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交互的城市广场景观活力提升设计研究

2022-03-26 11:14王沁菲徐文廷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2期

王沁菲 徐文廷

【摘要】城市广场是资本和文化聚集的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景观设计领域也呈现多样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广场景观设施已成为代表一个城市的样貌。交互景观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沉浸感强的设计种类,然而交互景观设计装置在国内还是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多感官设计融入互动式景观装置中,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为不同的人群考虑,使人们更加能感受到设计中的人性化。而互动式景观装置在融入景观场地时,更加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将城市广场作为承载人和自然的连接桥梁,通过交互设计的手段,使人们在城市广场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与参与感,进一步提升景观活力,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感受人与人的温度、城市的温度。

【关键词】交互景观;景观活力;城市广场;多感官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4.016

1、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在保护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将互动性景观装置引入城市公园中,来满足现代都市人对精神层面的复杂需求,以此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城市广场是承载人们活动和一个城市经济文化的载体,城市的广场分类有多种,从性质上来分类大致概括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与商业广场这五类。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在设计城市广场的过程中通过多感官交互建立与人的联系,丰富并探索人和景观之间的尺度与关系。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支撑互动式景观的多元化形式,提高景观场地的活力度。在如今疫情的大环境下,探究更多的交互方式的可能,并为后继研究提供铺垫作用。

2、交互理论概念

交互,指替换着;互相;彼此。早在《京氏易传·震》中就有关于交互概念的体现:“震分阴阳,交互用事。”在现代,交互设计一般是指设计人工系统行为的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互个体之间的通信内容和结构,以便它们能够相互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的。1984 年,IDEO 的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第一次提出了交互设计的理念,并逐渐吸引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

早些年约翰·O·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就提出:“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景观体验的过程”。景观设计是注重体验的设计,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也指出,人们在城市场景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者,而是人与人,人与景都能作为场景的组成部分,融入城市环境中。可见城市景观与人不应该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而如何提升景观与人的交互深度,让人更加理解感受景观所传达的文化,设计师运用的一些交互手段变得尤为重要,而多感官设计的融入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3、城市广场中人的功能需求

一个城市广场的受众主体是人,不同的人的需求则是设计师在设计观察的重点。如何提高城市景观的活力度,就要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出发,设计出人们愿意光顾的场所。在城市广场多感官交互设计中可参考此理论根据人的不同等级的需求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笔者将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之结合总结出人在城市景观中的几种心理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在城市广场多感官交互设计中可参考此理论根据人的不同等级的需求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笔者将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之结合总结出人在城市景观中的几种心理需求。

城市的人口大致分为常住居民、暂住居民、游客这三种。而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往往取决于每个人的行为目的。

在生理需求这方面需要满足场地最基本的功能性问题,在场地中各种功能是否完善,洗手间的设置,入口区、休憩区、活动区是否合理规划,停车场的设计是否能容纳汽车的数量等,这些都是我们考虑设计中生理需求的基本问题。场地的安全性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这是所有层次需要的基础,而城市广场是人们大量聚集的场所,因此,城市广场应该把所有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降低,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人们才会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次在广场中的安全性的需要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表现为交谈、休息中对周围空间围合感的需求及听觉上减少噪声干扰的需求。

而从更深的需求层次来说,参与社会性活动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们需要获得尊重并且找到自我价值。如图1所示,就城市常住居民而言,他们的目标是希望暂住居民和游客能认可当地文化,而自身也能获得对当地文化的自信,完成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但是一旦常住居民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环境遭受到外来居民的破坏,该部分居民会对外来居民甚至是城市管理者产生反感情绪(海南三亚是一个典型例子),因此大部分常住居民在寻找本土文化浓重的城市建筑,希望保留当地的文化习俗,因此我们在设计交互性装置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浓厚当地特色文化的装置,在对游客展示当地文化的同时,不但可以吸引他们,同时也让城市常驻居民产生了文化自豪感。对于城市暂住居民来说,他们因为个人原因来城市暂住,他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努力提升自我生活水平,同时处于适应人文环境的过程当中,他们对于城市建筑的综合价值要求更高,更倾向于需求理论中基础的期望。对于城市游客而言,他们目的是为了欣赏、体验的城市文化,因此他們会更多关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城市建筑。因此在设计城市广场的时候要注意这三种人的特征与需求,从而提升广场的景观活力度。

