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杨梦瑶
每一天清晨,都孕育着新的阳光雨露,每一位学生,都是学校珍视的明日之花!这是一方沃土,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酝酿;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
魅力石小 坚守本心
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始建于1951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2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783人,教学班38个,教师91人,中共党员23人。学校以“做尊重教育,育家园文化”为办学理念,全体教师恪守“一束蓓蕾莫道是他人子弟,满园桃李当看做自己儿孙”的育人理念,落实“谦谦君子、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努力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凝聚合力 薪火相传
石家园街小学党支部在区教体局党组的引领下,以“抓党建促校建,抓党风促校风”为准则,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教师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共驻共建;鼓励党员亮出身份、挂牌上岗、公开承诺,精心打造“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品牌,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为培养“四有好老师”,学校成立“1+1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近年来,学校教师中涌现出德州市最美教师1人,德州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市、区级优秀教师16人,获省市区优质课一等奖60余人次,多人在微课、课件、电教课等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五育并举 内涵发展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德育落脚点和时效性,以主题班队会为重要载体,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童心向党”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重点,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每年的读书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德育新模式,培养“文武双全”的谦谦君子、阳光少年。
学校教学工作坚持“五育并举”,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夯实教学常规管理,落实严、细、实原则,对教学环节中的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评价提出具体要求。立足课堂教学,倡导小组合作,打造“呼吸式人文课堂”,使课堂教学有润物无声的自然朴素,有更新代谢的吐纳沉吸,有彰显生命的鲜活灵动。此外,学校教学工作借助同课异构、赛课等多种讲课活动实现教研互通,切实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以“八个好习惯”为抓手,开发“守望真善美”素养课程体系,具体包含文明礼仪、阅读修身、感恩教育、劳动实践、科技艺术、体育健康六大领域,通过多元丰富的课程滋养,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学生的成长需要,让学生在多元课程里绽放异彩。
学校以“学段教研组”为平台、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引擎,扎实开展业务培训、教学沙龙、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努力营造“名师引领、骨干带头、全员参与”的教科研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有1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已结题;有20多位教师的文章先后在各级媒体发表,多位教师的教科研成果、科研论文获奖。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准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开了设足球、武术、合唱、绘画、航模、机器人等30余种社团活动,组织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兴趣得到了长远发展。
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严格把好道路交通、卫生防疫、用火用电、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关口,定期开展学生安全逃生演练、安全教育活动周、“1530安全教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推进“警校共建”,建立各类预警应急机制,确保校园安全无事故。
学校注重家校共育,坚持“肩并肩共育人”理念。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推行家长驻校制度,设立家长护学岗,开设家长学校,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和“亲子日记工作室”,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人人争做“智慧家长”。
践行使命 寻真致远
近年来,学校在“创品牌、促均衡、提质量、树形象”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先后获得山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德州市教学示范学校、德州市规范化学校、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德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德州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这里是书香满溢的学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园,这里是培养英才的智园,这里是成就未来的家园。下一步,石家园街小学将继续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不忘初心,筑牢学生幸福前行的道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