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俏静
关键词:突发事件;密接者;心理辅导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9-0026-03
【活动背景】
2022年1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是我校21级护理三班的心理课。考虑到期末考试临近,我准备的课程内容为“大脑工作手册”。上课没多久,该班班主任突然过来说:“同学们,疾控中心有个紧急通知。小瑜同学,你戴上口罩,带着所有东西出来。其他同学都戴上口罩,都不要出来。郁老师,不好意思啊!你要跟同学们一起留在教室,不能出来。等一下会有安保过来守门。”
恰逢北仑疫情,最新的流调报告指出一个确诊病例在2021年12月31日从北仑坐地铁至城隍庙、第一医院、天一广场。听了班主任的通知,学生们炸锅了:
“小瑜,你成密接了啊?”
“老师,我跟小瑜是同一个寝室的,也要去隔离吗?”
“老师,我们全班是不是都要隔离?”
而“炸锅事件”的主人公小瑜这头正一脸惊讶、茫然、慌张地整理书包:“啊?我那天就坐地铁经过一下而已!老师,我好像没什么要带的……”在大家的提醒下,小瑜才想到把水杯也一同带上,随后跟着班主任匆匆离开了教室。
学校安保立马就位,把守教室两端。此時此刻,教室里只剩下我这个心理教师和这一群无心上课、情绪激动的学生。恐慌无助的情绪迅速蔓延,有学生喊道:“老师,我想回家!”
面对突发事件,个体一般会经历冲突期、防御期、解决期和成长期。毫无疑问,该班学生正处于冲突期,原来的教学任务肯定难以继续。而不同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心理危机发展的结果有三种:有效应对,获得成长;度过危机,压抑感受;无能为力,被危机击垮。鉴于以上情况,我当下决定对学生进行突发事件的心理辅导。
【活动过程】
一、情绪宣导,理性回归
(一)“吐槽”无界,情绪宣泄
在“炸锅”的氛围下,引导学生宣泄情绪很必要。于是我请学生依次发言,说出此时此刻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最想说的话。学生发言中体现出来的共性情绪为紧张、担心、焦虑、后悔、迁怒。共鸣最多的是:
“我太倒霉了吧!完蛋了,全班都要隔离了。”
“这怎么办,我成了密接的密接,会不会被隔离?”
“小瑜真的是闲着没事干啊,31号那天去什么城隍庙?”
“都是小瑜,她怎么那么爱溜达!我们班要出名了。我会不会被传染,传染了怎么办啊?”
学生相互分享,我充分倾听并给予肯定支持。充分的宣泄使教室渐渐平静下来,原本情绪激动的学生渐渐平复下来。
我注意到学生情绪感受的分享中有很多夸张、绝对的非理性信念,使得班级氛围低落。另外,班级多名学生责怪小瑜不“谨慎”,认为小瑜是导致全班隔离的“罪魁祸首”。针对这些不合理的观点,我带领学生进行了“换位思考”和“发现非理性信念”。
(二)情绪转变,换位思考
我向学生表明了自己的状态(上课前小瑜跟我打招呼、彼此拥抱、零距离接触;我正在哺乳期,未打疫苗,家里的孩子也未打疫苗),请学生换位体验我的感受。大概因为是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学生们转变得很快,纷纷安慰我:
“哇,老师,你比我们还惨。”
“老师,你不要怕!老师,那你接下来怎么办?”
“老师,你要这样想,隔离就不用上班了!”
我抓住时机,请学生运用情绪ABC理论寻找此次突发事件的积极方面。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老师,要是隔离了,我就不用上课了!”
“隔离了,我就可以用手机了!”
