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
(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6)
急性脑梗死临床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祖国传统医学将其定义为卒中或中风。急性脑梗死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多因素引起局部脑组织细胞及神经元缺血缺氧使其产生病变甚至坏死,进而引起该局部坏死组织所支配的一系列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1]。临床根据其疾病发病机制不同,脑梗死可以分为血栓形成、栓塞及腔隙性脑梗死等。临床上多以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形式,据统计,该类型脑梗死患者约占全脑梗死类型的2/3,从这一角度来说,脑梗死也常被称之为脑血栓。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急性早期脑梗死即发病时间不超过4.5 h,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开通血管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康复[2]。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3-5]。但是,基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溶栓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仍有出血风险,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救治风险和难度,如何积极预防治疗后合并出血损伤也成为了脑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6-7]。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发现导致脑梗死患者溶栓出血转化的因素较多,通过分析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可以为溶栓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成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救治预后[8-10]。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06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总结溶栓治疗效果以及出血转化相关因素。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总计106例。纳入标准:①CT等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患者。②年龄18~80岁患者。③患者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禁忌。④患者一般资料完整。⑤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活动性内出血者。②神经功能障碍轻微。③发病时间>4.5 h者。④既往颅内出血者。⑤恶性肿瘤者以及妊娠等特殊阶段者。结合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进行分组,即未转化组、转化组。未转化组(n=93):男53例,女40例;患者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62.50±3.20)岁。转化组(n=13):男8例,女5例;患者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62.80±4.30)岁。转化组与未转化组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性别与年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9 mg/kg,5%静注,其余95%于随后1 h静脉微泵推注。患者有头痛、呕吐等表现时及时停药、复查头颅CT,溶栓后24~36 h复查,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11]。收集并整理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病历基本资料,统计分析脑梗死患者的溶栓前APTT、INR、PLT、NIHSS评分、血糖以及DNT(入院至静脉溶栓门诊时间)、收缩压(SBP)、急诊舒张压(DBP)、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否、吸烟与否、糖尿病与否、冠心病与否、心房颤动与否、高脂血症与否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急性脑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转化与未转化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情况。
1.4 指标评分标准[12]参考NIHSS卒中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急性脑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前者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后者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
1.5 统计学数据分析 基于SPSS21.0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试验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吸烟、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与否等计数型指标占比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并进行(χ2)值检验;血压、血糖以及溶栓前情况等相关计量型指标均值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描述,并进行(t)值检验。统计学指标结果P<0.05,证明观察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转化组与未转化组一般资料比较 经统计学计算,转化组与未转化组受试者组间SBP、DBP、DNT以及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
注:a与未转化组相比,P<0.05。
脑梗死发病急且危险性高,稍有不慎则可引起瘫痪、失语甚至死亡[13]。因此,早期积极干预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一般来说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起病4.5 h内,如果发病超过6~8 h可给予急性期血管内治疗;依据患者病史、体征、理化指标及并发症不同,予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及整体治疗措施,应联合神经外科、康复中心及护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制订方案,进而最大可能去提高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颅内出血属于严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致死风险,溶栓后出血转化时,可延长脑梗死水肿期,导致周围神经组织退变、神经功能障碍[14-19]。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关溶栓后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溶栓前NIHSS评分、DNT、入院血压方面等,如NIHSS评分高低直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评分越高生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明显,且预后效果越差,所以NIHSS评分成为了判定患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舒张压上升会导致患者脑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情况,从而增加患者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溶栓出血风险[20-22]。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需明确患者溶栓中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23-24]。张叶青等[25]研究指出,阿替普酶治疗的ACI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SBP及DBP越高、DNT越长说明患者出血转化风险越高,需积极干预预防,以促进患者溶栓治疗预后。
试验结果显示:SBP、DBP、NIHSS评分以及DNT均可作为判定入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试验结果和肖飞[26]、张柏扬[27]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结果显示患者脑出血组、无脑出血组术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前NIHS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术后脑出血风险越高,P<0.05。
综上所述,虽然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预后,但是仍有出血转化风险,且SBP高水平、长DNT、溶栓前NIHSS评分等均为判定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需综合判定患者情况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