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清波,张 丽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1840年后,旧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其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使得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并经历多次革命、多次斗争,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伴随着党的成立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史和革命史,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动力源泉。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足、教育方式空洞抽象的弊端,这就需要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价值与融入路径进行更深入地探索,从而为教育模式的革新提供借鉴参考。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党的核心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建立于中国最风雨飘摇的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等进步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动乱的时代里寻找着民族复兴和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数英烈怀揣着坚定信仰,开始了对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革命,最终在一次次的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将原本饱受压迫的人民动员起来,凝聚成了中华民族改变命运的磅礴精神力量,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人民大团结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相比于其他理论,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在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能解释世界,更能够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成立之初,就已经将改造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作为根本目标,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未来的展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里付出了巨大牺牲,却始终没有动摇,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实践精神,使得中华民族能在苦难和压迫中站起来,并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一个不朽的人间奇迹。
实现伟大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拥有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方面体现在懂得无产阶级运动的逻辑内涵,掌握了其条件、发展和结果,另一方面体现在共产党人始终投身于实践,是对伟大事业起到推动作用的急先锋。中国共产党不仅坚定支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还在实践上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奋勇向前。在国家危难之际,无数共产党先烈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千万党员更是为了建设国家而无私奉献,正是这些人做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密切相关,每个党员都是普通群众,但同时又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为党付出也就是对普通群众付出,完成党的任务同时也是在为普通群众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要求代表各阶层广大人民的利益,做到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相依,不代表任何利益团体,也不代表任何权贵阶层的利益,任何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区分开来的阴谋都不会得逞。而正是这种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宗旨,使得9 500万中国共产党人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坦荡、克己奉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彼此依托、互相联系,形成了全面的逻辑链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意味着党对于真理的不断探索精神,体现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党将理论结合实践的根本原则,通过实践来验证真理,而非泛泛空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党对于困难和敌人的牺牲精神、斗争精神,强调了党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坚强意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意味着党胸怀的崇高价值,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而不懈奋斗。具体言之,这四种内涵可以归结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四种核心支柱——精神支柱、实践支柱、意志支柱和价值支柱。
这四种核心支柱虽然各有其特点和侧重,但彼此之间并非孤立而是不断渗透、融合的。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和斗争的过程中,已经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知行统一、人民至上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衍生了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有益拓展,同时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念和建设方法的关键问题。而这些哲学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发展,综观国内外的风云变幻,结合当下与未来的发展可能而总结出的科学结论,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也标志着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全新认知,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高度。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动力,是中华民族突破艰难险阻、迎接未来挑战的灵魂所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校集聚智力资源的优势,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研究,从而将伟大建党精神精炼为学生可以接受、理解的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性研究,发挥自身在社科研究领域的优势,深入探索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剖析其核心要义解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演变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动力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当代大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应做好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通俗化阐释工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3],其内容抽象、复杂,需要结合大量历史资料才能真正掌握。而大学生往往更倾向于接受生动、具体的理论,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更通俗、更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方式进行阐释,才能加深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为此,高校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理论需求,通过找出与大学生交流的共鸣点,用举案例、讲事实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做到理论教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伟大建党精神历经风雨,内涵丰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提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果,高校应着眼于当前时代环境下产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拓展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志气、民族自信的骨气和实现理想的底气。为此,高校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筑坚固的课堂思想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将党所坚持的真理和理想用通俗的话语向学生阐述,使学生能在党的百年发展史中,感悟到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理解为何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使其明确为何中国共产党能在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中走到最后,为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下所选择的政治制度,为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从而看清为何中国共产党过去能成功、现在能成功、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并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构筑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各科目的育人功能。二是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互联网+教育”使得教育的形式愈发趋于多元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力度,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应用新媒体等技术开展党史教育宣传,帮助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内核,提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而言,更需要一支专业能力过硬,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师队伍。为实现这一点,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乃至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构建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另外,需要开展思政教师评价改革工作,构建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学科科研导向,将教学实际和思政工作作为教师评价的基本要求,并建立多元化的教师科研成果认证模式,转变以往对论文、职称等过度倚仗的错误倾向,同时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使思政教师更多地成为学校干部队伍的来源,让思政教师更潜心、热心地从事教育工作。
中国共产党产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劫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牺牲和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发展为当今世界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国,并非靠着外界的资助扶持,而是在重重封锁下独自发展而来,而这个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精神的集中体现。想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牺牲和斗争精神,需要通过加强学校物质和精神建设,以构筑校园文化环境为基础,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实现这一目的,一是需要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例如,高校可以在报告楼、宿舍、操场等地建立微型博物馆,讲解地方英雄人物的人生经历,讲述其救国、拼搏、奋斗的英雄历史,用历史激励学生的斗争精神,做到以事化人,以文化人。二是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日活动,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这种纪念日活动的主题多样,既可以举办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读书会、辩论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能够在厚重的精神文化环境中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忠于党、忠于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品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共产党人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懈奋斗。而针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频繁的特征,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需要结合“手机革命”的背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从单一课堂转移到课堂和网络并重的双轨制模式,牢牢占据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制作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节目、网络电影等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之余了解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高校可以使用慕课等网络教育平台,制作伟大建党精神为主体的课程供大学生学习使用。网络课程的重点应集中于高密度且有趣味性的内容,如电影《守岛人》的原型王继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等人物事迹,通过分享这些前辈的模范事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此外,高校还可以建立全媒体的育人模式,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渠道推广伟大建党精神,用这种更贴近学生娱乐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为党为公为民的伟大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作为精神动力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实践动力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意志动力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价值动力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这种内涵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作用,加上其在共产党人百年奋斗中不断凝练已经呈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能够对人的信仰和行为起到引领作用。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价值,需要通过深化对建党精神的理论研究,做好对抽象理论的通俗化阐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建设,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的教师团队,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构筑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展跨平台的宣传教育,利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