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莉,王京跃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25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理想愿景、诠释民众美好追求,但却表征为抽象的“观念化缩写”。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何使其快速了解并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达?“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通常需要通过文化才能更好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此同时,当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与价值观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②丁存霞:《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价值观认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8期。20世纪,人文地理学家开始从人的心理感受、社会文化、道德情感等视角研究人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感”“地方文化”“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等地方理论走进大众视野,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首先是地方性知识”③刘大椿、赵俊海:《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新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而核心价值观作为普遍性知识,“必须重新基于普遍知识情境化的条件,才能获得其在该地方的可理解性”④同上。。不学习和使用地方群众语言,则很难与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理论教育或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陷入“群众不赏识”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51页。的困境。因此,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更多关注具有地缘优势的优秀地方文化:理论层面上,用具体且熟悉的文化格式“祛魅”、解译、呈现陌生而抽象的理论,更易获得青少年认同;文化层面上,青少年的价值观在优秀地方文化的陶熔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会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的剪裁编排”①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第5页。;情感层面上,“地方与环境其实已经成为情感事件的载体,成为符号”②段义孚:《恋地情结》,志丞、刘苏译,商务印书馆,2018,第136页。,优秀地方文化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精神给养并获得持久的情感认同。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核心价值观这张“通行证”依托具有天然亲缘性的优秀地方文化这一“便捷通道”,在尊重文化习惯、厚植文化情感、遵循文化图式中跨越文化的隐形边界并直抵人心,增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的实效。
优秀地方文化塑造了青少年的精神风貌,规范了青少年的行为模式,承载了青少年的价值希冀。在厚植优秀地方文化底色中擘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蓝图,在尊重地方语境中把握青少年特点,彰显教育的地方解释与回应,同时引领、激活优秀地方文化,是将客观教育与主观情感结合的有力探索。
首先,遵循青少年的情感生成。优秀地方文化映射地方历史的强力回声,富含地方人民智慧的养分,承载地方人民的愿景期望。“每个人的脾气秉性、目的以及背后的文化力量都决定着他在特定时刻所做的选择(爱或价值观)。”③同上书,第168页。青少年的认知结构、思想观念、固有秉性、价值观等仰赖地方话语权威、文化基础和思维范式,深受地方话语环境的无声浸润,于无意识状态的经年累月中自然习得,带有鲜明独特的地方背景和文化烙印。优秀地方文化作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始基,在遵循情感生成中搭建教育桥梁,消除情感屏障,用已知探究未知,夯实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情感根基。其次,尊重青少年的认知习惯。认知习惯的不同不仅存在于中外之间,也存在于国内不同地域之间。青少年的认知“受缚于习惯之茧,生于斯、长于斯、与之密切相联”④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第13页。。优秀地方文化具有相对确定的地理空间、社会场域与较强的稳固性,孕育了稳定的情感认同与认知习惯,教育的时空分延和脱域可能导致人们“强烈的防范心理和排异反应”⑤孙邦金:《多元现代性视域下的“地方”理论与文明对话》,《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6期。。若失去了风俗和习惯的后援,教育将被习惯的岩石压碎,教育话语力量弱化,教育效果短期化,甚至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遵循类似物理学惯性的“路径依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方化守护了青少年一切想象与联想活动的发源地,通过优秀地方文化这一最直接有效的“情感通道”来解码,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易在生动形象中“水到渠成”。最后,契合青少年的情感表达。优秀地方文化以其特色表达方式和存在形态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受文化假定的制约,不同地域青少年的情感表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⑥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第3页。。作为地方人民可亲可信的正确话语与集体记忆,优秀地方文化用于解译核心价值观,既符合青少年的情感标准与情感表达,又使核心价值观内容在“立地”中鲜活化,培育形式变得活灵活现,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与悦纳感,缩短教育距离,提升教育实效。
