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棠
郑而重之翻开台湾诗人杨牧先生的遗著《微尘》,思绪突然回到20多年前,我第一次在香港的“二楼书店”买书,买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北岛的《波动》,还有一本就是杨牧的《星图》。也许是和《看不见的城市》一起读的关系,我至今在印象中仍然把《星图》与前者混淆,归于神秘主义的散文诗一类,虽然两者都镜照当代尘世。
而我至今最喜欢的杨牧作品,依然是少人提及的《星图》。书不在手边,我仍能回忆其令我惊异之处。第一是其清高修远,诗想如在古今苍空中激荡往返;其二是虽然犹如希腊当代诗人埃利蒂斯般的绵密史诗巨构,但依然清新如纪伯伦的哲理小品,也许是因为散文诗的特质给予的制约所致。
“高”和“远”是杨牧给台湾现代诗树立的一个坐标,虽然不教人亲近也导致不少人“学我者死”。《微尘》作为绝唱,固然不可与少壮之作相比,其艰涩和萧瑟,是老人以智慧赢得的酬劳,也可以说是甘苦自知。一如杨牧译的叶慈的诗《睿智随时间》:
“树叶虽然很多,根柢唯一。/青春岁月虚妄的日子里/阳光中我将叶子和花招摇;/如今,且让我枯萎成真理。”
苦吟的结果,并不一定美丽,有的人会从中看到根柢,也有的人只看见枯萎。
杨牧秉持中国古典诗歌里的“苦吟”传统,《微尘》的编印尤其突出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每一首短诗都有多份草稿,每份稿上又有层层叠叠的涂抹修改——比之我曾在花莲东华大学“杨牧书房”所见他一些代表作的手稿,有过之无不及——诗是减法是乘法,是对自己原初灵感的“夺胎换骨”。
不过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草稿使这本只有十余首诗的诗集更加像個迷宫,引人亟欲探究诗人的深心而不得。其实不妨摆脱杨牧作为台湾诗歌史上的强力诗人这一阴影去阅读这些诗——假如写这些诗的人不是杨牧呢?你将如何看待你的束手无措?又假如,这是下世纪的一个AI诗人写的诗呢?
我这样天马行空想象,是因为在诗集的第一首,我就读到了杨牧对自身也许陌生的领域的探询:“那里闪亮/发光的何尝不是我们前生路过/留下的痕迹,不安的数位/寄居的壳”——前半句是杨牧式的肯定,后半句我却读到了对《攻壳机动队》的指涉!
循著这样的思路寻找下去,下一首《冷风》里思想着;“照见谁颠覆的指纹/无限犹豫”,再次让我想到《银翼杀手》等关于人工智能觉醒的赛博朋克作品。甚至《怀古》一首对“古意”的解构,也是赛博朋克化的:“所有动作都按照/古典程序完成了,缜密的解构/包容在精准的辞藻里,洪流在/乱石菅茅田彳亍”,让你想象洪流彳亍乃散落的程序本身,就像《黑客帝国》里的虚拟现实一样随时分崩离析。
如此说来,“杨牧”的反复修改还是“苦吟”传统吗?还是AI对人类行为的伪造?——好吧,再虚构下去就对诗人不敬了,我这样做,第一是要说明读诗可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第二,也是想象杨牧先生本身并不一如研究他的人那样拘泥于学院的法度,说不定他自己也真想过从迎面而来的数位未来世界中寻找诗想空间的突破呢?
绝唱即重启,虽然杨牧先生作为肉身之人已经不可能从新的起点写下去,他自己也坦然以“一心化微尘”面对生之大化。
“犹豫的渡头──忽然就在岸这一边看到对方倒影/翻绉的水里强烈震颠摇著/或许,早已经发生过了/一心化微尘”
这里面是非常忠实的对生之重省,他毫不回避对生命中渐渐扩大的暗黑的恐惧(在其他诗作中他也多次流露与暗黑共处的勇气和敬畏),但最后如此透明,让我认定“一心”是“孤心”,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思。
微尘呼应的,是星图,不是神祇。在杨牧最后的告白中,我看见了一个人的了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