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是湖南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而湖南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杂交水稻等产业和领域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湖南省职业教育整体排名也位居全国前列,故湖南优势产业可与职业教育协同在中非合作背景下向非洲拓展市场、提供服务,并以此为载体提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外向型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分析中非合作和湖南产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产教协同机制、政策组合拳、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中非合作 产教协同 外向发展 职业教育 社会服务
G712.3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Hunan to develop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Hunan has strong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industries and fields such as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machinery and hybrid r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overall rank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unan Province is also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Hunan's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can cooperate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xpand markets and provide services to Afric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 And take this as the carrier to provid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and realize export-oriente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dustr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un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industry educ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policy combin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Outwar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services
2020年8月30日國务院发布《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主要任务和措施中提到要“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机制”,其中明确指出“统筹对非援助等有关资源,支持湖南省依托人力资源培训资质单位,重点实施对非人力资源培训有关项目,助推对非经贸合作”。湖南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发达地区之一,应抓住自贸区获批契机,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本地支柱产业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在中非人力资源培训和经贸合作做出湖南贡献,实现湖南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等重大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也遭到严重冲击。当前,国内投资一直高位运行,不宜再盲目扩大;消费升级也被疫情严重冲击,普通消费者购买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对外出口则因为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和受中美关系影响难以有大突破。我们应紧抓全球各大经济体忙于应对疫情和对非医疗援助的机会,以人力培训+产品服务推广的模式抢抓非洲市场机遇,将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力资本等均远劣于我国的非洲大地,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且其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并未完全露出水面。一则国内餐饮、旅游、酒店、交通、房地产等行业面临新的困难,市民经济如街边门店、摊位、网店经营也不甚理想,大众消费者面临生活成本上涨、收入减少的困境,国内消费升级短期内难以实现。二则疫情导致政府部门开支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投入等投资缺乏增长动力。
中美贸易战发生后,国内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企业,科技企业都承受了较高的市场压力。据统计,2019年前10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只有-11.3%,中国整体的出口增速也下滑到了-0.2%,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出口这5个终端需求中,出口增速的下滑幅度最大,可以说出口是经济增长放缓的最大拖累。而美国大选,新任美国政府是缓和对华贸易还是继续中美“脱钩”还是未知之数。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发挥对外贸易大国优势,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促进内外市场和规则对接,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应链生态,形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随着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与非洲经贸合作关系日渐密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非进出口额仍保持上涨趋势,1~8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额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湖南从非洲进口1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株洲作为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株洲制造”的轨道交通、平板电脑、硬质合金等产品已出口至35个国家。
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提出“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企业”“架构一批产教融合平台”,此前也出台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湖南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具体方案和办法,促成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截至2020年共计已投资达320余亿元建成5个职教城园区对接产业带,全省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10个职教集团(联盟)入围国家示范职教集团(联盟),数量排全国第三。
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面对国际竞争中的压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直接导致了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非洲市场,营销已经将成为许多跨国公司赢得先机和抢占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我们的企业面对消费者往往更注重眼前销售,忽视长远规划的营销,导致品牌美誉度、忠诚度较欧美低。
首先,虽然各中、高职职业院校实现了对支柱产业的全覆盖对接,但产教融合的深度远不及东部职教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轨道交通业拓展国外市场确实有本地职业院校优秀学子的参与,但并不成体系,远没达到协同外拓市场的程度。最后,职业院校与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深度合作,协同作战,开拓国外市场还有许多关键要素尚未理清,还需要政府层面的规划和推动。
非洲部分国家社会和政治局面动荡,市场行情和货币政策极不稳定,金融体系较不健全,甚至政党轮替、国内战争等都会给株非贸易、对非经贸合作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山东大学“学伴事件”给中非人力培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部分非洲留学生的不良行为更是冲击眼球,这为职业院校在承接中非人力资源培训项目营造了较差的社会氛围。
一是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聘请国内高水平专家顾问团队,组建产教协同外向发展工作组,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在自贸区批复较晚的不利情况下,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弯道超车,推动职业院校和支柱产业携手国际化,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做好跨国企业与职业院校、本土企业之间的“红娘”,促成校企联姻、国际联姻,开展深度合作。
三是要引导、支持职业院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塑造院校品牌,携手本土企业融入跨国企业的产业链,为地方企业抓住自贸区契机提供人才和高素质专业管理队伍,实现社会经济、企业和院校的“三赢”。
一是成立省级层面专业的对非经贸服务平台企业,整合资源力量,帮助省内企业开展非洲市场调研、谈判、签约、履约和提供相应服务,改变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以降低风险,提高针对性,成为省内外贸企业和非洲市场的桥梁。
二是政府商务、信息、司法、外事等部门提供充分的信息公共服务,助力企业及时掌握非洲市场行情,了解貿易投资环境信息,研判非洲国家政府政策,避免法律风险,为开拓市场提供政治法律保障。
三是尽快研究搭建数字外贸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举办各类网上展会,引导企业做好展前对接、线上推介、现场直播、远程洽谈,便利企业新接订单。
四是为对非贸易头部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降低企业外贸行政、运营成本,加大保险、金融、财税等扶持力度,使外贸企业能减负前行。
五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根据非洲国家政治风险、诈骗风险为依据来评估划分不同的等级,给予出口企业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
六是支持企业优化自身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创新意识,注重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减少单一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就不能像普通教育一样仅依靠传统的教室和课堂,需要通过实习实训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明确办学定位,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对象。从现有的面向初、高中毕业生招生,改向全社会招生,将课堂搬到生产实践第一线,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和企业联合培养新时代的农民,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使其成为地方产业工业人。
二是要根据省、市、县地方发展战略的需要选择性地推动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首先要锚定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逐步明细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其次要建立党委一把手工程,建立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核奖惩机制;再次是对举办校办企业、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进行政策松绑,以市场机制激活职业教育资源;最后是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根本上破解职教难题。
三是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首先,通过校内实训,可以提高学生识岗、跟岗能力,为实习顶岗做好技术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从而更快进入企业实习岗位角色,更好地达成实习目标。其次,建立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介入、引导实习学生,可以“送出校门,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学生正确地走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正确面对心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转型。最后,切断实习背后的利益输送。通过加强纪检督察、专项督导、从重处理学生就业部门和劳务中介或企业人事部门中存在的“介绍费”“薪水抽成”问题,切断学生实习背后的利益输送,为实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总体来说,湖南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底子好、实力在,但迫切需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机遇,以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外向发展来支撑推动湖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刘麟,谢瑶.提出十二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N].经济日报,2020-09-23.
[2] 佚名.大力发挥我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J].理论导报,2020(8)51.
[3] 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2021-01-13)[2021-12-05].https://www.jyt.hunan.gov.cn/.
[4] 赵子聪.基于协同理论的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路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21.
[5] 程喜杰.多元协同背景下常州大学城体育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25):81-83.
[6] 张正琪.疫情对苹果出口产业链的影响分析:以平凉市為例[J].消费导刊,2020(43):154.
本文为2021年度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中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ZJGD2021328)阶段性成果。
吴德望(1982—),男,硕士,高级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