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宇
高校音乐教育十分注重采用教师演示、学生重复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相对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弱化了职业发展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高音乐教育质量。音乐教师需要系统剖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和特征,建构系统化的音乐教学方案。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他整合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将舞蹈、音乐融合起来,重点强调节奏,为动作、语言、音乐的交流搭建起一个桥梁,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十分关注人本主义理念和原本性音乐理念,注重激发学生本能的音乐情感,而不是纯粹讲授课程内容。在思想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音乐的“原始性”本质,提倡教师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内容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从学生出发,选择符合学生性格与心理特征、适应学生理解与接受特点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音乐学习活动;在方法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初衷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最终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世界各地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教学方法。这也意味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展开深入研究和系统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内涵是“原本性”。他强调:“原本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舞蹈、动作、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此处的“原本性”音乐也被视为“元素性”音乐,是指初始、开端、纯粹的音乐形态,犹如初生婴儿对于大自然的新鲜感,因此原本性音乐教育活动最契合学生的天性、认知与接受特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特征强调教师要融动作、舞蹈、语言为一体来开展音乐教育活动,让学生顺利融入其中来感受、认知和接受音乐。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语言,通过学生的名字、简单的音乐、节奏性的口令来启发学生掌握音乐节奏韵律,继而再慢慢学习复杂的音符时值与节奏;通过大自然中鸟儿的声音来启发学生学习嗓音旋律,从单音过渡到下三度双音,再进入到调性音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原本性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性、即兴性与实践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十分注重贯彻人本思想,要求音乐教育活动要体现人文精神,从学生的本能本性开始,打破单纯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专业培养理念,形成符合学生天性特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体系。奥尔夫认为,音乐创作与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优质音乐教育的前提是优秀的个人教育,并将此种思想贯穿在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之中。这意味着音乐教育首先表现为人的教育,只有重视育人,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联想、想象与创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学生由此在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创造与表达素养的同时,也形成了自爱、自强、自信与自律的人格修养。这恰恰符合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工作的要求,也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等,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创作音乐,表达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即兴发挥”上。奥尔夫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方式是即兴引导,让学生捕捉创作与表达的灵感,诠释学生最真实的内心情感,从而一方面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技能方法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师在动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声势之后,便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音色、意蕴特征来自主创编动作,根据音乐来进行即兴声势伴奏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认知与表达能力,实现对所学音乐知识的实操性、自我性应用,从知识学习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
奥尔夫认为,音乐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艺术形式,而是与其他文化艺术的形式和内涵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综合了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甚至是文学等诸多学科门类,融会贯通相关的知识内容,所有的音乐、歌谣、舞蹈、动作、游戏、文学叙事都可以出现在课堂之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和强烈的兴趣感,从而在辅助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绘画、戏剧与文学方面的素养,提高综合素养,这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认知、理解、接受与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节奏来朗读歌词内容,既培养了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塑造了学生的情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表现出的“综合性”特征,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单纯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局限,它关注综合性知识内容,采取综合性教学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观念与修养,使其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位、有内涵的人,由此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表演与创作者。
音乐艺术具有丰富的技巧与抽象的内涵,常规的教师演示、学生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产生排斥抵触的学习心理,降低了音乐学习效率,不利于其长期持续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首要价值便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一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原本性特征,强调音乐教师必须从学生性格、心理、情感以及认知特征和接受能力的角度来建构音乐教学内容、设计音乐教学方法、制订音乐教学方案,以保证音乐教学工作能够契合学生天性,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二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人本性特征,要求在音乐教学内容之中加入一些人格修养、道德素养、价值观念、情感修养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认识到音乐学习给个人成长带来的重要价值,产生强烈的音乐学习获得感与成就感,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三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综合性特征,引入了语言、舞蹈、文学等多方面内容,改变了纯粹音乐知识和技能抽象、枯燥、乏味的问题,使学生在美的、丰富的、趣味的体验中学习、掌握和应用音乐知识,从而产生强烈的音乐学习兴趣。
