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3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工厂设立“泡泡”以度过疫情封闭管理期眼下(面对疫情),中国各地的制造商正准备让其工厂作为高度隔离的“泡泡”来运行,以使它们即使在严格的疫情封闭管理期间也能继续运行好几周。在此之前,一些工厂已经取得类似成功——尽管中国多地正经历疫情,但过去两个月来,这些工厂一直保持着生产状态。
在中国南方的制造业中心东莞和科技中心深圳,近来实施的封闭管理措施令许多工厂停工,进一步影响本已不堪重负的全球供应链。即便如此,这两个城市所在的广东省的一些工厂,依然能够获得运行许可——只要工人不离开他们的厂区即可,其实就是要求这些工厂像隔离的“泡泡”那样运行。
例如,全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Bosch Unipoint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工厂仍然能保持生产,因为在本月为期一周的疫情封闭管理期间,约200名工人同意在厂区宿舍内生活。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马尔科・摩利亚说:“他们努力帮助公司在这周继续运营的举动非常了不起”。他还表示,在此次疫情封闭管理前,该厂就与最重要的供应商合作以储备必要材料,“人们打电话询问我们如何仍然能够保持生产”。如今,该公司已在其位于中国其他城市的工厂开展类似准备工作,以配合未来有可能实施的疫情封闭管理。摩利亚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储备原材料并为员工安排床位以未雨绸缪”。
位于广东的另一家制造商的总经理表示,目前该公司正确保其分布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工厂配备足够的住宿设施,以使工人即使在当地实行封闭管理期间也不需要离开厂区。该公司也在储备原材料和其他相关物资。“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蔓延,如果在厂内备有宿舍和原材料,就能利用这些条件保持继续生产”,这位总经理如是说。
近几周来自中国许多地方的工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和视频,分享他们在当地疫情封闭管理期间的厂内生活。“在不同省市,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都有可能加剧,而封闭管理将会减缓或中断生产”,香港科技大学供应链专家张吉龄(音)说,“工厂需要进行长期规划以降低风险”。
很多制造商也在寻找其他创意解决方案,来缓解疫情影响。深圳某发动机配件制造商的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正尝试设立自己的核酸检测点。在已对个别小区实行局部封闭措施的上海市,一些工人选择在厂内过夜,以确保能继续上班并获得报酬。(作者普丽姆罗斯・里奥丹等,崔晓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