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红 丁雪珍 吴建芬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到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在家生活護理与家庭康复指导之后,其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脑卒中后遗症;居家生活护理;家庭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导语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紧急,且病情复杂,多数患者在经过科学治疗之后可能会存在后遗症,例如认知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1]。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是目前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在家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2]。将2021年1月到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明确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21年1月到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30岁~85岁,平均(62.30±2.94)岁;观察组年龄30~86岁,平均(62.69±2.88)岁;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比较。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资料不全患者;依从性极低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主要是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反应加强关注。并对患者实施必要口头指导以及非言语指导,使其掌握疾病护理相关内容。
观察组: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
居家生活护理
需要坚持让患者尽量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300ml以上,每隔两到三小时排尿。避免细菌感染。针对存在的尿失禁,需要用到尿布,并定时更换,保持清洁。男性可以用到尿套,将尿液引流到尿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患者实际情况,若是其存在肢体偏瘫无法进食,需要对其实施及时的心理干预,疏导其不良情绪。并提醒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例如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家属需要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并抚摸患者耳垂,使其感受到他人的关注。还需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实施必要饮食指导,制定对应饮食计划,根据患者恢复调整饮食,保障患者获得足够营养支持。
家庭康复训练
由护士联系并随同医生或/康复治疗师到患者家中进行随访,或电话方式知晓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情况,并制定康复计划,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循环赛康复指导,对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进行监督,具体干预措施有:(1)院前进行教育,举办学习班,通过科室公休座谈会的方式或钉钉直播的方式进行康复教育指导,使病人或家属知晓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康复计划,家属也需要掌握脑卒中患者的基本康复技能,(2)个性化康复计划,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肢体活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定时通过电话随访或居家随访,随时跟进康复进程(3)康复指导,主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下列,由家属帮助下完成,每日保证60min以上,指导患者主动参与,各种锻炼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和患者厌烦。(4)家属支持,家属的支持是康复锻炼的关键,帮助建立完善的家庭支持环境,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完成康复计划。
1.3 检查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不满意。一般满意是评分在30到85分之间;非常满意是超过85分;不满意是评分低于30分。护理满意度是一般满意占比率以及非常满意占比率之和。
(2)两组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评分量表为依据,分为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两组生活自理能力。
主要是依据Barthel量表。评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在各个层面上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提高(p<0.05),如表2.
2.3两组生活自理情况
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95.62±3.11)分;对照组Barthel评分为(79.62±3.11)分,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较多患者会存在后遗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恢复速度,应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3-4]。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身上的应用,护理效果相对有限。而居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指导、细节护理,使其不良情绪改善同时,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愿意积极参与家庭康复训练,改善其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而生活中与患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护理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在家生活护理与家庭康复指导之后,其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高彩云.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15(14):105-106.
[2]陈赟, 钟印芹, 张广清,等. 专人管理模式在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1(9):654-656.
[3]]王雪, 洪利.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32(,8):1352-1355.
[4]冯正仪, 张华, 胡永善,等.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 2018,18(14):89-89.
[5]袁红.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28(30):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