“哈哈,我们不用期末考了,不用每天早晨出操了。”
这些设想影响了在场所有学生的情绪,学生们有一丝丝兴奋,有的甚至开始讨论隔离期间追什么剧。
随后,我请学生换位思考,想象小瑜一个人隔离时的感受。学生回答:寂寞,没有同伴;无助,焦虑,觉得自己很倒霉;后悔自己31号那天外出;后悔元旦后来学校;担心传染给同学.......在换位思考中,学生们逐渐理解了小瑜,打破了团体中对小瑜无形的隔离,拉近了与小瑜的心理距离。
我最后总结道:“小瑜成为密接只是概率问题,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小瑜也是我们中的一员,她现在被隔离是抗疫需要,是对我们负责。”
(三)发现非理性信念
我将学生之前的感受和感想一一呈现在大屏幕上,以“大家来找茬”(见表1)的形式,请学生指出其中夸张、不符合逻辑常理的部分并进行反驳。
在找茬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非理性信念的三大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认识到生活中的非理性信念会让自己用消极的方式思考并做出不合理行为。
(四)真实回忆,减少过度担心
虽然澄清了不合理信念,部分学生还是担心:“老师,你也说是概率问题了。现在病毒感染性这么强,万一小瑜来学校的时候真的感染了怎么办?”针对此类情况,我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出,现阶段乘坐地铁必须戴口罩,确诊病例肯定戴口罩乘地铁,小瑜也肯定戴口罩乘地铁,截止到今天,全班同学都打了两针疫苗。这样看来,在场同学感染的概率真的是“万一中的万一”。
二、困境分析,应对有法
(一)头脑风暴,罗列问题
我请学生头脑风暴罗列隔离期间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见表2)
(二)问题排序,群策群力
我请学生将问题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排序,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学生认为生活类的问题能够寻求父母帮助快速解决,学习类问题和情绪类问题自己不太容易解决,健康类的问题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见表3)
通过问题难易度排序和讨论,学生对即将面对的问题有了解决思路:小事不介意,大事一起解决。
三、专业视域,职场深解
此次突发事件中的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考虑到班主任匆忙中没有明确具体情况,于是,接下来我请学生从医学的角度讨论、明确疫情相关内容。
(一)探讨“密接”知识
问题1:小瑜31日乘地铁,她可能是密接,也可能是时空伴随者;我们可能是次密接。这些具体指什么?
问题2: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者相应的防疫政策是什么?有哪些必要的流程?
利用网络,师生一同学习、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防疫政策。
(二)职业体验,生涯规划
我打开“健康宁波”、宁波第一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公众号,分享最新的一线医护人员抗疫故事和抖音公众号中群众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学生观看后,纷纷发言:“做医生和护士好辛苦哦,太难了。”“老师,这些一线医护人员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像她们一样。”我总结道:“成为护士,需要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技艺及责任心和仁爱之心。我们现在就要逐渐积蓄能量,才能在未来某一天厚积而薄发。”
随后,我请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绘制生涯彩虹图,作为隔离期间的成长作业。
四、期待明天,整装出发
经过以上三部分的活动,学生们已经接受了自己将要被隔离的事实。我请大家相互击掌、相互鼓励,祝愿彼此顺利度过隔离期,约定隔离期后在心理课上再相会。
正当此时,班主任带来了新通知:所有师生戴好口罩下楼进行核酸检测。
【輔导后记及反思】
在等待核酸结果时,大家得知了最新的防疫消息:小瑜是确诊病例的时空伴随者,需要去酒店隔离;全班学生和科任老师只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便可以回校学习。经过几个小时等待,全部人员核酸阴性,密接突现造成的心理阴云此刻消散了。
本次心理辅导课因突发事件而起,作为心理教师,我事先毫无准备,完全靠随机应变。对本次课,我有以下三点思考:
1.危机对学生来说,既存在危险,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在设计辅导课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设计,解决当下问题,着眼未来发展。
2.心理辅导课工具箱内容应随时更新,以便遇到突发事件后,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辅导内容。
3.关注每个学生,形成统一的心理联盟。事件发生后,学生有各自的情绪感受、认知想法,如责怪、敌对、怀疑、漠视。这些情绪和想法有特定的来源,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合理看待事件,形成彼此支持关爱的心理氛围。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