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斌,谭昌海,赵阳刚,何晓波,段阳海,张浔浔
(1.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36;2.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55;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就是不断认识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1-3]。自然资源的稀缺和不合理开发已成为与人口、生态环境和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性问题[4-5]。如何处理好该问题,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核心关键。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6]。
为研究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许多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自19 世纪开始,纷纷建立了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的观测站网,如世界气象组织建立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GCOS)、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的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lobal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 GTOS)、美 国 国 家 生 态观 测 网 络(National Ec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NEON)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的国家之一[4],主要建立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 络(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NERN)、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a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观测研究网络(High-cold Region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for Land Surface Processes & Environment of China, HORN)等观测研究网;同时,国家气象局、水利部等业务管理部门建立了气象监测站网、水文监测站网等业务管理站网。
但长期以来,国内外野外观测站网主要以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定位观测研究为主,侧重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环境变化作用过程等内容。对自然资源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几年一次的调查和每年1~2 次的监测获取面上自然资源本底数量、质量等变化情况,对自然资源变化动因、演化趋势及资源间耦合作用过程缺乏长期、连续的观测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和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并利用自然资源综合观测站网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定位观测、遥感解译及科学实验等工作,系统获取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尺度、多要素的长期、连续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数据,掌握区域自然资源本底情况,并研究其变化规律,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对指导各阶段区域开发和资源科学综合研究都有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7]。为此,自2019 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相继启动“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工程”[8],并下发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 15 号)[9]。旨在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整的自然资源调查、观测和监测网络,查清自然资源家底,揭示不同时期自然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变化状况及其动因,阐明不同自然综合体的功能特征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规律,探索重点区域重点类型国土、海域利用变化与自然生态演化相互作用机理,形成管控机制,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支撑[10]。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作为全国自然资源观测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将对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现状、冲突、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在青藏高原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的研究比较少,甚至自然资源的本身的定义也有争议[5,11-19]。广义上,自然资源包含一定范围内自然形成的能被人利用(自身具备价值或改造后具备价值)所有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只要能(或认为能)被人类利用的天然生成的各种成分均是自然资源[11-16]。狭义上,认为自然资源仅是指天然界存在的、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或能量[17-19],或法律中规定、授权相关部门管理的特定资源[9]。作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查监测的对象,人们更加注重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实施调查、监测和控制的自然资源实体,即主要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自然资源要素[19]。从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而开展的自然资源综合观测角度出发,本研究所指自然资源主要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中所解释的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
本研究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出发,梳理总结青藏高原已有野外台站现状,从观测对象、观测指标体系、观测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成果与服务等方面全面探讨探讨在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法。
青藏高原属于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总轮廓中的最高一级地势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晚近地质时期的强烈隆升,导致高原本身自然环境的急剧演变和显著的区域分异,成为我国独具一格的自然地域单元[20-23];青藏高原地理结构和生态系统复杂[22-23],拥有丰富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矿产资源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战略区[21,24-25],但地势高亢、冰川冻土广布、冰雪与寒冻作用普遍的高寒气候特殊性导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20-21]。