4、多感官的交互景观设计方法

当我们进入一个景观场景时,首先带来最直观的是迅速充斥五感的各种感受。华丽或素雅的景观给视觉上带来的冲击和印象,水流和音乐带给人的享受,季节性特有的花香带给人某个时期地点特定的回忆,伸出手触摸到冰凉或柔软的物体给人带来的惊喜感受。而由身体的感觉器官产生的行为,是由体验者自身的多重感官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景观中的空间与尺度、材料与色彩,都是由体验者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以及皮肤共同感受出来的。体验者以视觉感官、听觉感官、触觉感官、嗅觉感官觉等主要感官要素与景观进行交流,进而实现人与景观互动交流,而上面所述的多重感官特性即为本文的多感官体验要素。因此在我们设计互动式景观时可以通过多感官互动式景观来完成。

多感官设计也可称之为五感设计,是将人的五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五感”就是形、声、闻、味、触,这一概念是由佛教中“五根”的概念演变而来。人体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五种感觉器官在佛教中称为“五根”。人在景观中的感受是互动的感受、立体的感受、综合的感受,同时也是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嗅觉感官、味觉感官、触觉感官综合作用的结果。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将人的五官感觉在景观中运用,提高人对景观体验的舒适性、参与性,这一理念就是五感设计的基本理念。

4.1视觉感官

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景观设计最早是从对视觉美学上的理解开始。长久以来,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依赖超过了对其他几个感官要素。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主要都是通过眼睛捕获,人的视觉感官给体验者传达着最迅速的信息,表达着最直观的感受。我国自古就有较多的关于视觉景观的研究,比如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手法(即:对景、借景、障景、隔景、夹景和框景)。近年来视觉景观的研究方向不止是对园林景观的配色和特殊性,色彩效应等方面的分析,还注重了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暗示,以及光影对视觉的影响,日照对景观植物色彩视觉的影响研究。

4.2听觉感官

源于“1929 年芬兰地理学家格兰诺提出声景观概念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音乐家莫瑞·谢弗创新提出声景学概念,将声景学纳为艺术概念,并创建了世界声景计划组织, 开创了声音设计研究学派, 被视为听觉设计的鼻祖。在舒费尔于1977年出版的《Ear Cleaning》一书中, 也提到了“声音景观”的理论。舒费尔将环境中具有正面价值的声音称为“环境的音乐”,当这些声音与小区或参观景点,如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与文化相关活动的声音结合时,便成为“声音地标”如图2。而在景观环境中的声音往往分为人为音和自然音这两类区分,人为音就是由设计师自行设计出来加入到景观场地或是当地的文化特有的声音,例如寺庙的撞钟声、音乐喷泉、市场的嘈杂声等。自然音就是大自然中的声音,例如水流和瀑布的声音、动物的叫声、风吹过时树叶的沙沙声等。

4.3嗅觉感官

在《园治》中,计成对植物的选择主张“重于香而轻于色”,可以证明植物的气味提升了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色。在我们设计场地的过程中气味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气味在景观中可以让游客与景观环境产生互动体验,不同的气味对体验者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会对人起到精神振奋的作用,有时会有镇定情绪的作用。以嗅觉为基础营造景象记忆的方法,在交互景观设计中也是常见的方法。有时候我们闻到某种气味的时候会莫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科学上来说这是因为神经信号沿着数千个神经纤维,一路被传递到位于大脑额叶的嗅球,并在这里被加工处理。同时,检测气味的过程会唤起大脑深层区域的记忆。比如当我们闻到浓浓的桂花香,就可以回忆起南方9月时的开学季,当时校园的桂花竞相开放,读书时的回忆仿佛历历在目一般。

