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
古老的淮河流域,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曾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但自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便水旱灾害连绵。“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道出了淮河两岸人民数百年的无奈与辛酸。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治水事业,确定新中国治理大江大河的第一仗是治理淮河。当年治淮上中下游统筹兼顾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和苦干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对今天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以工代赈 发动群众
淮河地处中国腹心地带,全流域27万平方公里,跨豫、鄂、皖、苏、鲁五省的40个地级市、181个县(市、区),蜿蜒东入大海。这里又是中国的粮仓,以不足全国2.8%的土地面积,产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3%的粮食,养育着占全国1/8的人口,治淮的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是根治淮河的开局之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临着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抗美援朝、打击国民党残余势力等重大政治经济军事任务,党中央提出了以工代赈,发动群众的号召。
1949年夏,淮河下游地区全境解放,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淮阴地区,当年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苏北区党委立即把包括淮阴在内的苏北严重灾情报告中央。毛泽东和周恩来联名签发回电指示:“我们对在革命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苏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灾苦难,负有拯救的严重责任。要全力组织人民生产自救,以工代赈,发动群众,积极着手兴修水利,以消除历史上遗留的祸患。”
10月,苏北区党委、苏北行署和苏北军区司令部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对淮河下游治水的批示精神,联合发出了《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与水利专家,经过反复勘查论证,形成了苏北治水第一仗——淮阴地区境内的“导沂(河)整沭(河)”工程方案,在淮北平原上开挖一条横贯东西的淮河、沂河洪水入海道——新沂河。据时任苏北行署主任、后任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回忆,1950年春,导沂工程“已经开工了,上上下下对这个工程仍存在着不同意见,经费也难以落实。整个工程骑虎难下。曾山同志派钱正英来实地进行了考察。钱正英向华东局汇报说:‘有些枝节上的缺点,但整个工程方案是对的。’华东局又派钱正英进京,由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带着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亲自批准了这项工程”。与此同时,周恩来转请董必武副总理批拨以工代赈大米1500万公斤,支持工程建设。
毛泽东、周恩来的关心与支持,大大鼓舞了参加“导沂整沭”工程的淮阴70万名干部群众。他们挑担推车,奔赴新沂河工地,日夜奋战,展开了一场淮河下游地区大规模治水的治淮前哨战。6个月的时间,共完成土石方3645万立方米,采用“筑堤、束水、漫滩”的排洪方式,开挖了一条长183公里、泄洪流量3500立方米/秒的洪水入海新通道,抗击了当年过境洪水五次洪峰的袭击,保障了淮北地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这是全面治理淮河前在淮河下游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全面治淮提供了重要经验。
统筹兼顾 标本兼施
纵观历史,治淮之难在于所涉地区对治淮的认识、立场、方略难以趋同。淮河流域的几个省在治水问题上有排水和蓄水之争。如果各地只顾自身局部利益,各自为政,根治淮河是不可能的。
1949年夏,长江和淮河堤防决口,江、浙、沪的海堤在台风袭击下几乎全线崩溃。次年6月淮河两次大决口后,周恩来两次主持政务会议讨论治淮。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报告淮河严重灾情后,周恩来严肃地说:“水灾是非治不可。如果土地不洪就旱,那就土改了也没用。”他随后提出了治淮“五项原则”:统筹兼顾,标本兼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期完成,加紧进行;集中领导,分工负责;以工代赈,重点治淮。
周恩来强调要根据淮河实际情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统筹全局,明确指出治淮总的方向是上游蓄水,中游蓄泄并重,下游以泄为主。从水量的处理来说,主要还是泄水;治水计划,上下游的利益都要照顾到,并且还应有利于灌溉农田,上游蓄水库注意配合发电,下游注意航运。
1950年7月,毛泽东就根治淮河问题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請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
根据毛泽东根治淮河的指示精神,周恩来参加了水利部召开的多次治淮会议,听取汇报,针对会上发生的蓄泄之争和苏、皖、豫三省存在的严重分歧,就治淮工作的方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8月,毛泽东再次批示,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按照毛泽东的批示,周恩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细致做好协调工作,亲自落实了治淮经费和任务分配。
9月2日,周恩来又约董必武、薄一波和傅作义等人开会,研究治淮计划。会议决定:“(一)治淮必须要江苏(苏北)、安徽(皖北)、河南三省(区)同时动手,做到专家、群众和政府三者结合,新式专家和土式专家相结合。(二)到九月底订出动员和勘探的具体计划,十月动工。以三年为期,根除淮河水患。”
蓄泄兼筹 团结治淮
1950年10月1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会议讨论通过,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下简称《决定》)。《决定》把握治淮客观规律,进一步阐明“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和“三省共保,三省一齐动手”的团结治淮原则,规定了步骤、机构及豫皖苏三省(区)配合、工程经费、以工代赈等事项,解决了蓄洪与泄洪、上游与下游、远期与近期、除害与兴利等一系列问题,对淮北大堤、运河堤防和入海水道等大型骨干工程也作了原则性部署。
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为根治淮河而斗争》的社论。淮河流域人民,特别是皖北、苏北的重灾区人民积极拥护《决定》,把治淮看作战胜洪涝灾害的第二次解放,积极备粮、备工具,决心“不做水奴隶,要做水主人”。
1951年5月,邵力子为团长的“中央治淮视察团”把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锦旗分别送给国家淮委和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对治淮进行了进一步的大发动。依据当时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和中国专家王元颐等的建议,把修建苏北灌溉总渠作为苏北治淮第一仗。
当时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入朝作战初期,中央财政和物资比较紧张。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积极支持这项工程。中央批给大米5000万公斤,支持灌溉总渠的兴建。包括淮阴、盐城、南通、泰州、扬州在内的苏北人民不负党中央厚望,72万名民工,以83个晴天,与冰冻、淤泥、砂礓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1952年5月的洪涝、旱灾之前,开成了一条西至洪泽湖畔、东至黄海之滨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
据治淮委员会史料记载,遵照1950年毛泽东“根本导淮”的批示精神,从1949年到1989年国家投入治淮专项资金达92亿多元,完成土石方80多亿立方米。修建了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灌区和农田灌溉工程,使全流域的灌溉面积由2000万亩发展到1.1亿亩。徐淮地区水稻面积从200多万亩稳定发展到1000万亩左右。就连淮安北乡的农民也种上了水稻,吃上了大米,日子越过越好,苏北人民的梦想成真,周恩来当年的预言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