气候高寒、水资源充沛。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同纬度最寒冷地区,受亚洲季风和西风交互影响[26],整体气候寒冷干燥,温差大,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27],日照长,太阳总辐射强,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28-29]。特殊地理环境和高寒气候条件孕育了养育数亿人口的江河、湖泊、冰川、积雪、地下冰等多种类型的固、液态水资源,使其成为“亚洲水塔”。水资源分布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分布主要集中在山南、林芝市,三江源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及藏南诸河流域。高原境内集水面积50 km2及以上的河流有13 266 条;常年水面面积1 km2及以上的湖泊有1 129 个,其中水面面积1 000 km2以上的湖泊有青海湖、色林错、纳木错和扎日南木错[30-31],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之一。冰川作为“高山固体水库”,在高原也有广泛分布[32],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的统计结果,青藏高原发育有现代冰川36 793 条,冰川面积49 873.44 km2,分别占中国冰川总数的79.4%和84.0%。冰川消融与后退不仅会影响冰川径流变化[33-34],而且会影响湖泊的变化[35]。积雪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最重要的淡水资源[36],在青藏高原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稳定积雪主要分布在高山区,其年内的积累和消融是高原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原积雪面积较大,最大值出现在1994-1995 积雪期,接近2.5 × 106km2。同时,青藏高原还蕴藏有丰富的地下冰,在多年冻土层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反复的成冰作用将大量水分冻结并以固态形式长期储存于地下而形成了地下冰,现有地下冰储量约为12.7 万亿m3[37]。
耕地资源有限、草地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2018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38],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与覆盖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林地、草地和荒漠。其中,草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为127.49 × 104km2,占总面积的48.51%;其次为荒漠,主要分布在高原北部,以沙地、戈壁、盐碱地、裸土地、裸岩为主,覆盖面积为84.26 × 104km2,占比32.06%;再次为林地,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南缘和东缘的高山峡谷区,覆盖面积为34.60 × 104km2,占高原总面积的13.16%;从次为湿地与水体,多分布在青藏高原中西部,覆盖面积为13.28 × 104km2,占高原总面积的5.05%;耕地和建设用地最少,集中于“一江两河”、河湟谷地等地区,覆盖面积为3.2 × 104km2,占比1.22%。整体来看,虽然青藏高原耕地资源极其有限,且集中分布在海拔3 000~4 600 m 温度条件相对优越的半干旱、半湿润河谷地区[39],且各类宜农土地资源受灌溉条件、土壤肥力及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较大[40],客观决定了高原发展农业的局限性;但高原草地资源分布广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高寒牧区之一,草资源优势度高,为高原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高原农牧业资源利用具有“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典型特征[41]。此外,虽然高原林业资源也极为丰富,但多为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和生态保护林,其生态价值远大于开采的经济价值,故林业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高原的优势资源产业,而是优质生态资产。
生物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造成高原持续隆升,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在不同海拔地带形成了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及组合。受地形地貌、气候、海拔梯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育了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之一[42]。但同样也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加之高原本身土壤发育的年青性特征,高原地表物质处于不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变迁剧烈,生态系统不稳定、自我修复和调解能力差[20]。一旦遭到破坏,则极难恢复。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升温幅度是同期全球其他地区平均值的2 倍[43],西风的加强和印度季风的减弱导致北部内流区的降水增多、南部外流区的降水减少,但高原整体以暖湿化为主[44]。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资源及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较多关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相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工作。其中,陈德亮等[43]专家学者于2015 年提交了首份《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2022 年5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面向全球发布《第三极环境科学评估报告》,这些报告系统分析总结了青藏高原过去2000 年和现代环境变化的基本事实,重点评估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同时预估了未来100 年环境的不同情景变化。整体来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是变暖和变湿为主,冰川、冻土多呈退缩状态,地表径流增加,生态系统总体趋好。但同时,“暖湿化”趋势下也带来了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如地质灾害风险增大,极端天气情况增加等。
青藏高原大规模系统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初,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的本底调查,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只是对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的一些专题考察。第2 阶段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这一阶段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历经20 余年,以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对高原进行了全面、系统和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分析了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在地球演化史中的作用,研究了高原生物区系组成、起源和演化的过程及规律,并按照温度条件、水分状况和地形差异,把青藏高原划分为7 个自然地带,阐明了各地带的资源利用方向与主要途径。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青藏高原研究逐渐由面上考察转变为以定位观测为主的机理性研究,对高原的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广泛的观测研究[45]。
通过资料收集,目前青藏高原定位观测研究的野外台站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不完全统计已建立各类野外观测研究站56 个(图1),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运行管理的有31 个;由部委、地方及高校建设运行的有25 个;学科涵盖生态学、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同时,水利部、气象局、地震局等也建立了大量的业务管理监测站点。初步形成野外台站观测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图1 青藏高原已建立的野外观测台站Figure 1 Field observation stations established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环境恶劣,现有站点分布密度稀少,平均近5 万km2才有1 个野外观测研究台站,且空间布局不合理,高原中西部极端环境区和西南部边境区域站点严重不足,喜马拉雅北麓湖盆区、藏北高原、阿尔金地区、柴达木盆地、喀喇昆仑山山脉、怒江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等区域几乎还处于观测空白区。同时,现有台站主要开展农田、草地、森林、荒漠、湿地、冰川、冻土等要素观测,对地球深部、碳源碳汇、人类活动及自然资源等方面观测欠缺;且不同部门之间研究目标不同,观测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试验和测定方法、数据采集和管理均不一致,所获取的数据资料缺乏可比性,无法实现数据资料共享;数据应用范围小,时空尺度不匹配、参数和变量不全制约了区域地球系统模型发展;台站协同共享不足,形成观测孤岛和数据孤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球系统科学多学科交差的发展,不能满足“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需求。
