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也在不断调整与改革,只有落实现代化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建设国家的优秀人才。职业院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很多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专业型人才,同时拓展了学校教学专业,为在校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在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应把握住自身办学的优势,在强化学生专业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教育,创造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明确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目标,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位适配度,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该文将以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主题研究创新创业下职业院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就业能力,达到综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創新创业 教育策略 职业院校 就业能力 提升途径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times,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lso constantly adjusted and reformed. Only by implementing moder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we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for building a country. After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rained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expanded their teaching majors, and created mor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grasp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running schools,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whil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teaching,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al experience,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ideals, clarify their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and goals, and improve their job suitability and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as the theme, stud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Employment Education und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employabilit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l strategies;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ability; Promotion approach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职业院校应当结合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的策略,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社会人才矛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职业院校也应当明确社会人才需求的情况,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发挥院校自身的教育优势,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鼓励学生创业,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促进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基本创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实践人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同时还应该扩大教育培养的范围,给予社会中正在创业以及成功创业的群体一些专业理论方面的支持,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与实践锻炼机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不仅能够培养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理想。
所謂的就业能力指的是学生为了获取就业机会而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等品质。我国学者曾经过研究调查构建了就业能力结构量表,将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拆分为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竞聘能力以及自主能力5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经过学习实践最终展示出的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素质即学生的就业能力。
截至2020年9月1日,调查报告显示学院初次就业率为85. 79%,其中协议就业率为52.21%,灵活就业率为12. 56%,升学出国率为20.02%,自主创业率为 1%,待就业370人。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可知,该学院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平均为58.69%;2020届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当初找工作时的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69.83%;请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是否满意进行主观打分后得到平均满意度为 91.87%;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为 97.87%;用人单位方面则有97.4%以上的单位认为该校 2020 届毕业生的整体工作能力在全国同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对该校毕业生的整体工作表现表示满意,认为该校毕业生学习能力强,工作适应性好,团队协作能力优秀,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在该调查的基础上还分别统计了如下数据:2020 届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见图1);2020届毕业生职业分布情况(见图2)。
尽管我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限制。由于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不够全面,并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意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勇气选择创新创业道路。受到传统就业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更加愿意在就业时选择风险较小的职业,其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不足。最后,我国学校、家庭与社会并未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实践的机会,难以深入了解创新创业。
无论是就业教育环境还是创业教育环境中,都存在社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寻求自我发展的时候难以得到全面的行业信息,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自己就业创业发展的失败。换句话说,社会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导致就业创业风险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很多行业信息只有招聘方指导,应聘者不够了解行业与企业,很难做出合理的决策。尽管信息技术能够带来大量的信息与资讯,但是当前招聘平台中却充斥着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发展。对于创业也是同样的,学生对行业信息不够了解,就会出现误判情况,导致其创业的失败,增加了创业的风险,也让其他大学生创业者望而却步。
在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应邀请企业实践专家参与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以及课程标准完善等教研活动中,让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职业元素,在专业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职业氛围。其次,学校还应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资源等优势,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与实习实训,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切实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另外,学院还应该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根据学校发展情况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奖学金。校企合作是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实践的好机会,学生通过企业能够获取更多行业发展的资讯,积累创业实践的经验,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
要想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理念,明确学生就业创业的目标,职业院校应该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学校应该关注专业教育内容,并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行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学生的就业技能。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专业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现个性化教学,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此外,学校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融合专业理论、行业知识、实践教育以及创新创业的基本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观与择业观,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重视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时刻关注教育工作进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造条件。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帮助想要创新创业的学生解决其在实践过程中遭遇的问题,给予其科学的创业建议。此外,在线教育平台还能够主动收集与分析各项教学数据,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实现双向交互,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就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分层教学,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应该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就业方面引导学生对自身能力形成正确的认知,根据现实的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创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 俞斌,贾雅琼,蒋蔚.校企合作对新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研究——结合“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31-132.
[2] 蔚燕舞,雷軍莉,熊桂芳.基于翻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2):106-107.
[3] 张倩.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0.
[4] 张少飞.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0.
[5] 雷玉梅.新视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18-19.
[6] 张荣娟.基于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