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艳,史立波,步玉辉,于德海,田洪雨,高路明,姜婷婷,韩晓琳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在哺乳期间发生的乳腺炎症性疾病,多出现在产后3~4周,患者发病时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乳房局部肿块和脓肿形成,同时患者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1-2]。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哺乳期乳腺炎在产科临床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是产妇放弃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已成为危害哺乳期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因此,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发病后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但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模式不同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其既要治疗疾病本身,又要兼顾泌乳功能的保留,还要考虑药物及治疗措施对婴儿的安全性[4]。目前,临床对于哺乳期乳腺炎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镇痛抗炎处理,以及采用抗生素进行抗菌处理。但常规西医治疗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影响哺乳喂养等弊端[5]。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病机剖析和发挥整体观念,在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中医认为该病是由风毒之邪入络、肝气郁结,导致经脉不通所致,治疗时应以通乳消肿、活血祛瘀为主要原则[6-7]。本研究观察了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辅助治疗对哺乳期乳腺炎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患者确诊为乳腺炎,符合《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8]中相关诊断标准,均为单侧乳房患病;②患者年龄20~40岁;③均处于哺乳期,且均有哺乳意愿;④患者对治疗药物及治疗方式能够耐受;⑤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乳腺疾病者;②合并全身炎症性疾病者;③未严格执行治疗方案者;④基础资料、临床检测数据统计不完整者;⑤中途自愿退出本研究者。
1.3一般资料 入组2020年6月—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国药准字H19983137,规格:0.3 g)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四川依科制药,国药准字H20083153,规格:0.5 g)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以14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时间。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手法按摩时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整个胸部,医生戴乳胶手套并消毒,涂抹适量的润肤油,操作时左手托住患者乳房,右手则由患者的乳房四周沿乳腺管以适度的力量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挤、按摩,按摩时间持续5~10 min,并反复按摩患者的乳房肿块,并沿着患者的乳头依次按压乳窦并排空乳汁,每日按摩治疗2次。冷热敷交替则是将预先在冰箱冷藏温度为4 ℃的湿毛巾和浸泡在60 ℃热水中的热毛巾采用交替的方式外敷于患者的乳房患处,每次冷敷和热敷时间分别为5 min,交替3~5次,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用至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1.5观察指标
1.5.1中医症状积分 于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14 d后对肿胀疼痛、乳汁淤积、周身乏力、舌红苔黄情况进行评分,采用四级评分法,记为0~3分,分值越低症状越轻。
1.5.2炎症因子水平 于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14 d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以酶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Toll样受体4(TLR4)、血小板膜蛋白-140 (GMP-140)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齐态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5.3临床疗效 参照《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8]制定疗效标准,评估2组治疗14 d后疗效。显效:乳房疼痛消失,乳房结块和乳汁阻塞消散,能够正常哺乳,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80%;有效:乳房疼痛显著减轻,乳房结块和乳汁阻塞均显著改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30%~80%;无效:乳房疼痛、结块、乳汁阻塞均未改善,患者不能正常哺乳,中医症状积分下降<30%。
1.5.4母乳喂养情况 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和回乳率,并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化量表(BSES-SF)评估患者的母乳喂养效能。BSES-SF量表包括14个评分项,采用5级评分法记为1~5分,总分为70分,分值越高患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好[9]。
1.5.5治疗安全性 统计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2.1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肿胀疼痛、乳汁淤积、周身乏力、舌红苔黄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2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PGE2、TLR4、GMP-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88.23%(45/51),回乳率为 7.84%(4/51),对照组分别为70.59%(36/51)和25.49%(13/51),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BSES-SF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BSES-SF评分比较分)
2.5治疗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9.80%(5/51)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例(%)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发生的乳腺管及周围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反应性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哺乳早期乳汁淤积并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同时患者的乳头皲裂或破口也大大增加了乳腺炎的发生机会[10]。另外,患者的乳腺导管阻塞,继发性的乳汁淤积也可导致乳腺炎发生[11]。哺乳期乳腺炎在炎症初期多需要疏通乳汁治疗,根据情况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和水肿,降低患者疼痛感,并以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但单纯的基础疗法对于患者的疼痛缓解、乳房硬块的干预效果欠佳,且长周期治疗对哺乳喂养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理论将哺乳期乳腺炎归属于“乳痈”的范畴,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风热邪毒入侵,进而导致肝气不舒、厥阴之气不行而失于疏泄,患者胃热壅滞,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最终导致乳汁瘀积、乳络不畅、不通则痛并出现肿块[12]。因此,根据中医对于哺乳期乳腺炎的病机解释,中医治疗应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原则[13]。基于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增加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手法按摩疗法的实施能够通过各种按摩手段如揉搓、推挤、按摩等方式,促进患者乳腺的血液流通,能够起到疏通乳管,排出淤积乳汁,由此发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14]。另外,手法按摩治疗还可发挥散瘀化结之功效,可软化患者乳腺角质层,促进血管扩张,恢复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冷热敷交替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冷敷治疗通过低温湿毛巾敷于患者乳房病灶处,使皮肤及软组织毛细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导致的充血红肿,并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15]。而以适宜的高温热敷能够加速乳腺处血液流动,使血液流通速度加快,有助于乳腺炎肿块的消退[16]。因此,以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由此,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胀疼痛、乳汁淤积、周身乏力、舌红苔黄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哺乳期乳腺炎发生及进展过程是一个炎症反应参与的过程,伴随着多种炎症介质的异常升高。PGE2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因子,当机体受到刺激时,其大量分泌会刺激炎症反应的发生,在乳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浸润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TLR-4是机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的细胞因子,与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但炎症反应发生时炎性损伤能够刺激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开放引起TLR4的上调。GMP-140是分布在血小板上的一种糖蛋白,具有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的活化作用,在乳腺炎患者病情进展中呈现高表达,可促进乳腺肿块的形成[1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GE2、TLR4、GMP-1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能够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危害是可影响患者正常的哺乳和婴儿的母乳喂养状态。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母乳喂养率、BSES-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回乳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治疗后可有效缓解患者母乳喂养状态,使患者能够正常地进行母乳喂养。在治疗安全性评估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提示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辅以手法按摩联合冷热敷交替干预效果更好,不仅可明显减轻症状,而且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母乳喂养率,治疗安全性良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