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枸杞氮磷钾配方施肥技术试验初报

2022-03-25 07:16:32李明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靖远县增产率树龄

李明红

(甘肃省靖远县科学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中心,甘肃 靖远 730699)

1 试验目的

进入21 世纪后,为了满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枸杞产业逐步向良种化、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相关人员从基础理论研究、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调控、降低成本、检测检验等方面人手,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改进栽培技术,机械作业、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生态防控等措施先后被应用于生产中,推动了枸杞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枸杞产业已成为靖远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枸杞产区的产地环境和枸杞产品被污染,枸杞树大量死亡,副效应日益凸显。为了研究出适宜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的N、P、K 肥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枸杞树体恢复、生长,以当地牲畜粪便和有机菌肥为原料,进行了本次试验。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靖远县五合镇白塔村,试验区总面积约3 333.3 m2,土壤质地为淡灰钙土,排灌畅通。枸杞种植行株距为3 m×1 m,树形为自然半圆形,树龄为4 年、6 年,树体基本一致,生长发育正常。试验区位于引黄灌区,光热条件良好。3 个试验田均为中低产田,土壤测试结果见表1、表2。

表1 春季枸杞施肥前土壤测试结果(4 年树龄)

表2 春季枸杞施肥前土壤测试结果(6 年树龄)

3 试验设计

供试枸杞为宁杞1 号。4 年树龄和6 年树龄分别设3 个试验点,各试验点均设习惯施肥、枸杞专用微生物有机肥配方2 个处理(简称配方施肥),不设重复(表3)。小区面积252.0~387.2 m2。枸杞专用配方肥由宁夏中农金合农资有限公司生产,习惯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主。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水情况,分别在4 月18 日、6 月10 日、8 月5 日进行3 次灌水,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表3 各处理施肥量

4 试验结果

4.1 生育时期

由表4 可知,习惯施肥区与配方施肥区各生育时期相差不大,说明施肥量和不同肥料品种对枸杞生育期无明显影响。

表4 枸杞生育期调查

4.2 土壤理化性质

收获后各处理分别取0~20 cm、20~50 cm 土层样品,测定其理化性状。由表5、表6 可知,4 年树龄和6 年树龄的枸杞在习惯施肥区与配方施肥区不同土层吸收消耗养分量完全不一样,0~20 cm 土层和20~50 cm 土层都需要消耗大量养分。

表5 秋季枸杞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4 年树龄)

表6 秋季枸杞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6 年树龄)

4.3 产量分析

由表7 可知,4 年树龄配方施肥区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干果产量为10 680 kg/hm2,较习惯施肥区增产355.48 kg/hm2,增产率3.44%。较习惯施肥区增加产值18 485 kg/ hm2,节约肥料成本475 元/hm2,除去水费、人工工资等费用后经济效益增加7 394 元/hm2。

表7 施肥处理的枸杞干果增产增收结果(4 年树龄)

由表8 可知,6 年树龄配方施肥区增产效果明显,平均产量为10 855 kg/hm2,较习惯施肥区增产354.81 kg/hm2,增产率为3.38%。较习惯施肥区增加产值18 450 kg/hm2,节约肥料成本405 元/hm2,除去水费、人工工资等费用后经济效益增加7 380 元/hm2。

表8 枸杞干果增产增收结果(6 年树龄)

5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4 年树龄和6 年树龄的枸杞,在习惯施肥区与配方施肥区不同土层吸收消耗养分量完全不同,0~20 cm 土层和20~50 cm 土层都需要消耗大量养分;4 年树龄和6 年树龄配方施肥区均较习惯施肥区增产明显,增产率分别为3.44%、3.38%,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7 394 元/hm2、7 380元/hm2。为使枸杞氮磷钾配方施肥更加科学合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枸杞生长发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及其保障供应技术。

猜你喜欢
靖远县增产率树龄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 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靖远县西关小学红色教育工作纪实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42
改革促发展 创新增活力——靖远县教育改革与特色发展综述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10
把发展“航向” 扬协作“风帆”——靖远县实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纪实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6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巨尾桉不同树龄及染虫状态桉叶油的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