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力 张婧欣 曹圆媛
绿色低碳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鲜明特征。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给江苏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增强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技术绿色低碳竞争态势
从国际来看,欧美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和国家积极谋划面向未来的低碳零碳产业技术体系布局。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和新工业战略,谋划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全方位低碳改造,将低碳化和数字化嵌入欧洲工业核心,建设“清洁氢联盟”“低碳工业联盟”“原材料联盟”等重要项目。英国提出绿色工业革命10点计划,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氢能、先进核电、电动汽车等产业。美国提出到2035年电力完全脱碳、终端清洁能源替代、节能与提高能效、减少其它温室气体和规模化移除5大关键举措。日本提出绿色增长的14个关键产业,包括海上风电、氨燃料、氢能、核能、汽车和蓄电池、半导体和通信等。
从国内来看,兄弟省市也都在加速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布局。浙江率先出台省级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标识政策,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先进;率先发布双碳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了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创新主体、高端人才、示范引领、开放合作八大工程。广东提出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上海启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科研布局,围绕前沿颠覆性技术、新型能源技术、产业低碳零碳技术等专题组织研究。江苏2020年初就提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2021年底启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重点支持前沿基础、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农业农村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示范和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
总体来看,绿色低碳已成为国际国内产业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江苏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需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切实提升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
充分明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竞争关键点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内在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亟须我们加强战略思维,准确把握产业竞争关键点。
全球绿色经贸规则适应能力。“十四五”是全球绿色贸易规则加速形成期,碳排放空间稀缺有价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在全球绿色贸易规则上,欧盟出台“碳边界调整机制”政策,计划2026年开始对钢铁、水泥等5类进口商品征税;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产品低碳认证、碳标识要求,成为市场准入门槛。在全球绿色供应链规则上,苹果、特斯拉等国际领先品牌企业都在实行绿色采购,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碳足迹认证报告。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规则(ESG)上,ESG规则已逐步成为国际流行投资理念和国际商务限制的理由。
低碳零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需要科技引领支撑。基础研究方面,欧美国家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对战略性基础研究给予支持,如欧洲地平线计划、美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计划等。产业“卡脖子”技术装备方面,风电的主轴承、集成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核心技术,都需要自主创新、攻坚突破。高科技产业链韧性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的芯片和IGBT器件(电力电器件)等需要增强产业链备份、修复能力和进口产品替代能力。
产业链精准布局谋划能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全球产业链的再调整和新一轮布局,需要积极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产业路线选择方面,绿色低碳新兴行业的技术路线多、成本变化快、不确定性强,要根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优化布局。制造业与高端服务融合方面,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推动绿色新兴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联动发展,实现由低附加值的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自主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转变。“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要巩固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中的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重要中间产品、工业软件系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培养更多像远景风电智慧系统、南高齿风电齿轮箱、中天科技海缆等单项冠军。
关键脱碳资源配置能力。从生产端和消费端看,核心脱碳资源在于战略性矿产资源和绿色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光伏、风电、电动车、储能、氢能等绿色新兴产业对锂、钴、锰、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巨大,世界银行预计到2050年上述矿产全球需求会增长500%,但其资源储量有限,市场规模、价格和产地差异大,生产和加工高度集中,这要求江苏企业要提升资源布局和危机意识。绿色能源资源方面,碳达峰碳中和将激发绿色能源消费需求,新能源指标将成为和土地指标一样的产业布局和项目落地必备要素;未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中远海风电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需形成有序开发良性格局。
科学谋划提升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需加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谋划,抓紧研判、积极应对,为江苏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技术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
主动对标国际绿色经贸规则。实施低碳认证推广和低碳标准能力提升行动,对标国际先进,构建江苏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引导外贸、能源密集行业进行产品碳足迹认证,加强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强化绿色标准制定权。实施绿色供应链示范行动,鼓励重点出口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实行全流程碳减排管理。实施新型绿色壁垒风险预警行动,针对部分重点行业,进行压力测试和预案研究,及时预警风险。
统筹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覆盖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攻关体制机制,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化高效光伏电池、储能材料、绿氢制备等基础研究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构建绿色低碳主题的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联盟、众创空间等产业创新生态。组织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打牢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的基础。
积极构建关键矿产资源高效管理体系。建立重要资源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关键矿产资源高效管理体系。加强战略资源综合评估,建立关键矿产和原材料的供需、价格的分析评估机制,完善采购、储备和替代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去海外或西部地区投资上游矿产资源资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大矿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材料替代和材料效率方面研发力度,提升关键矿产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水平。
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标识和消纳考核制度,进一步扩大绿色电力交易范围,积极开发绿色电力消费场景,开拓绿色电力在重大项目落地保障中的应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新能源用地、用海需求,为新能源开发利用预留空间。积极推动中西部新能源投资开发的结对共建,拓展江苏的新能源“飞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