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林
亲子关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游戏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式。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应贴近实际生活,积极开展亲子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亲子游戏的意义分析
亲子游戏是指家长与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性游戏,以子女为主体、父母为主导。目前,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亲子游戏,有助于增进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与感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亲子游戏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新环境,并促使他们在亲子游戏中逐渐认识世界,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此外,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亲子游戏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初步掌握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鍛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质量亲子游戏的实施策略
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笔者以本班家长工作为突破口,探索“三项原则、三种形式”的实施策略。
(一)三项原则,明确亲子游戏的内涵
一是恰到好处的原则。首先,恰到好处地设计主题。在班级主题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所有的主题活动都与家长相关。家长要熟知主题内容,指导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一来,也能增加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其次,恰到好处地安排时间。部分学生活动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师可结合大部分家长的时间提前做好活动安排。二是布置任务的原则。教师要说明任务的意义,充分利用微信群,详细地阐述学生的兴趣点,介绍活动的背景和学生成长的意义等,同时感谢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及时反馈任务的效果,教师要及时总结,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提出表扬,激发他们的兴趣。三是支持引导原则。教师要让家长明白活动的意义,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以“垃圾分类教育周”的任务为例,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完成垃圾分类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也让家长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二)三种形式,打通亲子游戏的沟通渠道
一是家长沙龙,让家长明白自己的作用。学生应在家里和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对家长有亲近的意识,学生与家长多互动,能够领悟更多的生活知识和学习方法。二是组长机制、分组合作,减轻家长负担,材料更加多样性。每学期学校会有若干位家长担任组长,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主要分担的工作是传达任务、组织讨论、确定时间、保证完成任务等。三是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家长助教,提高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家长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文化背景等是重要的资源,教师要有计划性和有针对性地邀请学生家长进教室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以学生学号轮流的方式,人人参与、公平公正,提高主人翁意识。
三、高质量亲子游戏的实施成效
(一)教师理念的改变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各有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能力也都有所不同。亲子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充分体现出不同年龄段活动的差异。以“端午节”的亲子活动为例,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亲子活动可以结合吃、玩、说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对端午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也可以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收集图片,完成一些小手工,如用粽叶作画、制作香囊等。
(二)家长角色的改变
家长的角色要发生改变,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首先,解密式指导。学生家长有着不同的专业特长,能够使亲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特长设计亲子活动,不仅可以顺利开展亲子活动,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实践式支持。准备课程资源仅依靠学校、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本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让亲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集智式参与。家长的支持与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沟通是架起教师和家长关系的心灵之桥。教师要借助“三项原则、三种形式”的理念,让家长愿意倾听、愿意支持、愿意参与、愿意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亲子游戏”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根据不同家长的需求合理安排,让每一次“亲子游戏”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德州市陵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