“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第165页。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实现了从“抽象理论”转化为“民间常识”的教育基础和前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集锦”,核心价值观虽具有理念上的普适性,但要实现其大众认同和价值引领,回归地方文化的通俗解读往往是重要着力点。依托通俗的优秀地方文化,贴近化、具体化、生动化地表现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精髓,抽象的“阳春白雪”才能转变为大众亲切的“下里巴人”;适应地方社会语境,核心价值观乡土化、亲切化、熟悉化,理论才能在乡土烟火的浸润中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接地气的生动教育中达到深入、持久的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回应了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的现实需求。情境是驱动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动力,触熟悉的“景”更易生心中的“情”,地方依恋、恋地情结体现了人与物质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是触地方情境后产生的归属之情、满足之情。以地方之规矩,开核心价值观之生面,于守望优秀地方文化中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入乡随俗”,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引发青少年思想的共鸣,彰显核心价值观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育原则,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优秀地方文化涵养、解译、“祛魅”、表现核心价值观。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优秀地方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方源源不断的滋养沃土,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养成的地方基石,是核心价值观长久可靠的涵养之源和实践之基,是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和鲜活体现。作为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催化剂”“润滑剂”,以优秀地方文化为依托,通过教育的在地化,解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密码”,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在“放眼全国”中“立足地方”。其次,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倒逼优秀地方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3页。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地方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文化”,“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第7页。。核心价值观引领优秀地方文化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与时代语境相融合,与现代文明相契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超越时空的优秀地方文化“活起来”,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焕发时代风采和魅力,在日新月异的文化变迁长河与现代文化浪潮的碰撞中实现“新变”,重塑优秀地方文化的崭新形象。最后,二者以“和声”达“共鸣”。优秀地方文化是青少年无法割断的精神命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优秀地方文化的自然联结是对优秀地方文化精髓的传承、延续、发展,是对其经过时代锻造、深度凝练、高度升华之后的不断超越和创新,是引领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路标与灯塔。守正创新的优秀地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引领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核心价值观在优秀地方文化的丰厚滋养下获得深度认同,二者在交融互动中共绘根深蒂固于往者、枝繁叶茂于今昔的时代画卷,实现教育在“地方化”中“化地方”的成效。
优秀地方文化千百年来的精神积淀是地方青少年日用而不自知的“集体潜意识”和精神皈依,其“近在咫尺”的土生文化“里子”带给青少年满满的文化熟悉感,而“初来乍到”的核心价值观则充满了距离感和陌生感。优秀地方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铸魂工程”落地,尚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优秀地方文化是地方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样式,是经过地方人民检验并获高度认可的文化特有符号和名片,是地方人民历经长期的熏陶、濡染、浸润形成的独特文化基因与文化气质。核心价值观与优秀地方文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体彰显二者的价值共生点与内在统一性,两面体现二者分属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优秀地方文化的地方话语体系和乡土叙事方式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向阳花木”的优势;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一刀切”“一个样”中“入乡”,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随俗”尚有待深入,无形中造成与优秀地方文化脱嵌的情境,弱化了核心价值观与地方青少年的思想共鸣点,导致核心价值观的现有话语体系感染力欠佳、渗透力有限。相比“悬浮理论”“抽象概念”、高度凝练的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更易接受有血有肉、生动直观的优秀地方文化,若失去优秀地方文化这一“缓冲地带”的过渡和“中间桥梁”的衔接架构,与地域特色鲜明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情感认同鸿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果或停留在“自说自话”的理论层面。因此,缺乏结合地方“人化”环境的特殊性,核心价值观教育难以快速达到“化人”的实效。
各地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教育展示了理论传播的热情,但青少年正处于充满热情与幻想、理解模糊却狂热的时期,传统的枯燥说教、填鸭式灌输与时代骄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忽视群体特点“漫灌”的教育方式未能使青少年的情感适从于理论的需求,忽视青少年“特性”的教育难有“特效”。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与交融交锋,极易引发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紊乱,伴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仍不容忽视,这与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家国情怀、敬业乐群、无信不立等公民培育目标背道而驰,若不能激发青少年思想体系的改变,核心价值观教育易陷入“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恶性循环。