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2022-03-27 05:51:18李春圆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李春圆

摘要:目的 为了解和分析2016-2020年崇明区重点寄生虫病流行动态级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 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崇明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资料,以描述性分析方法,从基本情况、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能力建设、防治结果与成效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2016-2020年期间,崇明区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开展两次重点寄生虫病的调查,由市级财政和中央转移共投入经费11.6万元,业务培训2次共计44人次。2016年开展常住居民肝吸虫病监测调查,共检测1045名社区居民,检测结果全部阴性;2018年开展常住居民蛔虫、钩虫和鞭虫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调查,共检测1022名社区居民,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并对216名全日制幼托机构的儿童作蛲虫检测,检测结果,全部阴性。2016-2020年期间共开展重点寄生虫病漏传报检查共352次,结果未发现重点寄生虫病漏报病例。崇明区实施农村改水工作,累計改水受益率已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3%。结论 崇明区相关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加强重点寄生虫监测工作,不断提升监测敏感性。

关键词:重点寄生虫 崇明区 防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R8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1]。上海市曾是重点寄生虫病高流行区,部分人群的感染超过90%,经过不断的努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目前人群的感染已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统战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防治规划》)[2]。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根据《防治规划》的精神,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联合其他9个委办局印发了《上海市贯彻落实<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2016—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因此崇明区开展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终期评估工作,了解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成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一、基本情况

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三岛户籍人口总数为675875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7岁。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辖区内共有16个镇、2个乡;73个居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委员会。包括:绿化镇、三星镇、庙镇、港西镇、建设镇、新河镇、竖新镇、港沿镇、向化镇、中兴镇、陈家镇、城桥镇、堡镇、长兴镇、新村乡、横沙乡。其中区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情况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终期评估方案》的通知要求,崇明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完善了办公室职责、各类人员职责、资料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制度,为项目的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其中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两次重点寄生虫病的调查,由市级财政和中央转移支付分别给予补助,2016年5万元,2018年6.6万元。设有专门寄生虫病检测实验室,目前具有光学显微镜2台、体视显微镜2台及分析天平、冰箱、恒温箱、离心机等检测设备,完全具备检测土源线虫的等重点寄生虫病能力。

三、能力建设情况

1.人员保障

崇明区,面积广,人群散,村民文化水平低,工作难度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有专人负责。全区现有区级综合性医院三所,从事重点寄生虫病兼职人员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所,从事重点寄生虫病兼职人员36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共有从事寄生虫防治人员4人,其中专职1人、兼职人员1名;兼职实验室检测人员2名。各级医疗机构均配备有专兼职人员,均能开展寄生虫病的相关工作,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均能进相关检查工作。

2.人员培训

在2016-2020年上海市开展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期间,崇明区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共专项调查了两次,期间共培训44人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每年至少1次对内部各类医务人员、乡村医生进行重点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的培训。

四、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人群查治病

2016年我区在中兴镇爱国村、港沿镇港沿村、新河镇井亭村、建设镇白玥村、庙镇万安村开展常住居民肝吸虫病监测调查,对1045名社区居民作肝吸虫病检测。

2018年我区在庙镇联益村、向化齐南村、堡镇永和村、长兴创建村、港西协兴村开展常住居民蛔虫、钩虫和鞭虫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调查,对1022名社区居民作蛔虫、钩虫和鞭虫土源性线虫病检测。并在堡镇全日制幼托机构进行蛲虫监测,对216名儿童作蛲虫检测。在二次监测调查中均未发现感染者。(附表1)

2.健康教育及督导检查

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横幅等多种形式,传播重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重点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把重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教给群众,使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调动群众主动参与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2016-2019年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培训2次,共培训业务人员44人次。共开展重点寄生虫病漏传报检查共352次,结果未发现重点寄生虫病漏报病例。

3.安全饮用水、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

崇明区在80年代一开始实施农村改水工作,到1992年统计已基本完成,累计改水受益30.1011万户,73.2414万人,累计改水受益率已达到100%。

农村改厕工作在90年代后期开始试点,至201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2017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2018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2019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8.3%。

五、结果及成效

崇明区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寄生虫调查结果显示,均未发现阳性病例。加强重点寄生虫监测工作,不断提升监测敏感性;并对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相关岗位专业人员每年进行了全覆盖式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合格率达100%。;本区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重点寄生病检测项目已达标至少1项;对中小学生重点人体寄生虫病防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3%。

六、讨论

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综合防治,崇明区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可能导致群众对相关防治知识关注程度较低;其次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机会较少,对相关重点寄生虫病重视程度下降,并可能会导致诊疗水平的降低[3];政府应维持对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投入的力度,落实專线经费,加强相关卫生宣传和培训,确保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4];应加强新发现寄生虫病的监测和培训,尤其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食谱越来越广,由于市场开放,疫区鱼类、活畜及畜产品大量流入非疫区,食品卫生监督难以跟上,加上风行的生、冷、猎奇的饮食方式,使食源性寄生虫病呈上升势头。有可能造成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1):3.

[2]]雷正龙, 王立英. 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主要任务[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1):5.

[3]许隆祺,蒋则孝,余森海,徐淑惠,黄德生,杨书祥,赵贵苏,甘耀成,康庆德,于德江.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虫种的人群感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1):1-7.

[4]孙道宽, 张翠萍. 江苏省金湖县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6-2015年)终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