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体制下的新的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加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需要有更高的教学质量,为以后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语文学科的学习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始终的学科,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內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外界所需的必要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文化涵养、审美方式、思考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2.1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剖析教材,从中寻找最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有的放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一问,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自己展开思考。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提问学生关于本文的感想,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不专注于学生的思考结果,更关心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2.2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上的语文课堂较为沉闷,学生不爱表达,教师更专注于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调动。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小游戏或者是竞赛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的专注力,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有一个课后口语交际的版块,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模块,让学生尽可能的表达自己。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想一件自己难忘的小事,写成演讲稿,在演讲活动时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此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胆量和见识。
2.3重视课下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应该拘泥于教师的独立培养。教师可以积极和家长沟通联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让家长参与到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活动中,课内课外同时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的任务,由家长带领学生以出门游玩的方式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员,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们沟通交谈,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开拓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认识世界,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2.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式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律意识,容易养成懒散的学习习惯。而“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上课时遵守时间,按时上下课,给学生树立遵守时间的榜样;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写好教案,认真严谨的批改学生作业,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任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耐心的解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良好“核心素养”的养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学习必备的优良品质和核心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彦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困境及培养路径探索[J].学周刊,2019(12).
[2]罗高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路径探讨[J].学周刊,2017(19).
[3]窦桂梅,胡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