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基于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服务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整体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行业发展水平。同时,为了满足师生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地更新最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更新的信息服务。该文主要通过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 信息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2(b)-0000-00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informationiz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overal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university libraries need to constantly update the latest information service concepts and business models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and updated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user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WUser needs;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e
高校圖书馆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保持服务项目与需求的高度一致性。高校图书馆是党和国家推进科技创新和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是培养人才、开展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图书馆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了满足读者需求的多元化,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总体目标应该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改进。
1高校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及设计方案
以高校公共图书馆专利服务为例,高校公共图书馆专利服务是一项多方位的课程服务项目。专利服务职责具体体现在专利权道德教育、专利权科研服务项目、信息收集与管理决策适用服务项目等。它的服务和读者需求之间是匹配一致的,因此,该文首先对专利服务需求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需求设计服务方式,达成图书馆业务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1.1专利素质教育
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分层的,专利素质也是如此。高等学校公共图书馆专利权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和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文化教育的特点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比如:专利权德育教育,主要是专利意识的建设和专利检索专业技能的掌握。这些要求是基本的,并且很容易达到。但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因此,除了上述信息外,在教育中还应突出自主创新和专利思维能力的塑造。研究生文化教育的特点是培养与科研紧密结合,体现在专利权道德教育上,重点是塑造在专利权的特定应用中工作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专利检索的专业技能,还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路,推动其自主创新。此外,还要抓好研究成果专利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教师和科研人员在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除了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把握,还要把握科研成果的可专利性、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任务、审查意见答复要点、专利执法等操作实践,确保专利权质量,提高专利权的转化率。
1.2 科研服务
专利服务基本贯穿于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的全过程,如立项原创检索、技术网络热点识别、自主创新技术参考、行业前景区分、收尾环节紧扣专利申请、维护,以及由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利。内容不一样,顺序不一样,难度系数的高低也大不相同。根据服务项目的深层次需求,专利服务需求可分为方法高于信息的专利权步骤的操作实践,以及内容高于信息的特许经营步骤的一般含义,方法包括避免侵权的专利权操作做法,专利检索方法、发明人变更、注册申请处理、专利费用支付等专利权步骤的操作实践,特许经营步骤的一般含义,运营实践,如专利申请材料的准备、审查意见的答复等。利害相关的重点项目开发、专利布局等重大专利权运营实践,虽然出现次数不多,但与专利权、技术、销售市场的纵横比相结合,专业知识成分高,项目实施合理,安全系数高。
1.3 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
产学研政务作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规模经济体和重要参与者,对情报收集和管理决策有着巨大的要求。例如:整合公司市场需求所需的创新活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专利权分析服务项目,包括相关专利权主题活动趋势分析、发明专利预警信息、侵权风险评估和绕道设计方案、专利权竞争力审查、领域产业发展规划、科研等。科研项目管理的管理决策必须以文献计量学和应用统计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生产、加工、整理和分类。分析专利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一般性和预测性的情报信息。政府部门需要了解宏观决策建议,如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分析、高新技术综合实力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和社会化主题活动。
以上要求是当前高校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高方面:内容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密度高。对此,高校公共图书馆的专利服务应遵循“按需分析、分类分析、注重实效”的标准,确保客观、公正、科研、即时合理。按需分析是经济发展科技活动中专利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依据。分析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科技活动的实际需要,对需求方在专利权层面遇到的困难和疑问进行分析。开展调研分析,准确凝练数据服务总体目标,制订有效实施方案。
分类分析是根据各种经济发展科技活动的类型特征进行的。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科技活动在情报收集的标准上存在较大差距。统计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也应相应调整,以确保“一件事、一计划、一谋划”,人性化处理经济发展科技活动中的专利问题。要注重实效,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科技活动中的专业知识产權问题,并制定规则和对相关单位进行指导。在对最重要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评估的基础上,得出系统的、可操作的建议和对策。
2高校图书馆需求用户管理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大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在线客户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趋向于通过软件应用的方式获取信息。高校公共图书馆从真实环境延伸到完全虚拟化的信息网络环境,越来越多的客户依赖来自各种学术搜索平台、电子设备和学术资源的信息,具有专业知识产权的大型国际学术研究信息网站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可以从其中的内容数据库中高效查询和获取信息。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这就对图书馆的线上精细化管理有了更多的要求。
2.1 信息内容媒体转型