青藏高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24]、国土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最佳实验室,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42]。观测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前提,也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5 月在西藏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因此,需要在现有野外台站及观测现状基础上,以服务国际(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为导向,发挥自然资源部与中国科学院的国家队作用,联合构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通过新建和融合共建现有台站,形成整体观测联盟,以国家数据中心为信息枢纽,实现观测数据实时汇聚、实时融合、以及与模型和决策支持的大集成。更好地支撑合理开发决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引领。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涉及多圈层综合、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因此需要建立管理上统一、科学上系统的“两统”观测体系;在“两统”的基础上,依据不同自然资源要素的特性和共性,构建适宜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要素观测的科学上分类、分级,管理上分区、分流域的“两分”综合体系。
从青藏高原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出发,为保障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目标实现,结合当前观测的复杂性和稀缺性特征,本研究构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基本思路。第一,明确服务目标实现的主要自然资源观测对象;第二,建立获取各类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变化过程的综合观测指标体系;第三,以“东部融合共建、中部改造提升、西部空白添建”为总体布设思路[46],联合已有站网,对应不同指标建立不同类型的科学观测点;第四,建立综合研究中心→二级站→三级站的3 级野外台站管理体系架构,分层级管理各类野外观测点;第五,建立从站(点)选址、建设、后期运维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对野外观测及数据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保障观测数据科学有效,为最终提交合格数据集、成果报告、咨询决策建议等奠定坚实成果保障基础。
2021 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实践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与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47]。同时,也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两统一”职责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48]。自然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紧密耦合的复合系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国内外学者对二者的术语定义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较多,为深入理解其内涵奠定的坚实基础[5,49-51]。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既要充分考虑土地、森林、草原、水、能源、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又要考虑和水、土、气、生等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观测的目标是在获取各类自然资源基础数量、质量的基础上,研究耦合变化机理,预测未来变化,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决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总体方案》中也包含有环境监测内容。因此,观测对象既要考虑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又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生态环境要素,应统一以“资源环境”表述。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为做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本研究系统考虑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将气候资源环境纳入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从现有技术及设备出发,明确主要开展除矿产以外的资源环境综合观测。所涉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及气候资源,其中,水资源主要观测冰川、河流、湖泊及地下水;土地资源主要观测土壤、冻土、地热;气候资源主要观测风、光及降水;生物资源主要开展森林、草地等观测。环境主要为与资源相关的自然要素,如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及大气环境等。不同资源环境的数量通常采用调查方式获取,质量和变化过程通过大尺度遥感及原位系统性的观测协同设备获取。
规范、统一的观测指标是开展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的基础,也是开展高水平网络化联合观测的基本前提。建立青藏高原资源综合观测指标,利用统一的观测系统和观测标准对自然资源中各要素指标进行长期、持续、系统、稳定的观测,能够获取各要素特征的第一手数据,跟踪研究高原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全面掌控青藏高原各类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态势。
为更明确地服务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同时兼顾科学研究。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寒区水文学为指导,以冰冻圈水循环(水平衡)影响因素为主线,分层级选取各类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基础性、评价性指标和各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科研性指标作为主要观测指标,兼顾其他影响自然资源动态平衡的因素,分层级形成各类资源观测指标体系。
基础数量级指标(资源环境数量指标),主要用于摸清自然资源主要要素本底状况。如土壤类型主要考虑各区土壤宜农、宜林、宜草等;冻土主要获取不同深度地温;地下水获取水位,冰川获取面积,河流获取流量指标;大气主要获取基础的风湿温压及降水数据;植被资源获取盖度和生物量。
评估质量级指标(资源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在基础级指标基础上添加相应评估指标,用于评价各类自然资源要素的变化情况。如土壤在基础指标上添加面积范围、含水量、盐度、肥力等指标用于评估土壤历史变化情况。
变化过程级指标(资源变化过程指标),主要在评估级指标基础上增加用于研究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变化的指标,目的在于研究各类资源变化的机理和过程。如土壤增加导水率、土壤水势、土壤呼吸等指标,进一步研究土壤含水量变化、肥力变化等的影响因子。该指标可根据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情况进一步增添。
基于“两统”“两分”的总体设计,观测站点建设的总体原则主要是为针对不同观测指标而设立的野外观测站点、调查和试验样地等。按类型分为基础观测站、标准观测站和超级观测站。同时,配套航天、航空遥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
基础观测站,依托地球系统科学,在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区和科学问题研究关键区设立。主要通过调查和观测获取区内主要自然资源和相应科学问题的数量级指标,例如基础气象站、冻土地温观测点、植被调查样地、土壤调查样地等。
标准观测站,在基础观测站基础上添加相应观测设备和人工调查观测等,获取主要自然资源的质量级指标。例如在基础气象站增加辐射、蒸散发、积雪等观测,土壤观测样地开展土壤质量调查、取样;冻土地温观测增加活动层水热观测等。
