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桂莉,肖徽样
伴随着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跆拳道运动具有降低焦虑,改善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1],同时兼具一定的防身功能,吸引着许多大学生人参与到跆拳道这一项运动中。近几年在新的教育形势推动下,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也经历了多次的创新改革。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建立了以微课、慕课和远程课堂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形式,有效整合了跆拳道教学在训练、竞赛、选拔等环节的资源。当代新媒体技术创造了线下交流与线上网状教学的变革,为跆拳道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技术基础[2]。
在疫情防范常态化的形势下,线下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直播行业的兴起,也催生出了更多新的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 “教”“用”分离的模式相比,新教学模式使得学习和生活融合程度日益加深。随着线上教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高校开始应用新的技术形式和资源,来对教学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教改尝试。跆拳道作为一项综合性功能较强的体育运动,在后疫情时代,传统的单一线下教学以及视频学习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也难以充分展现跆拳道运动的独特魅力,如何借助新技术优势,促进普通高校跆拳道的发展,需要探索更新的视野和平台。
教学的系统性和多元化向来难以同存,在保持了系统性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多元化活力的丧失,失去多元化的高校教育事业,往往难以深化发展[3]。当前跆拳道的教学亦是如此,跆拳道兴起于上个世纪,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引入国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跆拳道教学体系。在现有的高校跆拳道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导师传授为主,竞赛训练为辅。在普通高校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传授跆拳道运动中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简要的理论基础,更进一步的则是以提高竞技技能为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环节都是以全体学生的共性需求为主,实现了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现有许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采用的都是单一重复训练的形式,单项动作重复练习、教学内容刻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导致师生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教”“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抑制了跆拳道教学创新的活力。
跆拳道源自朝鲜半岛,同时借鉴了日本空手道文化,经过在我国数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已经基本成为了大众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成功成为奥运会竞技项目后,跆拳道运动国内发展更为迅速。然而,受到竞技性因素的推动,许多跆拳道教育也是在以服务竞赛为主要目标,在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目的下,许多跆拳道教学都以参加竞赛为主要衡量标准,导致其原本的运动内涵和文化都被淡化,从文化层面,没有真正实现弘扬跆拳道的文化精髓。缺少文化涵养的支撑,跆拳道教育难以持续进步,也不符合现代科学教学理念,文体协同的发展,才能促进跆拳道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跆拳道教育改革工作应当充分把握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寻求基于文体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4]。同时,与许多本土化的外来体育运动一样,在现代的高校跆拳道教学工作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和理论知识引领,但是仅仅只是对外来文化的引用,而忽视了跆拳道运动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导致跆拳道的教学无论是在理论讲解还是实操教学中,都重于模仿,简单参照国外模式,没有结合本土特色进行糅合升级,导致本土跆拳道的特色理论基础薄弱。
在当前普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体系中,日常训练与竞赛的脱节问题是一个传统问题。从高校跆拳道教学工作的实践观察中可以发现,当前跆拳道教学工作主要在校内和校际进行,在校内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大多数是在体育课或者是学生社团之间进行,教学频率有限,以一周1~3次为主,学生学习后的复训机会较少;而在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中,也缺少大范围拓展的机会,只有在少数的国内和国际比赛可供高校跆拳道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赛事项目少也导致学生在大型项目上的实践经验不足,只能在校内的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上进行有限交流。虽然跆拳道教学不能以竞赛为目的,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以赛促学”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赛事项目和竞争,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升学习的动力。而当前许多普通高校并没有足够的赛事资源和参赛机会,导致整体教师的教学内驱力不足,教师随意教,学生随意学成为常态,学生学习也仅依靠兴趣支撑,热度过后放弃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亲身参与的体验的机会,学生对于跆拳道本身的理解和认知,就难以发生本质性的转变,自然无法在跆拳道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5],对于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也难以激发,学习内驱力也就无从而来。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这即是该项运动竞技性的具象化,也是人们对该项运动高水平目标的追求动力。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今许多课程都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利用更多元的数据统计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与分析,并综合过程性评估细节,生成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让学生能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帮助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然而,跆拳道教学受限于设施设备、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普通高校的跆拳道教学评价仍然以教师主观评价为准,教师的个人判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权重极高,有些甚至全凭教师个人喜好进行打分,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普适性。此外,在学生体能数据监测与评估方面,现有的评价方式无法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很多重要的数据难以得到及时的采集,致使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如何充分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捷优势,完善跆拳道教学中的评价形式和标准,是完善当前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需要探索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和云技术的普及给传统的体育运动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推广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有效弥补了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获得运动技术[6]。生活化云教育资源是在新媒体技术下伴生的,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的云端教育资源,在跆拳道教学中,这些教育资源在形式上保留了传统跆拳道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由教学者展示跆拳道技巧和讲解训练方法,帮助学习者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更为显著的特色是,生活化云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云端传播途径、以碎片化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将整体教学细化为精准教学,让学生可以在高效课堂教学和训练教学之外,得以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资源支持[7]。