高校音乐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促使学生未来从事音乐创作与表演方面的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高校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这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首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基础层面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原本性、人本性、综合性等角度来创新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轻松愉悦体验,催生强烈的价值感与获得感认识,从而减轻对于音乐艺术抽象、辛苦、乏味的学习体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音乐学习活动。这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其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表现出综合性特征,全面引入了语言、舞蹈、绘画、文学方面的知识,大大拓展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看似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实则都是为了辅助学生的音乐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要求音乐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氛围,引入互动教学方式,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具备了丰富的音乐知识、专业的音乐技能、高水平的表演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从音乐表演上升到音乐创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艺术家,拓展个人的音乐艺术生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普遍存在着“重输出而轻创造”的问题,即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现有的音乐理论和技能,训练和表演已有的音乐作品,相对忽视培养学生独立创作音乐作品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借助音乐来表达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思想与审美体验,从而也就无法写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也就很难真正形成个人艺术风格,确立艺术地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每一项教学主题都贯穿着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尝试、即兴创作、自由表达的环节,促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不仅仅是一个接受既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的过程,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表演技能应用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之中,转化为个人传情达意、展现美感的机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视为音乐教育的终极任务,十分符合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打造学生的音乐创造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音乐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工具,而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环境,获得社会认可,实现人生价值,还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素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从高校教师、课程、课堂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高校音乐课程也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与修养的任务,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这方面表现出突出价值。具体来说,此种教学法强调音乐教学必须体现“综合性”特征,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包括深厚的音乐知识、丰富的音乐技能、娴熟的表演能力、高水平的审美素质以及独立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等,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导学生认知和表达真善美,使其成为一个拥有高尚道德情操、情感修养、价值观念、审美追求的人。二是要求音乐教学工作努力引入语言、舞蹈、绘画、文学方面的知识,协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既辅助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多样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符合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要求,增强了其在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引入多领域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优点在于能够辅助音乐教学,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缺点在于容易造成教学内容混杂、主次不分的问题。高校音乐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理念、方法和工具,课程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创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一定要清楚认识二者的主次关系。音乐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设置模块化的教学主题。例如,教《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可以设置民间歌曲历史、民间歌曲类别与特征、舞蹈音乐历史、舞蹈音乐类别与特征、说唱音乐历史、说唱音乐类别与特征等主题,每一个主题依据内容多少、难易程度、重要性情况来安排相应的课时,继而再从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详细设定每一个主题的音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流程情况,由此构成一系列主题明确、内容清晰、方法详实、流程完整的课程模块,保证音乐教学内容能够全面展开,确定其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随后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避免出现内容混杂、主次不分的问题。
在确定了音乐教育的模块化主题之后,音乐教师需要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建构模块化教学内容,首要工作是围绕原本性与人本性理念,整合处理语言、舞蹈、绘画、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一个主次分明、丰富多样、生动有趣、效果突出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情感、认知特征与接受能力展开深入分析,掌握学生的原本性特点,然后再根据每一个模块化主题的音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流程,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语言、舞蹈、绘画、文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舞蹈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选择一些舞蹈图片、视频片段,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特定舞蹈音乐的艺术表演特征、风格特色、审美诉求与情感思想,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编排一些舞蹈片段,配合讲授的音乐知识、技能与风格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技巧与舞姿形态的表演活动,进一步深入直观地体验古代舞蹈音乐的表演方式与风格特点,从而深化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整合处理多样化内容是教师贯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本性、人本性、综合性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规范性与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高校音乐教师需要从综合性教学的角度,将各项内容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顺利、高效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语言和体态的训练方法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视域下的语言教育强调音乐教师通过语言训练来增强学生感受音乐、接受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比如在歌唱过程中要求学生字正腔圆,这也是朗诵的要求,二者在语气、语调、节奏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率先练习朗诵歌词,掌握歌词的情感、意蕴和节奏,为后续歌唱训练奠定基础。体态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比如可以将身体视为自然乐器,通过捻指、拍腿、拍掌、跺脚的方式来训练节奏,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舞台运动轨迹来控制音乐节奏,表达音乐情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情境氛围之中,顺利完成音乐训练与表演活动。这些方法既可以支撑单个音乐知识点的教育,也可以统领整个课程模块的教学,教师要提前谋划,保证每一个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能够规范进行,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高校音乐教师要在模块化教学系统中开展即兴教学活动,建构创造性的学习环节。教师首先要设置即兴教学目标,保证每一个知识点之中都表现出即兴教学的特点,并由此安排创造性学习环节,随后要结合知识内容特征来设置即兴教学方式和创造性的学习环节。比如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跺脚或拍手的方式来体验节奏,或自己设置肢体动作来表达特定的音乐节奏,从而形成即兴创作、体验与创造的环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与表演技巧来创作简单的节奏、旋律或歌词内容来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思想,展现自己的音乐素养,收获学习成就感与获得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具有原本性、人本性、创造性、综合性特征,在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和修养,由此表现出多样化的教学价值。高校音乐教师需要率先立足音乐教学内容,设置模块化的教学主题,围绕原本性与人本性,整合处理多样化内容,再从综合性教学的角度,引入语言与体态的训练方法,最后开展即兴教学活动,建构创造性的学习环节,从而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音乐教育之中,发挥其应有的多样化音乐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