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声
(辽东学院化工与机械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课程思政”是指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的思想理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合理有效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教育资源,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目标,实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该理念的提出确定了课程思政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是我国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化需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无机化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其意义在于:①完成学校立德树人的任务;②满足学生政治成长的需要;③给予学生正确的政治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④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⑤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青年建设者的使命担当。
“课程思政”良好实施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政能力。“课程思政”先要从教师思政开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能力,要求教师重新构建全面育人观念。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是指教师将个人特质自觉融入课堂。教师的格局和视野会影响学生,教师的严谨正直会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感、严谨工作态度、和建设者的使命担当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探讨传统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教学的融合,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必然是课程变革的过程。2020年,课题组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开展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有机融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无机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一门科学,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如:①化学发展历史和我国化学发展历程和工业现状与爱国主义和职业使命有很好的契合度;②中国科学家事迹可激励学生的科学理性和求真务实态度;③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熵定义让学生知道维系社会稳定和治安对国家和个人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平衡移动涉及到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概念。化学反应方向和速率的影响因素,一些微小的改变会决定反应的方向和进度,严谨求真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品质。催化剂的使用和选择不仅关系到反应的发生,还可影响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提醒学生要树立正确三观,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作出正确的选择。
1.以理论为桥梁融入思政教育
无机化学课程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一味地枯燥讲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畏惧心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畏难思想,并有助于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
2.利用科学史为切入点融入思政教育
将化学史的讲解穿插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熟悉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和著名的化学事件,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3.将身边的化学融入思政教育。
教师由身边化学问题引出深奥的理论和概念,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在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把知识背后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需对课程当前的成绩评定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在平时成绩评定中体现将知识赋予的精神和价值外化于教学过程,内化于学生品行和修养的形成中。
通过项目实施和实践,基本完成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达到了项目申请时所设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