字父母做起。
“经历了幼年的亲密关系后,我们会感伤于孩子在渐渐向新人类转变,还有那些难以理解的成长趋势”,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儿童教育名著《园丁与木匠》中写道:“不能也不应该期待子孙们将有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无论好坏,他们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数码时代、属于自己的世界。”
对年轻一代来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基石和根本,就像被父辈祖辈翻烂的纸质书一样,同样代表了一个时代文明的顶端。
我們每个人都身处于这个文明之中,踮脚眺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