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资源在图书馆馆藏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其利用率也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出版物、报纸和书籍等纸质参考文献的总阅读量有所下降。大量用户已经使用互联网技术来搜索他们需要的信息内容,信息的载体也从传统的纸质资料变为电子信息格式。
2.2 “参考需求-信息内容需求-专业知识需求”特征
随着相关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材料的水平上越来越先进,这些学科领域对基础知识的需求更加注重。因此,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已经从传统定义的查询和参考,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内容需求,乃至教育需求。这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内容服务基础建设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变化带来的最新需求和挑战。
3高校公共图书馆业务提升的措施与对策
3.1 完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建设
根据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公共图书馆必须建设与时俱进的信息资源系统。在掌握现有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和信息内容挖掘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的基础建设和评价。建设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体系以及信息资源的传输、存取和长期存储机制,以及专业知识的客户搜索应用。为此,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各种信息内容的开发设计、制作和加工,对已有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并按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整理和综合核算。打造主题式信息平台网络和数据交互平台,定义并编制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并通过生产、加工、集成,生成实例化、合理化、符合客户要求的信息内容。
3.2 改善与数据服务商的合理互动
公共图书馆管理者要大力加强与用户的数据互动交流,搭建学术研究信息内容交流的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学术研究互动平台,通过论坛、微博、微信和公众号等交流方式,以及信息化的内容资料和内容服务咨询等,加强互联网上的互动和数据交流,促进和用户之间的沟通。而用户的线上学习、培训和即时交流带来了互动性和线上图书馆的用户黏性。公共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必须融入高校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全过程。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多重压力,公共图书馆的数据服务方式必须完成转型。图书馆的管理者在做好传统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从公共图书馆“走出来”,融入高校教学科研全过程。要灵活运用管理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为众多读者带来高质量的信息内容、专业知识和服务。图书馆员必须能够成为众多客户不可忽视的信息内容服务提供者,还应当与读者积极沟通与协作,从而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和教学成果。
3.3 提升图书检索系统
应当依托超链接、关键词、模糊检索等方法,提升图书检索系统,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积极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服务。
3.4 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管理不仅是核心理念和逻辑思维的自主创新,也是虚拟化技术运用的自主创新,是传统图书馆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全方位结合。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拓宽逻辑思维方式,运用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项目,促进从更强有力的角度继续发展公共图书馆。其次,扩大自有资金,加大公共图书馆资金投入。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不断加大软硬件层面的预算和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完善图书馆管理服务计划。最后,深入开发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引进优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打造智能化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数据服务能力。
3.6 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为读者提供人性化、多方位、全方位的服务项目,为更好的读者服务。要塑造“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构建完善图书管理机制,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满足师生新要求。例如:扩大服务项目。在提供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如开展网络专题讲座、培训讲座等,服务不同需求的读者。以自身丰富多彩的馆藏资源为基础,探索、梳理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料,确保各类数据和信息准确、快速地传递给客户。为客户带来更精准、更前沿的信息资源。
4 结语
总体而言,在多媒体系统时代,公共图书馆对客户信息服务项目需求的不斷变化和转化,为名校公共图书馆数据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发展前景。但无论如何改变技术创新,推动发展趋势,“以人为本”服务的核心理念都无法彻底改变。为了能够更好地整合和考虑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客户对高校网络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服务项目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为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信息时代,高校网络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项目必须努力跟上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与分散、非结构化的互联网健康服务相比,公共图书馆的一大优势是拥有密集的馆藏资源。适当调查读者需求,有利于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整体规划,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秀玲.高校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35-42.
[2] 李雪莲.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分析与功能实现[D].南京:南京大学,2018.
[3]黄超昱.贵州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21.
[4]张安娜.高校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评估模式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6):239-240.
[5] 董同强,唐晓旺.5G+AI:构建“智能+”时代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图书馆学研究,2020(5):81-86.
[6] 褚淑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用户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80-81.
[7] 周晓英.健康服务:开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4):61-71.
[8] 朱佳林.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可视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8):100-107.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9JZ066)。
作者简介:赵云华(1983—),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文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