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2022-03-26 11:15时勇
群众 2022年4期
关键词:涟水干部基层

时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涟水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勇担“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使命任务,坚持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融互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优势、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执行力,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夯实战斗堡垒,擦亮乡村振兴“最亮底色”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涟水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耦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锻造头雁队伍。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村干部队伍专职化专业化建设,出台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十九条意见,实行专职村干部入额管理“七步流程法”和“三岗二十一级”薪酬晋升机制,打破村干部晋升“天花板”,常态化选拔推荐优秀村(社区)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千人计划”,启动“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计划,有效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

嚴密组织体系。出台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实施意见,分类制定农村、城市社区等7个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配置组织设置、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等6项共性标准、N项个性要求,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体系。实施村(社区)党组织分类定级管理,持续推进基层党建网络与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在全县979个“网格党支部”设立网格党建工作站,配置网格员、辅警、法律顾问等,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基层党建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全过程。

激活振兴动力。实施“抓党建促‘双增’计划”,推广产业发展型、资产盘活型、“飞地”抱团型等壮大村集体经济“七种模式”,持续推行“党支部+农业龙头企业”“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协会”等模式。截至2021年底,全县村集体平均收入达37.74万元、增长30%左右。紧盯组织振兴,创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多元做单”的“四单”机制,围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精神文化、科技推广、知识普及等不同专题,常态化开展惠民活动。

聚焦关键少数,锻造乡村振兴“最强战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涟水县始终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通过精挑细选、精准施训、精心培育,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骨干队伍。

突出政治标准,配强班子骨干。延伸拓展政治素质考察,着力强化镇街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坚持“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以结构不断优化促进镇街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提升。紧盯乡村人才短板弱项,明确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换届考察重要内容,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提拔重用“三农”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71名,择优选配“五方面人员”12名,镇领导班子中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比例提高至91.2%,乡村振兴“一线作战部”功能更强、结构更优。

突出培养激励,提振队伍活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专业能力精准化培训,努力提升干部专业能力。近年来,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网上专题培训已实现科级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扶贫干部全覆盖。全面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干部“暖心”计划,为冲锋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及时传递组织关怀。

突出薪火相传,培优年轻干部。加大乡镇公务员招录力度,注重向涉农、经济、规划等专业型干部倾斜,持续提升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比例。过去三年共招录195名乡镇公务员,占全县招录公务员总数的51%。近年来,先后选派百余名乡镇年轻干部赴乡村振兴有关岗位墩苗历练,全面掌握年轻干部有关情况,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配套措施。

抓实重点工作,谱写乡村振兴“最美篇章”

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农村的方方面面。涟水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为统揽,以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在全局中谋划、在重点上攻坚,多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强化项目攻坚,做优产业特色。坚决破除“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为引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种养为支撑,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现代高效农业,创成2021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芦笋设施栽培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红窑镇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高沟镇胡窑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强化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房改善项目18个,建成韩陈村、墩南村、法华村等8个绿美村庄、85个美丽宜居村庄,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涟水港二期等重点项目通航达效,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获得全省5A等次。统筹推进大气、土壤、水环境治理工作,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考核全市第一,超额完成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强化创新赋能,提升治理水平。鼓励基层在社会治理、集体增收、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组建263个村企党建结对,互派367名党建联络员,构建村企对接常态化推进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创新开展“人口地图”工程,准确掌握辖区内人口数量、类别、实际居住地等数据,实现以房找人、查房知人。大力推动乡村治理“五治”工程,全力推进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集聚人才资源,构建乡村振兴“最实支撑”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涟水立足县情实际,强化“一盘棋”思维,切准需求、笃定目标、创新机制,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把关定向,下好“先手棋”。突出规划引领,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县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科学定位、系统谋划。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乡村人才工作格局。强化考核驱动,把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纳入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坚持项目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引育并举,做大“基本盘”。启动实施“涟水乡贤人才回归工程”,动员、吸引更多乡贤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围绕“做强产业、做精工艺、做大品牌”目标,推进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进一步做大做强优质食味稻米、青芦笋、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培育省乡土“三带”人才31人,新申报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5个,新增创业项目231个,带富群众6万余人。积极向高校院所借智借力,深化与高校院所对接交流,定向委培13名省“定制村官”。

优化服务,办好“关键事”。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加快载体创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舞台,构建乡村人才进入基层治理队伍绿色通道,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工巧匠浮出水面,让乡村人才“香”起来。建立人才跟踪帮扶机制,为优秀乡村人才发放“人才服务卡”,在人才创业融资、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提高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打造属于涟水自己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作者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涟水干部基层
涟水五岛湖:采荷入梦 掬水听禅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就恋这一方热土
走基层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