超级观测站,在标准观测站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相应观测设备和人工调查观测内容,主要用于研究某一主要资源变化或科学问题。例如在标准气象站基础上添加涡动相关、土壤呼吸等相关设备,获取温室气体通量等数据;在多年冻土区进一步增加地表、地下水径流观测,获取多年冻土融水相关数据等。
质量管理是保障观测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是获取有效观测数据的必要保障机制。需要具备明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检查、控制、保证和改进来实现站点的正常运行。首要任务是以自然资源综合观测数据质量管理及野外台站质量管理需求为导向,依据各类观测规范要求,构建质量管理机构,按不同层级开展质量控制。
良好的质量控制,需从观测点选址期→建设期→运维期对野外观测及数据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确保野外观测站点选址科学合理,站点建设过程规范,长期观测数据规范、准确、连续、完整,更好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
观测点选址期质量控制:科学合理的观测站(点)选址是观测成果有效性的基础保障。从观测点选址的科学性、典型性及设备选型匹配性开展质量控制(图2),主要依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调查成果、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入手,针对不同资源分类、观测目标意义与设备选型的匹配性开展专家论证,最终提交站点选址论证报告。
图2 站点选址质量控制Figure 2 Quality control of site selection for field observation stations
观测点建设期质量控制:在观测区站(点)选址及仪器配型论证基础上,明确各观测仪器的安装方案,制作安装设计图及开工报告,开展野外观测站(点)建设质量控制(图3),并通过站点运行调试和数据传输调试后形成站点建设验收报告。
图3 站点建设质量控制Figure 3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of field observation stations
观测点运维期质量控制:通过构建统一的标准规范,元数据编制归档;建立完善的野外观测点支撑保障制度;制定详细的巡检维护计划,确保野外观测原始数据长期连续、稳定;形成运维报告,提交相应观测数据集(图4)。
图4 站点运维质量控制Figure 4 Quality control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ield observation stations
通过明确观测对象、确立观测指标、合理站点建设、完善质量控制,是初步形成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的前提;也是保障获取长期、连续、稳定观测数据的现实需要。合理站网规划,统管各类野外观测点,是建立综合观测体系的具体实现。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其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和环境复杂多样,具有10 个特色自然区[52],划归1 个草地自然资源大区[53](一级区划)和9 个自然资源亚区[54](二级区划),进一步细分为21 个三级区划(表1、图5)。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以不同自然区和自然资源区划为站点布设依据,需尽可能覆盖所有特色自然区和自然资源区,获取各区域不同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变化影响机制,预测未来变化。因此,需要在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区建立不同观测站(点),以高原特色重点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观测工作。
图5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二级、三级区划Figure 5 Secondary and tertiary division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表1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分区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natural resources zoning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据此,以整个青藏高原地理单元或自然资源大区为分区管理边界设立一级站,为大区中心,负责统管并开展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以数据集成和分析为主,开展大数据处理、计算机模拟和重点样品处理、分析测试;负责二级站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汇聚二级站数据,集成自然资源大区数据,向上级部门或国家数据中心汇交数据。
基于“两统”“两分”的设计,为方便管理在自然资源区划基础上,以主要流域或地理单元为主要管理边界设立二级站,其功能及组织架构等同于现有综合观测研究站,主要管理流域边界或地理单元范围内所有野外观测站,每个二级站下辖2~3 个三级站,具有若干个样方、样点。二级站主要以数据核查验收和特色区域综合研究为主,开展一般数据处理、原位观测模拟和一般样品处理分析测试、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对地观测理论和观测系统验证、定量遥感正反演模型研发验证、定量遥感数据产品验证;负责三级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汇聚三级站数据,集成自然资源区域数据,并向一级站汇交数据。下设三级站,主要负责流域内不同资源禀赋区不同要素观测,功能等同于现有台站的分站、单要素观测站、观测试验区、样地等。
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级站和二级站覆盖青藏高原全地区,需对二级区划开展重复性筛查,做典型性、代表性和重要性筛选。对已有站的区域,结合现有野外站观测内容,针对区域自然资源观测内容、目标开展融合共建,减少重复建设;空白区域以自主新建为主。三级站的选区需要进行典型性、代表性、重要性和重复性多重筛查,着重筛查选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及近20 年自然资源变化程度,根据筛查结果布设三级站(图6)。最终,建立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的金字塔型3 级台站管理体系架构。
图6 青藏高原多级站点布设技术路线Figure 6 Technical route for multi-level station layou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依托观测体系,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双碳”战略、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等世界、国家及部门工作等需要,开展相关调查、观测工作,以国家数据中心为枢纽,进行长期数据汇聚积累、模型模拟和综合研究分析,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国家、部门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产出成果为数据集、成果报告、咨询报告及科技论文等。同时,可依托野外站系统积累科学资料、示范推广科技成果、开展科普研学、对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
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和现实需求[4]。
本研究基于“两统”“两分”的指导思想,从青藏高原的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及现有观测站网的稀缺性出发,探讨了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构建,明确观测对象,构建科学合理指标体系、观测体系,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从综合研究中心→二级站→三级站3 级台站管理体系架构,产出各类观测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部门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在开展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以期为该区自然资源多要素科学观测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经验模式。
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作,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作为该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将在未来工作中联合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不断探索、应用和总结,逐步丰富完善综合观测体系内容,更好地支撑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