理论高于现实,仍要回归现实,青少年的成长往往伴随生存、生活、爱情、交际等困惑,若不能通过优秀地方文化蕴含的哲理启示,在聚焦青少年关注话题中“容身”,在青少年面临的现实难题中“解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渗透力将大打折扣,青少年价值漏洞的修复、价值裂痕的弥合、价值坐标的重塑等或成空中楼阁,难以真正形成青少年的“价值共识”。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情感温度。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3-164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地方文化是具有地方性、特色性、独有性的文化资源,既与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契合之处,又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育人资源。借优秀地方文化之壤为核心价值观之苗培土,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对优秀地方文化育人资源的挖掘、提炼等尚有不足。优秀地方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青少年学生而言,融入渠道狭窄化。青少年学生长期置身于象牙塔内,“整日在密不透风的围墙内埋头读书做题,魅力四射的节日文化,终于停留在课堂体验层面,至多也只能凭想象力发挥,做几篇纸上文章,可谓‘多是声音少践行’”②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进校园”》,《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1期。。青少年学生多限于通过书本、课堂、网络等了解优秀地方文化理论,校园一墙之隔客观上阻隔了青少年学生与优秀地方文化的现实联结,造成青少年学生置身优秀地方文化但又“孤立”优秀地方文化的现状,将核心价值观与优秀地方文化联系的现实自觉相对弱化,青少年依托地方文化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处于“多被动输入,少自主探究”以及“声音”大于“践行”的状态。就学校而言,融入途径单一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的作用。”③梁文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刘冯文化为例》,《理论观察》2015年第4期。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活力,通过课堂教学将优秀地方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巩固了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但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辅渠道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待拓展。就地方文化部门而言,融入目标功利化。地方文化部门多集中关注优秀地方文化作为城市之根之魂的内核,致力打造城市发展品牌,相比社会效益,或更多关注文化的经济效益,疏于文化的引导和塑造功能,重文化的片段享用,轻文化价值内蕴的挖掘探索,碎片化研究多,系统性研究少,优秀地方文化的蓬勃生命力难以完全彰显,通过优秀地方文化生动、形象、通俗、直观地表达核心价值观仍有待提升。
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需综合诸多错综复杂的联动因素,立足教育内容之通俗易懂,聚焦教育对象之现实难题,实现教育载体之拓展延伸,多管齐下构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生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转化要从创新动力上下功夫,转变话语思维,创设生活化的语境,形成新的话语范式。”④仝夏蕾、王海建:《话语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视角》,《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年第1期。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属于科学性语言,优秀地方文化属于感知性语言,二者分属不同的话语表达体系。“最甜家乡水,最美是乡音,水甜乡音美,胜似玉液琼浆”“月是故乡明”“他乡繁花似锦,抵不上故乡的一杯淡茶”等古今诗词歌赋,是人类精神上强烈依附乡土场域、高度认同乡土文化、习惯乡土表达方式、圣化乡土情感的真实写照。“恋地情结是关联着特定地方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远远不是游离的、无根基的。”⑤段义孚:《恋地情结》,第168页。优秀地方文化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交织相连,要使此既定话语体系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天独厚的载体,用贴近日常的话语为深奥抽象的理论寻求理解是有必要的,依托感知性语言,植入科学性语言,实现话语转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属于统一的官方宏大叙事,优秀地方文化属于特色的地方细小叙事,二者彰显不同的叙事方式。地方民俗是地方人民的集体抒情诗,“农村本土的民间节日、戏曲、习俗,是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渠道”①钱理群:《志愿者文化丛书·陶行知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第10页。,用优秀地方文化中的民间风俗、红色文化、名人故事等地方叙事方式解释、解读核心价值观,有故事、有融合、有延伸、有思考、有启发,使核心价值观具象化、鲜活化、丰富化,在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中有效弥合青少年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话语鸿沟,在细节呈现与情感共鸣的叙事转化中实现理论认同,体现了权威度与亲切度相融、思想深度与接受度相契、尊重青少年与教育青少年相辅等教育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地域特点、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实现贴近青少年实际情况的话语转化、叙事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才能由人们的‘被听’转变为‘乐听’,最终为人们所内化吸收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②仝夏蕾、王海建:《话语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视角》,《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年第1期。。立足宏观,着眼微观,通过话语转换提升教育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在情感共振中实现“说出来,听进去”的理论共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第314页。核心价值观能否被由衷信服并具有强大生命力,要看它是否跟现实发生联系并指导、推动实践,而教育的前提即要在关心备至中通过关注青少年所思所想所急触动青少年心灵。