在实践教学上,教师可以以现有的教学课程为基础,增加自主展示、技巧讲解、日常锻炼、营养搭配等与跆拳道学习相关的微课或短视频内容,并通过云端教育资源的传播方式,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的传播,让教师与学生通过云端平台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达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在这种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自主学习状态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资源进行提升,教师也能够依照学生选择学习的数据反馈,或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实际情况,进行更精准的教学指导,从而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在自主可控的学习空间中,快速成长为优秀的跆拳道运动者,实现其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生活化云教育资源在高校跆拳道教改工作中的应用,应当以教师的主动改革为基础,通过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与传播,与学生建立更为紧密的生活关联,让学生和教师在更为宽松的沟通环境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教师要注重分与合的有序构建,让学生既能在整体的教学和训练中得到系统的指导,也要让学生可以利用云端的教育资源,在生活和学习中自主的进行提升和锻炼[8]。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跆拳道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整体的“合”的教育为基础,把课上的教学作为检验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阵地,做好统一教学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即可运用“分”的教育方式,分别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支持,只有做到分合有序,才能真正保障跆拳道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
跆拳道运动本身的文化属性和运动属性,都应得到高校跆拳道教学者的重视,并充分利用生活化云教育资源的显著特色,主动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构建文体交融的跆拳道教学环境[8]。首先,高校教育者要主动将自身训练、教学、参赛的经验,通过生活化云教育资源的方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成长经历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经验的分享,通过录制训练视频、制作技巧微课、分享参赛经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分享自身的学习感悟,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渠道和平台,以学生为节点通过学生在社交生活中展现出的跆拳道技巧、文化和精神来影响更多人、吸引更多人,加快跆拳道社会环境构建的速度。最后,高校要主动通过国际赛事渠道与国际跆拳道机构建立紧密交流关系,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通过构建国际化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窗口,快速提升学生对于跆拳道文化、训练、竞技等相关领域的认识,通过国际化教学环境的引入,推动国内高校跆拳道教学环境的优化,并辐射到整个社会化环境中去,构建文化和信息双层面的跆拳道教学共同体[10]。
借助生活化云教育的社群效应,可以帮助打造跆拳道的教学社群,让社群成员之间能够围绕跆拳道展开更为多元的、活跃的互动。高校跆拳道要能够充分将这种社群效应应用于现有的教改工作中。一方面,高校跆拳道教学工作者要主动运用生活化云教育资源的社会化传播来吸引相关人员的关注,主动构建跆拳道社群,并以高校独有的教学资源优势,促进优质人群的迅速聚集,打破教育机构与社会机构的壁垒,实现跆拳道教学事业的初步社会化[11]。
另一方面,高校跆拳道教育者能通过社群管理、成员选拔、社群互动、区域竞赛等多种方式,建立小而精的跆拳道赛事。这些赛事以社群成员为主,由社群成员发起举办,利用高校优质的跆拳道资源、场地、设施等进行推进,让高校学生能够与更多跆拳道学习者进行竞赛交流,在竞赛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精准的提升,实现自身跆拳道竞技水平的持续发展。而高校这种主动打破自身限制、分享优质学习资源的做法也会赢得更多机构的认可,在互相帮扶下,社会机构主动与高校进行更为紧密的社群互动,形成更为多元的竞赛赛事,高频的竞赛也必将能带动高校跆拳道教改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内驱力,加深对跆拳道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培育一批优秀的复合型跆拳道人才。
生活化云教育资源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除了能够为实质性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外,还应当以综合性技术应用为基础,建立覆盖范围更广的数据采集体系,为教学评价工作提供多元的支持,以期形成更精准的评价结果,实现评价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现代智能化技术背景下,跆拳道教学可以借助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终端远程设备等,对学生在学习、训练、生活中的各样各种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实时了解学生的体能变化情况。在参赛、训练、竞赛等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视频图形识别、参数分析、视频动态捕捉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这种以体能数据评测方式,借助穿戴设备和训练设备的有效配合,形成覆盖学习生活的广泛网络采集,可以精准采集相应的数据,为评价提供参考依据[11]。在完成对学生生活化数据的采集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综合跆拳道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训练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动态评价工作,让学生时刻了解自己在跆拳道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依照智能云端教育系统的推荐,自主开展相应的调整和训练。这一基于新技术的评价方式,除了需要在技术设施上进行更新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和教师认识到以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的重要作用,能够在相关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主动配合教师的数据采集工作,以自身的智能设备为基础,构建实用的体能测试体系,以保障新型评价工作得以迅速应用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
跆拳道作为一项广受高校师生欢迎的体育运动,在国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但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仍存教学形式单一、文化传承不足、实践训练短缺、评价标准落后等问题,制约着跆拳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疫情等因素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主流思想。在跆拳道教学中,通过借助生活化云教育资源,运用云端传播途径、以碎片化的方式将跆拳道的教学嵌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将整体教学细化为精准教学,让学生可以在高效课堂教学和训练教学之外,得以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资源支持,打破现有跆拳道教学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物理限制,帮助跆拳道教学在教育体系、教学环境、互动社群、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升级和改进,为当前跆拳道教改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思路,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