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被称为欹器的盛酒器具。欹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钭;装了大半酒时,就能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酒若装满了,则一个跟斗翻过去,酒也洒光了。欹器告诉了世人一个不能自满的道理。
齐恒公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就在自己座位的右边放了一个,用以警示自己不能自满。后来,孔子用齐恒公置欹器于座右警示自己的故事来教育弟子,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骄傲自满必然会招来损失。故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
可能是后来这种欹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準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是,就改用铭文来代替欹器放在座位右边了,这也就成了后来名符其实的警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摘自《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