应在照顾青少年特点的“精准滴灌”原则下,帮助青少年理性审视、冷静应对、有效破解自身遭遇的各种挑战难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生存逆境、“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生活窘境、“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的爱情困境、“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的交际苦境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地方文化彰显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伦理秩序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蕴含的哲理启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闪耀的智慧光芒,对廓清思想迷雾、修剪思想杂枝以及解决学业难题、情感困惑、职业选择、交际苦境、道德困惑、行为失范等“急难愁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可持续提升青少年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优秀地方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关照青少年诉求并与青少年的生活世界紧密关联,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了逻辑起点、支撑点、平衡点、共鸣点,可彰显核心价值观解惑现实难题的能力,在教育的关切理解、关切共建中增强关切引导的教育成效,在情系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帮助青少年、成就青少年中增进价值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70页。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时间长、显效慢、影响远的长期工作,深度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源泉、持续养分供给非常有必要。首先,增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意志。青少年走出校园,走进地方历史,走近地方名人,认识脚下的土地,用优秀地方文化中鲜活的名人诚信故事、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家国情怀、城市发展中敬业乐业的典型模范等地方叙事资源,自觉建构核心价值观和优秀地方文化的有效联结,实现教育从被动输入向自主探究的转变。其次,拓宽学校的教育阵地。一方面,夯实校内阵地。优秀地方文化为思政课提供了深厚力量,走进地域特色的校本乡土教材中,落实落细于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区域文化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实效性,落地生根”①尹玉英:《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在守住课堂主阵地的同时,增强课外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域情感表达,让校园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价值场。“培育价值观需要形成价值场,场是环境空间,对于价值观培育来说,既要依托宏观的社会环境空间熏陶养成,也要借助特定的具体环境空间刺激感悟。价值场是培育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和机制……价值场生动直观、触景生情,往往能达到文章书本之外的效果。”②颜晓峰:《让纪念馆成为永久的价值场》,《光明日报》2015年5月16日。另一方面,拓展校外阵地。通过体验式爱国主义基地、课外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活动等,实地调研、亲身体验、讨论反思优秀地方文化,从文化根基、价值旨向、科学内涵等方面深刻领会优秀地方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找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实现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到“民间常识”到“价值共识”再到“实践认同”的完美蜕变。最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强势宣介。照顾青少年特点,在思想感情上同青少年打成一片,“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65页。。从地方丰富生动的语言出发,密切联系青少年,通过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在讲好地方故事的过程中传播核心价值观,通过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的日常遵循,通过形式多样的地方民俗庆典活动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优秀地方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教化等社会功能,把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度融入地方的生产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发展中,在自然接受、自觉认同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凝聚力、影响力,使核心价值观在地方青少年心中开花结果。
优秀地方文化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的“近水楼台”,优秀地方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尊重青少年成长环境与认知习惯的现实教育需求,彰显了优秀地方文化作为涵养核心价值观源头的文化自信。“一种为群体广泛认同的信仰的建立过程是一个披荆斩棘、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过程,然而,当这种信仰建立起来后……坚定而不可摧毁。”④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张波、杨忠谷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第111页。优秀地方文化生动的乡言乡语降低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难度,在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联结生活难题、提高解读生活能力中实现情感共振的信度,在知行合一的信仰坚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效度,可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认同、躬身践履到信仰坚守,成为青少年向上向善、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引擎,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久为功”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