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盈 郑晖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或课前阅读提示)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从中筛选出有助于落实语文要素、达成学段目标的习题(或提示),将其作为“关键习题”,可帮助一线教师精准把脉语文课堂,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根据学情,围绕关键习题,搭建支架,把教、学、评统整起来,可发挥关键习题的最大效能,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搭建支架的时机直接关系学生解决关键习题的效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对于一些需要学生搜集资料、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体现最本真的学习状态的关键习题,教师应在预学阶段以预习单的形式搭建学习支架,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锁定学习薄弱处,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比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的关键习题是课后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有的学生可能平时缺少观察,这样的习题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设计预学单,让学生选择一种花,观察它不同的样子,并做好记录。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有的预学单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成,有的则课前提供给学生即可。由于花卉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本课的预习单要根据上课时间,提前一周下发,便于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
预学单为教师提供了最真实的学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关键习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达成关键目标。
小组合作是语文课堂上重要的学习方式。若合而不作,流于形式,学生就不能围绕关键习题,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要根据组员的特点合理分工,保证人人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
比如,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的关键习题为:“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到的。”小组合作学习单内容如下。
经过交流,可以发现,对于火烧云“变化多”这一特点,学生能快速找出。对于“变化快”这一特点,学生则不易发现。为此,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进行深入阅读,通过小组二度合作,完成如下任务。
当学习任务较丰富时,为了让每个组员得到锻炼,可对其进行编号。每位组员根据编号承担相应的挑战任务。若组员发挥自己的优势,便是“扬长”型,成为小组学习的范例;若组员挑战自己的弱点,就是“促短”型,成为小组助力的对象;若组员探索自己潜能,就是“增能”型,成为小组挑战的案例。
当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让能力从较低一级往更高一级进阶时,教师可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不断挑战自己。
比如,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的关键习题之一为“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学生在圈出语段中的动词后,能够借助这些动词大致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如何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教师利用《语文作业本》作为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反复练说中拾级而上。
第一步,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自制泡泡水吹泡泡的,教师点评学生动词运用得丰富。学生充分感知文中的动词串,为后续说清吹泡泡的过程打好基础。第二步,教师布置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作者是怎么把吹泡泡的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的呢?咱们挑战一下,默读第三自然段,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三题‘把吹肥皂泡的过程按顺序排列,并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第三步,学生尝试说步骤,聚焦连接词,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连接词“然后”和“再”。学生把动词串归并为三组,分别是做肥皂水、吹肥皂水、提肥皂泡。同桌练说吹泡泡的过程,使其变得有条理。
学习支架围绕关键习题,让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的学习进阶,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实施多样的策略,充分发挥支架的助学作用,让学生完成关键习题,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最终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关键习题的“支点”,就可以化繁为简,助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可通过“追问”“出示范例”“提供背景”“呈现图片”等方式,使支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比如,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的关键习题为:“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和同学交流。”在学生寻找文中关键语句后,教师适时展开追问,让学生在思辨中感受科学家的严谨:“纸袋”——可以放在其他物品里吗?“四公里”——有多远?对于蜜蜂来说远吗?“二十只左右”——如果选择五只左右做实验可以吗?为什么要二十只左右?“大概”——刮起狂风时,为什么飞得那么低?“推测”——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问题支架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集思广益。本课的“资料袋”收录了法布尔的名言:“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借助资料支架,关联学生在科学课中的体验,学生能尝试运用严谨的词语讲述自己的研究与收获。
在提问中细读文本,通过问题支架做批注,学生学会了梳理、提炼信息。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归类比较交流中,找到新的答案,引出新的疑问,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适时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关键习题,串联起全篇课文的学习,可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进入文本深处。
比如,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的关键习题为:“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鱼骨图(如图1),学生能从陶罐和铁罐的语言中,感知两者的不同态度,快速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分角色朗读、复述。
第二课时的关键习题为:“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讨论,延伸思维导图的支脉,写下不同的结局。有了图式的辅助,学生明白了态度和性格有关,性格与命运相关。由此,学生萌发了新编故事的兴趣。不难看出,运用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能让方法可见,让思维可视。
在解决关键习题的过程中,引入真实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的关键习题为:“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为来自远方的游客介绍象山的桥,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同学提供线上游桥活动。从赵州桥到自己家乡的桥,学生尝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讲清楚,激发了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真实的情境有着丰富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关键习题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沙场练兵,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竞技场。
借力支架展开学习后还需评价得法,这样方能赋能关键习题,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带给学生多元的思考视角。
协助学生定制评价标准,形成差异性评价,考虑的是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
比如,《荷花》的关键习题是课后的小练笔,要求仿写第2自然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照不同的标准,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如图2左边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写作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则选择仿写第3或第4自然段。
图2
整合后的评价标准是对关键习题学习重点的提炼。以仿写第4自然段为例,细化的星级标准如下。
学生能轻松挑战2星级,有能力的可以选择挑战3星级或5星级。评价支架为关键习题的落地精准导航。
根据课堂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定制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能让评价的内容更开放,让探索的内容更多元。学生激发了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扬己之所长。
如何丰富评价体系?如果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就会乐于汇报学习的成果。他们在获得评价的同时,收获了学习的动力。
比如,《肥皂泡》一课的关键习题之一为:“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教师开设“家长一起做”小板块。学生就是小老师,为家长说题,请家长评价。家长同时也展开想象,他们的答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也随即对家长做出评价。有趣的亲子谈话让学生明白童年不同样。“说”的过程就是对“教”的回顾。让学生转换角色成为“师者”,能使他们在动态评价中,产生“我会学”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语文要素在评价中扎实落地。
综上,搭建多元的学习支架,赋能关键习题,可构建开放、自主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经历真实学习的过程,体验思维碰撞的乐趣。通过找准支架搭建时机、丰富支架运用策略、借助支架及时反馈,教师看见学生的学习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