4.4触觉感官

在我国,触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真正开始是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盲道的产生引发了对触觉感官的第一次探讨。之后的触觉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人体工程学、材料学方面设计研究。到了 21 世纪,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师们开始关注特殊人群,探索能够激发人内在的感知能力的景观。随着多感官体验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师注意到了儿童的触觉感知需求, 由于儿童好动和具有好奇心的缘故,儿童活动更喜欢贴近于地面进行娱乐活动,通过接触地面满足自己研究自然的好奇心态。随后景观环境的设计越来越多的满足了触觉需求。

触觉通过人体接触感觉目标,可以真切的获得关于景观实体的细微信息:外形、温度、重量的触感。体验者在触摸植物、石材、水面时,总会感受出或者柔软或者坚硬或者清凉的触觉感受。不同的材质在手掌、十指间,身体、皮肤甚至是足下的感受下会体验出不一样的感受。像木材温暖的手感、钢铁的坚硬感受、玻璃平滑的触觉、岩石的粗糙质地。有时触觉还能体验到感官体验之外的意义,比如说触摸红砖墙上磨损砖角时会让人产生触摸历史的感觉。在互动景观的设计中,综合的运用这些不同触觉感受的设计元素,将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刺激感受。

4.5味觉感官

在很多时候,我们去一个新的地方,总会不自主的闻空气中的味道,例如海边咸湿的空气会让人想起新鲜的海鲜,街边小摊橘子的香气会让人想起秋天果实给人带来的汁水充盈的口感。在设计景观场地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加一些味蕾上的刺激让我们的整个旅途更加生动。

而饮食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是密不可分的,章俊华教授在其论著 《Landscape 思潮》中写道:“园林景观的味觉刺激感受是通过景观环境的体验行为和饮食活动相结合来实现的,在饮食行为需要的特定环境中,其氛围特征应适合饮食行为的感受”。可看出在特定的地点去品尝不同的美食能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都能给予互动体验更深一层的感受。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体验旅游,让游客们从种植、培育、生产、出售全过程参与,品尝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增加了观赏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体验性。

玉川酒庄(Jade Valley)由知名建筑师马清运先生创立于 2000 年,酒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的秦岭山脉北川山麓,。此处整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使玉川酒庄能够集葡萄酒等果酒种植酿造、旅游观光、精品酒店等多重业态,同时玉川酒庄在发展的同时,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将葡萄酒旅游作为其旅游活动的选择方向。游客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参与葡萄酒酿制的过程,包括感受自然风光、采摘和分捻葡萄、葡萄榨汁、葡萄酒熟成。在观赏的同时,体验当地的文化,又能品尝到特有的美食,让每个参观者都能流连忘返,同时也给体验者带来了无限互动的乐趣。

总结:

每一个景观场地服务的主体都是人,想要提高一个城市的景观活力度,设计师应该提供给人舒适、安全、健康的空间,也更应该传递美好。城市广场承载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风土人情,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传达的内容和功能,不要一味的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美感。本文的多感官设计是从人的五感开始论述的,通过五感的全方面感知融入互动景观场景,使人们在景观场地游览的时候增加更的体验感、沉浸感,获得自我尊重和满足,同时也能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全身心体会景观场地给人带来的多重感受,使游客能获得更多深层次的体会。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初心。

参考文献:

[1]王尉.交互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長春工业大学,2020.

[2]许凡.交互理念下的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景观改造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刘天择.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以盐城市大洋湾城市公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0.

[4]陈明志.生态声音互动装置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J].演绎科技,2010,(48):15-21.

[5]张志鹏,方兴.“交互视角”下多元化发展的城市建筑探究——以武汉的建筑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20,(08):94-96.

[6]张煜子.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沁菲(1997.3.31),性别:女,籍贯:江西新余,民族:汉,最高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通讯作者:徐文廷(1984.09-),性别:男,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市,民族:汉,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目前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景观理论及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