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急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03-27 05:11:28许瑞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许瑞华

摘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结合“急诊护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急诊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营造更有利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信息技术;急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引言

近年来,突发疾病、意外事故与灾害等逐渐增多,致死率、致残率随之增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除患者的年龄、发病位置、原有疾病等个人因素外,影响院外急救成功率的两大因素是院前急救和救护车到达时间,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及时有效开展院前急救,能为患者、伤者争取生存的时间和减少致残的可能。医学生拥有专业医学背景,遇到突发疾病、意外灾害时,可积极参与施救,承担起院前急救的重要职责。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医学生实际急救知识与技能知晓率偏低、掌握度欠佳、接受培训人数比例低、急救意识淡薄。

1在校医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知晓情况

笔者以某校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部分专业,包括医学影像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精神医学等专业,再随机整群抽取两个班。问卷发放受疫情影响,采用问卷星网上填写问卷与线下填写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调研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96.72%。在校医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总体知晓率为68.33%,平均得分为11.62分。基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知识、外伤知识、常见伤害和灾害逃生知识4个维度的知晓率分别为73.81%,47.53%,75.76%,79.53%,其中常见伤害和灾害逃生知识知晓率最高。

2基于信息技术的急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2.1超星泛亚平台急救护理的完善

学生们和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互动交流的区域针对急救护理的基础知识进行相互的沟通和讨论,加强“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将所有“微课”以及其他相关的网络教学和学习资源优化组合以后上传到“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给更多的“急救护理学”的学生和老师提供教学和学习的参考资料。

2.2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

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能够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掌握各章节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情景模拟培训的实施可对创伤情景进行有效模式,由此更好展现理论知识,使受训者能够有效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情景式教学法确定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使学生的主观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可通过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护士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升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使护士能够依靠发散性思维使不同知识点之间形成记忆链接,由此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除此之外,小组讨论也可使护士的反思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促使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可有效提升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度,并增強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配合创伤急救工作。

2.3 OSCE考核模本在护生急救技能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OSCE,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20世纪90年代初,该考核模式从英国被引入我国,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用于评价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一种标准化考核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护理专业急救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病例设计为基础,解决临床急救问题的考核方式。在校的学习主要是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刻板的模型技能操作,较少接触真实的病例,对病情的多变性和患者的多样性没有确切的认识。该急救考核法通过临床场景的再现,能够更好地向临床角色的转换,护生身临其境,锻炼其在面临突发临床状况时的应急能力,通过真实形象的情景模拟和小组现场急救考核,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整合,缩短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2.4 BOPPPS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建设,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在提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或继续教育提高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对象一般是在职人员,缺乏集中学习的时间,但其有较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能迅速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主动求知、继续学习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线教学的运行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挈机。BOPPPS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技能培训,由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个教学环节构成。BOPPPS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及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对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关键作用。BOPPPS教学模式由导言到总结的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教学设计是一种闭环式的模式。针对成人护理继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学情及授课环境,打破传统教材章节的排序,对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构建新的急救护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划分课程知识模块,教学设计上不应拘于BOPPPS的结构和顺序,如在导入学习任务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及课前预习情况的前测调查结果,确定教学目标,再进入后续的参与式学习及后测,最后通过综合实践任务的实施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课程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严密性、逻辑性,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为后疫情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走向特色化道路奠定基础。

结语

总之,基于信息技术的急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导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及对教学的满意度,为后疫情时代高校护理学专业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汪生梅,王煦,崔杨慧,等.基于BOPPPS模型的急危重症护理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1):67-71.

[2]王洋,鲍金雷,胡佳惠,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2):844-848.

[3]陈肖肖,方建强.后疫情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创新与发展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21(3):1-4.

[4]范丽娜.基于成人培训经验的高校BOPPPS教学模式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2019(7):69-71.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09:36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慕课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