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
摘 要: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自古以来无论在历史、政治、经济上都相较其他少数民族悠久、发达,这便使得一些少数民族的存在感较低,民族认同感不足。但随着文学作品的发展,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大大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增加了各族人民的归属感,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文学;民族认同建构;少数民族;精神文明
从新中国诞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以后,文学作品便成了人们抒发情感、丰富生活的精神食粮。在以汉族文学为主流的文学作品流行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学也将其民族特色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中华民族文学得到了多元化的壮大与发展。民族文学与民族认同感有直接关系,民族文学的出现不仅是加强民族认同感的途径,也具备构建民族认同感的强有力的功能性。
一、民族文学与民族认同建构功能的概念
民族文学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创作发展出带有本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其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本民族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道德、情感和愿望,内容形式包含叙事诗、诗歌、小说等。民族认同构建功能实则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对于国家意义上的民族,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对于该民族本身的认同。
二、民族认同建构在民族文学中的体现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强烈情感的工具,具有优美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有传播发扬文化、凝聚人心的功能。民族文学汇聚本民族特点,将民族文化与当代现实相结合,运用民族语言或文字,展现民族风采,对于民族内部来说,培养其民族文化自信。将民族文学运用通用语言展示,可以让其他民族乃至世界了解到本民族的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有积极意义。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汉族文学在数量和传播程度上均占主体地位,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影响,经济文化处于落后状态,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得少数民族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但随着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重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少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暂露头角。
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不同,民族认同感在大眾文化普及的今天格外重要[1]。民族认同是对民族身份、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等的多重认同,在文学领域主要通过民族文学体现,无论一个民族即使在历史上发展如何,也不能泯灭它的本来的文化和传统。例如作家叶广苓是满清贵族叶赫那拉的后代,是满族人,她将童年记忆与家族历史传统结合,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满族色彩的小说,她的文学作品是对满族这个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满族人民对其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三、民族文学与民族认同建构功能
民族认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几个时期。最开始民族意识薄弱,甚至是无意识,而后到民族意识觉醒、再到民族意识大规模增强,各民族之间对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其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都抱有期待[2]。民族文学作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条有利途径,更是许多民族作家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工具,通过阅读民族文学,各民族人民会深深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这种情感便是民族认同构建的重要一环。将这种情感扩大发散,带动民族整体,在各民族文学百花齐放的今天开拓出独树一帜的风格。
由于民族特殊的文字或语言的限制,其文学作品只在本民族内获得较大传播,应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应转换成通用语言,方便各族人民欣赏、学习和交流,加大此类作品的保护和宣传,让少数民族人民感受到国家对其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各民族的尊重。我国设立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是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学的鼓励,旨在扶植少数民族文学的新人新作。通过该奖项的设立,少数民族文学得到极大传播,对于民族的认同也不限于民族人民自身对本族民族文学的认同,也包含各族人民的共同认同。要想在民族文学中获得民族认同,首先需要民族作家心怀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其次是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民族文化不仅要保留、更要保护,民族作家只有在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下才能书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民族文学将被写进历史,各民族人民也将看到本民族作品流传百世,心中的民族情怀也将一次又一次被唤醒。
总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都做出了艰苦的奋斗,维护民族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仍是永恒不变的时代话题。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关系。要坚决克服两种不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错误倾向,即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或者把本民族文化置于中华文化之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要广泛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丰富形式、创新载体,促使各民族在文学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玛定娜.少数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研究[J].北方文学,2020(36):95-96.
[2]樊义红.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J].民族文学研究,2020,38(0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